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擺榔鄉)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擺榔鄉一般指本詞條

擺榔鄉隸屬於雲南保山施甸縣,地處施甸縣東南角,距施甸縣城26公里,東至灣甸大河,與昌寧縣相望,南接姚關鎮,西與甸陽鎮接壤,北與木老元相鄰。該鄉有彝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人文氣息濃厚;亦有不少自然景點,風景優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施甸縣
  • 電話區號:0875
  • 郵政區碼:678200
  • 人口:7200人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雲M
地理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建設,地區人文,自然景觀,

地理概況

該鄉地處東經99°14′至99°20′,北緯24°36′至24°41′30″,屬於橫斷山脈帚形山系中部地峽區,行政區域面積80.4平方公里,境內最低海拔750米,最高海拔2442米,相差1692米。由於海拔懸殊較大,形成明顯的立體型氣候,素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稱的特點,同時,受地形的影響,氣候覆雜多樣,地域性和局限性小氣候突出。年平均氣溫 13℃—16℃,極端最低氣溫-3℃—-5℃,極端最高氣溫26℃— 30℃,全年無霜期230—260天。年日照2100—2300小時,年降雨量1100—1140毫米。由於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有明顯的乾濕季,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為乾季,五月至十月為濕季。土壤為沙壤、黃壤、紅壤、紫色土、膠泥土等旱地土壤,以紅土壤為主,均為酸性。

歷史沿革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始建於一九七四年。當時與現在的姚關鎮是一個公社,分出來後單位名稱為擺榔公社,後經過幾次體制改革,現為擺榔彝族布朗族鄉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擺榔鄉有4個村委會,40個村名小組,36個自然村,1688戶7200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081人,占總人口的70.36%;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布朗族2246人,占總人口的31.19%,鄉本級財政收入59.58萬元,農業人口人均生產糧食356公斤,人均純收入1354元,是保山市35個扶貧攻堅鄉之一。

經濟建設

二〇〇五年末上報耕地面積7765.5畝,其中:田1794畝,旱地5971.5畝,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13畝,表現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後備資源不足,實際可種植面積約18000畝,為此改造中低產田地,保護高產穩產農田已是當務之急,勢在必行;現有林木64400.4畝,合4293.36公頃,其中有林地2289.86公頃,灌木林1793.3公頃,稀疏林208.2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4%。主要糧食:包穀、稻穀、小麥、豆類、苦蕎、洋芋等作物;經濟作物以烤菸、茶葉、核桃、板栗等。

地區人文

擺榔鄉境內世居著彝族、布朗族、漢族三種主要民族,彝族人口為2820人,占總人口的39.17%,布朗族人口2246人,占總人口的31.19%,特別是兩種少數民族,聚居地相對集中,並且兩種民族都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沒有形成文字),沿襲著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藝術,如:“火把節”、春節和元宵節期間“耍龍燈”,二月“插花節”、六月二十四、“祭五穀魂節”、“打弩箭節”、“賽馬”、“盪鞦韆”、“打歌”、“唱山歌”等隆重的民族節日和習俗,有美麗的民族服飾,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獨具特色的大筒、大號、金鎖吶、蘆笙、三弦等民族樂器,有優美動聽的民族樂曲,如:“隔娘調”、“蜜蜂調”等。更為突出的是彝族的頂朗刻木傳說至今延續著刻木供木人的習俗,並且,布朗族還被列為全省七個少特有扶貧攻堅對象之一。

自然景觀

擺榔境內還有迷人的自然景點:仙人洞、石花洞、老黑龍、塘連塘、龍上樹、芭蕉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