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式對醫生行為影響的實驗經濟學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王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支付方式對醫生行為影響的實驗經濟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健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本研究運用經濟學的實驗室方法分析支付方式對醫生醫療服務行為的影響,填補國內運用此方法對該問題進行研究的空白。通過實驗室研究,從三個方面進行實驗驗證:(1)在按服務項目付費模式下,醫生提供的醫療服務量明顯高於最佳醫療服務量,而在按人頭付費模式下,醫生提供的醫療服務量低於最佳服務量。(2)因支付方式的不同,健康狀況好、中、差三種類型的患者所獲得平均服務量與最佳服務量之間有顯著性差異。(3)支付方式的不同給好、中、差三種類型的患者帶來的健康收益不同。 本研究擬招募兩種受試主體來參加實驗:一種是山東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另外一種是各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側重研究由學生得到的實驗結果和由真實醫生得到的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同時關注患者類型的不同是否會影響醫生的醫療服務提供行為。
結題摘要
1.背景 從世界範圍上看,各國醫療保險制度的設計, 皆希望醫療資源的使用達到最大效率,然而, 醫生行為的特性和本性往往與醫療保障的目標相悖。因此有效控制醫生行為是提高醫療保障的水平和效率,進而合理控制衛生費用的必要。 2、研究內容 具體為以下三個方面: 1.兩種支付方式帶來的薪酬激勵影響醫生的衛生服務提供行為; 2.支付方式的不同會影響醫生對健康狀況好、中、差三種類型的衛生服務量的提供,主要表現在各類型患者所獲得平均服務量和最優服務量之間的顯著性差異; 3.兩種不同的支付模式下,健康狀況相同的患者所得到的健康效益不同。 3 重要結果 本研究在實驗室環境中仿真模擬不同的支付方式對178名醫學生和99名醫生行為的影響。重要結果是一、醫生在按服務項目下提供的服務高於按人頭支付。無論是醫學生還是醫生,兩種支付方式下患者的類型決定了過多或者過少的服務提供;二、與醫學生相比,兩種支付方式下醫生不但選擇為患者提供少於最有的服務量還向患者提供較少的效益,在按人頭付費情況下,該結果表現的更為明顯;三、先按服務項目付費再按人頭支付比先按人頭付費再按服務項目付費的服務提供更側重於患者的效益。 4 關鍵數據 醫生(i)提供醫藥服務量q∈{0, 1, . . ., 10},病人的類型有三種(j = 1, 2, 3),每種類型分別有五種抽象的疾病(k = A, B, C, D, E)。因此每個醫生需要做十五個處方決定。三種類型的病人涵蓋了所有異質病人數。病人的類型反映病人的健康水平(好、中、差)。把疾病的類型和疾病相結合我們把每個病人分為(1A,1B,1C、1D,1E、2A、2B,,,,3E)。病人類型不同,他們獲得來自醫療服務的健康效益(B1k(q),B2K(q),B3k(q))。 5科學意義 研究結果更能解釋文化和組織結構對行為造成的影響。此外,針對與患者健康收益相關的治療方案,職業經歷可能會改善醫生的行為表現。本研究議題在國內尚屬首次,填補了實驗室驗證國內關於經濟激勵機制對醫生行為影響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