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草本,高8-50厘米。主根圓柱形,約長5厘米,粗3-5毫米,具單頭或多頭的根莖。根莖較細,長1-3厘米,散生褐色披針形鱗片。莖具葉,分枝。基生葉多數,長約8-10厘米;葉柄約與葉片等長,基部鞘狀寬展;葉片二回羽狀全裂,一回羽片約5-7枚,具短柄,二回羽片約3枚,頂生的較大,3裂,側生的較小,2-3裂,裂片倒卵形,約長3-4毫米,寬2-3毫米,近具短尖。莖生葉3-5枚,互生,具短柄,葉片與基生葉同形。總狀花序生枝頂端,常組成復總狀圓錐花序。苞片披針形至線形,稍長於花梗,下部的羽狀分裂或具缺刻,邊緣有時具半透明的骨質小齒。萼片卵圓形或近三角形,長1-1.5毫米,具齒。花污黃色,斜伸或平展。外花瓣漸尖,具或不具雞冠狀突起,但雞冠狀突起不伸出瓣片頂端。上花瓣長1.5-1.8(-2)厘米;距圓筒形,約與瓣片等長;蜜腺體約貫穿距長的1/2。下花瓣長約1厘米,基部漸狹。內花瓣倒卵狀長圓形,具粗厚的雞冠狀突起;爪稍短於瓣片。雄蕊束卵圓狀披針形,具3縱脈。柱頭扁四方形,前端具4短柱狀突起,兩側基部稍下延。蒴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6-8毫米,寬2-3(-4)毫米,具2-4種子。種子近腎形,黑亮、平滑、直徑約2毫米,種阜小,菌絲狀、緊貼種子。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700-)4500-5000米的高山草原或流石灘。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西部和西南部[康巴宗、魯瑪(Numa) 、帕里(Phari))、亞東、Rama to Melongomba、錯那、江孜、定結、措美、加查、朗縣、拉薩、卡托寺、仁布、林周、當雄、申札、聶聶雄拉、聶拉木、吉隆、薩噶、仲巴、普蘭、改則、札達和尼泊爾。
主要價值
全草治血熱病,肝膽實熱,血熱引起的頭痛,高血壓,偏癱,跌打瘀痛《藏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