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①。守則不足②,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③,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攻守結合,自保全勝
- ① :不可勝者,守也
- ②: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 ③:“九地、九天”句:
註解,譯文,古語智慧,智慧故事,
註解
①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意為使敵人不能勝我,在於我方防守得宜;而戰勝敵人,則取決於我方進攻得當。
② 守則不足,攻則有餘:採取防守的辦法,是因為自己的力量處於劣勢;採取進攻的辦法,是因為自己的力量處於優勢。
③ “九地、九天”句:九,虛數,泛指多,古人常把“九”用來表示數的極點。九地,形容地深不可知;九天,形容天高不可測。此句言善於防守的人,能夠隱蔽軍隊的活動,如藏物於極深之地下,令敵方莫測虛實;善於進攻的人,進攻時能做到行動神速、突然,如同從九霄飛降,出其不意,迅猛異常。
譯文
敵人無可乘之機,不能被戰勝,且防守以待之;敵人有可乘之機,能夠被戰勝,則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為我方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超過對方。善於防守的,隱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測的地下;善於進攻的部隊就像從天而降,敵不及防。這樣,才能保全自己而獲得全勝。
古語智慧
戰爭中,軍事力量的強弱是有一個對比的,強者一般採取“進攻”的作戰形態,而弱者則一般是“防禦”。進攻和防禦是作戰的兩種基本形態,對自身條件的掌握和分析後,將軍便會根據情況再二者之間作一個作戰形態選擇。這樣的作戰形態對於戰鬥的雙方都是一個目的——保護自己,戰勝敵人。把握這個戰術的關鍵是將領能夠對戰略戰術靈活套用,能做到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客觀條件是勝利的根本,一切戰略戰術都是基於戰爭的客觀條件而制定的。因此,戰爭是穩中求勝,而不是僥倖取勝。
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一樣,目的是全勝,過程中只有兩種狀態:攻和守。兩國外交,兩國各自綜合實力就有相應的差距,但也共有各自不同領域的優勝點。外交時,在不同的談判桌上討論的是不同的議題,議題和各自相關領域的實力,以及該領域兩國之間的依賴性有著關聯。那么根據優勢決定談判狀態,就可以穩中求勝。切忌盲目進攻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商戰中,高明的競爭者懂得把握“進退”的尺度,掌握“進退”的時間,他們不會一味地只追求“攻城掠地”式的商戰模式,而是先鞏固自己,在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伺機發起進攻,這種時候事業往往比一味地進攻能收穫更多,發展的速度會更快。
智慧故事
英迪拉的競爭策略英迪拉是印度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理,為人沉著冷靜,善於與政敵周旋,在謀略方面更是勝人一籌。這些優點,在她競選總理時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1966年1月,印度總理夏斯特里突然逝世。印度政壇各路人馬紛紛騷動不安,都想在這個大好時機出手,競爭成為印度新一任總理。重量級的勁敵有兩位,一位是當時的代總理南達,另一位是國內大黨最有資歷的德塞。其餘的都被他們視之為弱敵,不堪一擊,英迪拉就是其中一位。
但是英迪拉並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沉著冷靜地分析形勢,並召集自己的智囊團召開會議研究。智囊團認為,英迪拉雖然有獨特的優勢,一是她是尼赫魯的女兒,聞名全國;二是她公眾形象較好,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政治實力的差距才是最重要的。英迪拉不是一個願意服輸的女人,她表示她有信心和決心競選;只要計策運用得當,戰勝對手還是完全有可能的。經過 再次的深入分析後,英迪拉決定暫時先不宣布參加競選,等各方人馬打得頭破血流再趁虛而入,予以出擊。主意一定,英迪拉開始鎮定從容地觀察競爭形勢的變化,尋求自己的支持者,而表面上卻表現得自己對總理的職位毫無興趣。
果然不出英迪拉所料,競爭的雙方精彩非常,各不相讓,戰得可謂“頭破血流”。競爭者中的德賽驕傲非凡,自以為是黨內元老就以唯一候選人的身份宣布參加競選 ,雖然他確實是黨內元老,資歷很深,在議會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忠誠於他,但是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深深地傷害了另外的競爭對手。更可怕的是,這樣的傷害會使得對手會聯手起來對他進行攻擊,這樣的結果是非常可怕的。加之他驕橫固執,不願意跟別人分享權力;他對於在1964年選舉中剝奪他的應得權利的那些人懷恨在心,絲毫沒有寬恕之意,又使得更多的人對他恨之入骨。他的行為傷害了,特別是傷害了黨內的辛迪加派。因此,他們決心要阻止德賽上台。辛迪加派擅長於幕後操縱,並且在黨內也有相當大的勢力。他們開始使用各種手段阻止德賽上台,又想在自己的派內選出勁敵與德塞較量。然而遺憾地是,辛迪加派內暫時還沒有合適的競爭人選,這樣只好作罷。對於德塞的憎恨和阻止是沒有停止的,這是的德賽的競爭能力指數越來越低。至於南達,他在尼赫魯和夏斯特里的內閣中都是第二號人物,他的思想無懈可擊,他想由代總理直接升為正式總理。辛迪加派對他做了衡量,覺得他還不能擊敗德賽。
總理的競爭越發白熱化,裂痕愈來愈深,甚至難以彌合,這對英迪拉非常有利,這時英迪拉覺得,宣布競爭的機會來了。由於她在一開始就採取了靜觀的策略,各派對她比較放心,她幾乎沒有受到攻擊,在公眾心中仍保留著完美的形象。看準時機,英迪拉決心馬上出擊。她像救世主一樣來到辛迪加派面前,辛迪加派在她的爭取之下,決定支持她參加競選,因為她現在幾乎成了惟一的完美的候選人,她是尼赫魯的女兒,而且任何地區或黨內任何派系都對她沒有特殊惡感。凡是那些由於德賽專橫刻毒或思想保守而擔心他來當政的人,也都認為聯合起來擁戴英迪拉最好。英迪拉得到的支持日益增多,勢力日益強大。她憑藉自己的政治手腕,把大多數黨員都團結在自己周圍。那些既不願支持南達,又不甘心支持恰范(另一位候選人),也不甘心支持辛迪加派的人更願意投英迪拉的票。英迪拉覺得擁有這樣的支持率還是不夠了,必須要有絕對勝出的機會。於是又是開始疏通國大黨執政的十個邦的首席部長以求公開支持提名英迪拉。本來他們就有這樣的傾向,經英迪拉一說,他們馬上聯合聲明指出他們那幾個邦選舉出來的議員們都投英迪拉的票。南達看到這種狀況,感覺形勢已經失去了,只好退出競選。最後只剩下德賽和英迪拉兩人在做最最後的較量。
德賽終於耐不住性子,開始在競爭中對英迪拉進行謾罵和攻擊,試圖激起英迪拉應戰,抓住她的破綻予以進攻。然而,英迪拉始終保持沉默,並以一貫沉著冷靜的處事方式應對德賽的謾罵,這樣的結果讓他大失所望。而英迪拉那樣謙遜有禮的態度,使得更多的民眾對她表示支持。不出所料,大選結束後,英迪拉以高於德賽一半多的票數遙遙領先,獲得了精選的勝利。這個優雅、鎮定、有謀略的女人獲得了印度人的讚揚。成千上萬的印度人聚集在議會大廈外面,慶賀她全面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