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棕澗狀
常綠植物,高1-2.5米,莖幹通常單一,覆被著宿存的葉柄基部。葉螺旋狀排列,簇生於莖幹的頂部,羽狀全裂,長70-120厘米,葉柄上部兩側有平展的短刺;羽片70-105對,線形,直或微曲,厚革質,長12-23厘米,寬6-7毫米,上面中脈隆起,下面,無毛,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偏斜,邊緣平或微反卷。
雌雄異株;小孢子葉球單生莖頂,常偏斜,
紡錘狀圓柱形或橢圓狀圓柱形,通常微彎曲,梗彎曲,長4-6厘米,密被銹褐色絨毛;小孢子葉楔形,長3-6厘米,先端寬三角形,中央有突起的尖刺,上面無毛,黃色或淡黃褐色,有光澤,下面具多數2-5(通常3-4)聚生的小孢子囊,最上部密被淡黃褐色絨毛;大孢子葉多數,簇生莖頂,呈球形或半球形,長14-18厘米,密被黃褐色至銹褐色絨毛;上部扁平,寬菱形或菱狀卵形,長8-10厘米,寬4.5-6厘米,羽狀半裂,裂片30-40,鑽形,長1-4厘米;下部柄狀,中上部兩側著生1-5(通常3-4)個胚珠;胚珠近四方形,無毛,金黃色,頂部紅褐色,中央有小凸尖。種子近球形或微扁,直徑約2.5厘米,假種皮桔紅色,具薄紙質、分離而易碎的外層,
種子倒圓錐狀球形或倒卵狀圓球形,種皮骨質,平滑。
生長環境
攀枝花蘇鐵生長於海拔1100-20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或稀樹灌叢中。分布區地處
金沙江中段,地勢陡峭,河谷深切,山體相對高度大,地形封閉,受乾熱河谷氣候效應的影響,其氣候冬季溫和,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屬南亞熱帶半乾旱河谷氣候類型。年平均溫約20℃,最低溫-1至2℃,極端最高溫達40.7℃;年降水量約760毫米,乾濕季明顯,6-10月為濕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9%,11-5月為
旱季;年平均相對濕度61%,2-5月則低於50%;無霜期294天。土壤為石灰岩、砂頁岩母岩發育而成的山地碳酸岩紅褐土和山地黃褐土,呈微酸性至中性(偶有鹼性)反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南部(攀枝花、寧南、德昌、鹽源)和雲南北部(華坪)。
繁殖方法
攀枝花蘇鐵在自然狀況下以根孽和種子繁殖並存,根孽繁殖多於種子繁殖。
根孽
攀枝花蘇鐵多於土壤內樹根基部不定芽萌發形成幼苗,不定芽不斷萌發及幼苗的不斷生長,在原生地攀枝花蘇鐵多以簇狀分布。
種子
攀枝花蘇鐵種子平均單粒重達11.68克,近球形或倒卵狀球形,徑約2.5厘米,自然脫落後極易為枯枝落葉托住落不到地面,落到地面的種子因種子棵粒大,難於被泥沙自然掩埋,失去發芽機會;攀枝花蘇鐵種子胚乳豐富,難耐儲藏,極易償失發芽能力,當年失去發芽機會的種子在以後將逐慚失去發芽能力。自然條件下攀枝花蘇鐵種子很難發芽,在攀枝花蘇鐵保護區內,紅腹樹鼩喜食攀枝花蘇鐵種子外種皮,其儲糧習性偶而將攀枝花蘇鐵種子拖入地洞使攀枝花蘇鐵種子獲得發芽機會。
攀枝花市地處金沙江乾熱河谷,每年旱季長達六個月,剛萌發一、二年的幼苗紮根極淺,在自然狀況下極難渡過漫長乾早季節而存活下來。
栽培技術
攀枝花蘇鐵種植以10-13年大苗(實生苗)為主,輔以少量3年生小苗(山地苗圃培育1年生實生苗),採用年初(3月上旬以前)取大苗後在竹筐內培養,雨季中期即8月中、下旬定植於蘇鐵山,當年成活率可達99%。
假植
將第大苗1200株從苗圃挖出,就地移人竹筐內栽培。竹筐長約52厘米,寬38厘米,高28厘米,為當地常用水果筐,裝土厚度27厘米,大苗挖出後,剪去上部的葉片和受損根系,栽人竹筐內,每筐三株,成三角形分布,共植1400筐,栽後澆足水,旱季中每7天澆水一次,6月中旬雨季來臨停止澆水,新葉大多萌發後,8月10日施入畜糞一次,筐內長出的野草不拔除,以利穩固攀枝花蘇鐵根系。
定植
6月中旬進人雨季,在雨季初期便挖好了植樹坑,間距8-12厘米,坑長70厘米,寬60厘米,深60厘米比竹筐稍大些,至8月10日竹筐內攀枝花蘇鐵89%以上長好了新葉,8月15日開始將蘇鐵筐運到山上定植,每坑一筐,到8月25日將400筐攀枝花蘇鐵全部栽完。
補植
9月10日至15日,將盆栽大苗80株下地,單株或雙株栽植,栽植時將攀枝花蘇鐵苗從盆中帶土播出,栽入坑中,補植27株,新栽53株。
養護
為了栽植和加強管護,專門聘用工人2-4人進行現場管理,修了山地工棚一座,磚砌貯水池2個,由礦山石灰石礦拉水車送水,供生活生產使用。為防新栽蘇鐵丟失,特設兩塊通告牌,以攀枝花市西區林業局名義發出保護蘇鐵林及新值蘇鐵苗木的有關規定的通告,還設簡易欄桿一道,阻止非工作車擅自進入蘇鐵分布區。
主要價值
該種為中國特有的古老殘遺種,在研究植物區系、植物地理、古氣候和古地理等方面有重要意義。已廣泛引種到華南地區的各類樹木園、植物園和物種保存基地,可推廣套用於園林綠化、庭院造景及城市環境建設,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保護級別
物種現狀
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攀枝花蘇鐵被中國科學院列為珍稀瀕危植物加以保護,國際蘇鐵專家特納驚嘆攀枝花蘇鐵不僅是攀枝花、中國的財富,而且是世界人類的共同財富。它已經與大熊貓、恐龍化石一起,被並列稱為“巴蜀三寶”。20世紀80年代在攀枝花金沙江中游乾熱河谷區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使這種瀕危植物的數量大大增加;由於它的生態適應性強,人們又嘗試對它進行引種栽培,已經在雲南昆明植物園和深圳仙湖公園引種成功。
致危因素
20世紀60至70年代,由於人們未認識到其重要意義和價值,在大規模工業建設中(採礦)損失了一些攀枝花蘇鐵植株,並破壞了部分原有的地貌和植被。
保護措施
為保護攀枝花蘇鐵,1983年,攀枝花市將金沙江中游乾熱河谷區這片蘇鐵林闢為自然保護區。1995年3月,又開展了人工栽培蘇鐵和地被植物、恢復攀枝花蘇鐵林及其自然生態的試驗,以彌補採礦損失的蘇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