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攝政王府廊橋
- 作用:供遊人遮陽避雨
- 耗資:工程耗銀206萬兩
- 地址:醇親王府
攝政王府,廊橋遺夢,
攝政王府
後海北沿46號是攝政王府,又稱醇親王府,現為國家宗教事務管理局。原位於西苑牆外,光緒十一年擴建西苑時將此地圈入中南海,並將位於原址的蠶池口天主教堂遷往西什庫。慈禧太后擬在此修建新園林“集靈囿”,但一直未開工。1909年將此地撥給攝政王載灃,修建攝政王府。攝政王府規制同舊醇王府(北府)相似,包括中路、東路、西一路、西二路、西花園,工程耗銀206萬兩。1911年清朝覆滅時王府仍未竣工,後改為國務院辦公地,1918年後先後成為徐世昌的總統府、陸軍部和海軍部、北平市政府。
1949年後改為國務院辦公區,1970年代末大規模翻修中南海建築時曾計畫將攝政王府落架大修,但發現建築質量非常低劣,地基鬆散,木柱間裂縫用碎磚填充,已無法保留,只得拆除。現存正門和正殿,為會議室。周恩來曾居住於西花園內的西花廳,也加以保存。
廊橋遺夢
攝政王府廊橋在西花園,1963年4月宋慶齡遷居於王府西花園,一直工作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同年10月國家命名此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並對外開放參觀。
攝政王府西花園,原是清朝明珠大學士的花園,名日“淥水院”。清光緒元年(1875),醇親王奕譞的兒子當了光緒皇帝,奕譞從南城搬到後海北岸,醇親王府擴建,淥水院是西花園。花園占地頗廣,園中假山堆秀,湖水泛波,小橋、遊廊、亭閣點綴其間,非常清幽。院內自南向北的一條彎曲長廊隔在汽車道西側,長廊中段設一涼亭,它的南端往西拐到盡頭處築一小巧的水榭,廊橋上部與遊廊融為一體,30米的遊廊和六柱四角攢尖頂的亭子組成湖中景。亭子曰“恩波亭”,當時小湖中流進流出是活水。
在清代,除御園之外,任何宅邸都不得引活水為湖池潭泊,而醇親王府能引玉泉山水為湖泊,是皇帝御批的。花園則“皇恩浩蕩蔭及水波”,為感謝皇帝,故有恩波亭。廊橋是遊廊中間的一部分,長2.75米,寬2.2米,橋面到水面高2.8米,橋面用寬0.3米的六塊木板鋪成,橋上紅柱青瓦彩繪遊廊,橋兩側護岸原是假山石砌成,因塌陷改成方石塊水泥勾邊護岸。坐在廊橋上環顧四周,在觀賞古代園林之餘,也略微體味往昔風雲往昔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