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區基性超基性岩中輝石的特徵及其成因探討

《攀西地區基性超基性岩中輝石的特徵及其成因探討》是由礦床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周秀仲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攀西地區基性超基性岩中輝石的特徵及其成因探討
  • 成果登記號:19860349[01709]
  • 第一完成單位:礦床地質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860349[01709]
項目名稱
攀西地區基性超基性岩中輝石的特徵及其成因探討
第一完成單位
礦床地質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周秀仲
主題詞
輝石族;成因;基性岩;超鎂鐵質岩;四川;攀枝花;西

成果摘要

攀西地區分布眷大小二百多個基性超基性岩體。報告對具有代表性的攀枝花層狀岩邊緣帶”、紅格層狀岩體,草場非層狀岩體和沙壩地區麻粒岩的岩石和做了較詳細的對比,對形成的原始岩漿類型及其成因進行了分析。而重斜方輝石、單斜輝石的特徵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對其成因作了初步探報告對前述岩體中的輝石,特別是“邊緣帶”的斜方輝石,通過化學的和物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各種方法測定的結果是一致的,即斜方輝石以紫古銅輝石少量;單斜輝石隨產狀不同而變化:攀枝花“邊緣帶”、草場粒岩中為普通輝石;攀枝花層狀岩體和紅格岩體上部為(含)鈦普通輝中下部以次透輝石(富鈦)為主,透輝石極少。 通過共存的斜方輝對的鐵鎂分配特徵和穆斯堡爾譜測定的Fe++在M1.M2的有序性的研究度的計算等方法,確定草場岩體中的輝石為岩漿成因,形成溫度905-壩麻粒岩中輝石為變質成因,形成溫度896℃;攀枝花岩體“邊緣帶”,由板圍岩方向變化,輝石的成因由岩漿型→過渡型→變質型,相應的Fe+序性為0.00~0.1→0.1~0.2→0.2~0.3,形成溫度由高到低,但變7~952℃。 通過對輝石成因的研究,確認了攀枝花岩體底部“邊緣帶凝邊,是在岩漿作用後期,岩漿上升遇到底部大理岩彼此發生交代作用理化學條件發生變化,造成正常的冷凝邊的細粒輝長岩逐漸過渡到細粒就為爭議很大的攀枝花岩體“邊緣帶”的成因提供了較有力的證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