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型父母的內心世界》是一部由吳娟瑜所著書籍,台海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操控型父母的內心世界
- 作者:吳娟瑜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1日
- 頁數:264 頁
- 定價:5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16819098
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親子教育專家吳娟瑜看來,只要消除了潛意識的恐懼,親子衝突便會自動化解,孩子也將變得樂觀、積極、自信!
在這本書中,吳娟瑜老師探索了40多種關於個人、家庭、家族、集體潛意識裡的恐懼,分享了關於療愈自我、修復關係的生命信息,從而引導我們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並放手讓孩子發展自身的潛能與個性。
從“案例分享”到“潛意識恐懼分析”,從“成長筆記”到“自我測試”,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引導我們自我覺察,並與書中人物一起成長。
目錄
自序──我們在擔心什麼
前言──直面內心的恐懼
PART 1 個人潛意識裡的恐懼
只要警覺到是自己的恐懼感造成了家庭紛爭,並決心改善,親子之間一定可以和解。
1 控制感:缺乏安全感的虎爸
如果爸媽有以下三種行為模式:管得多、罵得凶、打得重,基本上已進入控制狂、虎爸虎媽的行列,他們不看重子女的感受,只會以高壓策略壓迫子女照章行事。
2完美感:自視優越的完美主義父母
自視完美的家長,往往要等到自己遭受重大挫折,抑或子女出現離家出走、罹患憂鬱症等嚴重問題時,才會開始自我反省和修正。
3 匱乏感:在孩子身上彌補缺憾
因為童年缺乏親情,讓圓滿產生匱乏的感受,她必須先看清這點,才能從“受害者”的角色掙脫。
4 界限感:孩子不是你的另一半
秋雲懊惱自己對兒子管得太寬,干涉了他的成長空間,令他一堆怨言。
5 恐懼感:把對丈夫的不滿投射到兒子身上
經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曉霏意識到自己害怕老公離去,卻把目標轉移到兒子身上,是模糊焦點了。
6 內疚感:揠苗助長的新手媽媽
新婷終於明白──接受父母並不完美、停止內疚,才能真正引導兒子積極面對困難。
7 厭惡感:為何會討厭自己的女兒
身為媽媽,海惠對珊珊沒有“厭惡”的權利,但她可以自我探索、自我修正,朝著修補母女關係的方向努力。
8 無常感:疏遠孩子的單親媽媽
儘管母女朝夕相處,女兒感受到的媽媽其實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的陌生人啊!
9 排斥感:為什麼媽媽不要我
如果為了謀生必須與子女分隔兩地,父母就要設法慰藉分離時的思念,彌補欠缺的親情。
10 自責感:過度參與孩子的人生
唯有斷開過度的聯結,孩子才能練習自立,這才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祝福。
11 失衡感:當大女兒變成了代理父母
佳嬿把握住三個孩子從青春期進入大學前的黃金時段,讓彼此角色從“大對小”轉變為“平行關係”,增加了彼此的尊重和親密。
12.疏離感:代代相傳的負面情感
他們不好把內心的仇恨表現得太刻意,於是就故意冷淡對待年幼的孩子,用疏離感懲罰孩子。
PART 2 原生家庭潛意識裡的恐懼
養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時時警惕,絕不能把個人的恐懼投射到子女身上,更不能要求他們去彌補自己的童年遺憾,否則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
13.情緒投射:當爸爸學會將心比心
父母有責任引導孩子茁壯成長,但也要順應孩子的心理!
14 代際傳遞:家暴父親痛改前非
許多家庭里重複著“暴力代際傳遞”的輪迴,一代打一代。
15 觀念偏差:重演的教育模式
儘管她心裡不服氣,婚後生了一男一女後,卻不知不覺重演了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
16 過度陪伴:被母親操控的可憐女孩
家長之所以會抓著孩子不放,是因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如水中浮萍,茫然無主。
17心理暗示:厭世男孩的告白
直到自己的“詛咒”差點成為現實,她才找到了潛意識裡的恐懼,進而明白自己才是打破親子僵局的關鍵。
18.言歸於好:單親媽媽的成長之路
她先經由自我探索找回自尊和生命意義,再協助前夫修復破碎的心靈,讓他學會善待孩子,孩子才能重新接納他。
19.望子成龍:接受“不一樣”的兒子
從小深受父親的影響,要堅強、要勇敢、要成材,等自己當了父親,自然而然就把這種觀念也傳承了下去。
20 童年受挫:邊緣爸爸的心事
通過處理孩子的“童年受挫”,士哲反而能改變長久以來的“自我弱化”。
21 母女競爭:始作俑者的爸爸
艾莉明白了一件事,爸爸因為潛意識裡對高攀媽媽有極大的恐懼,於是就以大男人姿態來控制對方。
22.找回自我:“情傷”後的成長
媽媽換男人如換衣服,卻沒想到給女兒帶來不正確的價值觀,連帶著將潛意識裡的恐懼也傳遞給女兒。
23.重組家庭:家裡的角落生物
她終於明白了,媽媽有太多的無奈,自顧不暇,哪裡還能支持她?
24 再三叮囑:不信任孩子能照顧好自己
這是很多父母的教育盲點,明明想鼓勵孩子進步,卻把擔心掛在嘴邊,傳達著“不相信孩子做得到”的信息。
25.墨守陳規:孩子的絆腳石
雖然他們是好人,但不知道如何教育小孩,甚至會不自覺阻礙孩子的發展。
26.矛盾心理:孩子有權利生氣嗎?
家長們有一個共通點,總認為自己的權威不可以被挑戰;也擔心沒教好孩子,將來會成為家庭的負擔。
27 靜待花開:看到人生的多種可能
回顧成長之路,他感觸頗深地說:“謝謝媽媽等待我脫胎換骨。”
28 喪親之痛:陪孩子走過生命巨變
家長若能跨越對生的執著,把死視為生命的自然規律,孩子就比較容易從親人逝去的悲傷中復原。
29 高齡產婦:因來之不易而過度呵護
因為得來不易,有些人會過度呵護子女,其潛意識深層的恐懼是害怕“失去”。
30 家庭序位:誰才是一家之主
如果父母在家族中人微言輕,往往也得不到子女的認同。
PART 3 原生家族潛意識裡的恐懼
為了孩子的幸福著想,她們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上一代協調出更理想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免受原生家族負面潛意識的傷害。
31重男輕女:真沒用,這個也不會
有些長輩因為原生家族錯誤的教育方式,不自覺就會對女兒或孫女說出傷人的話。
32護孫心切:顧孫顧到“人怨”
長輩唯恐辜負子女的託付而護孫過度,反倒使家中氣氛緊張,使孫子或孫女恐懼。
33暴力傳遞:說不出口的抱歉
探索自我,找回自尊,學會與家人和諧相處,才能阻止暴力的發生。
34家族陰影:教訓孩子給親戚看
上一代的人害怕被說閒話、擔心被瞧不起,不免會讓子孫成為代罪羔羊。
35快樂有罪:不習慣快樂的家族
他也沒察覺到原生家庭的壓抑早已在潛意識裡築起銅牆鐵壁,一味相信要避免不幸就要謹言慎行、不苟言笑。
36子女不婚:現在年輕人究竟在想什麼?
以現代年輕人的多元思考,婚姻已不是人生唯一的選擇了。
37婆婆的眼淚:被傳統的角色綁架
當我被兒媳質疑時,潛意識裡的“婆婆地位”受到撼動,我感到自己的懦弱,羞愧得流下了“婆婆的眼淚”。
38輾轉難眠:一定要勸和不勸離?
她不必對兒子、兒媳離婚感到內疚。未來的路要怎么走,那是兩位成年當事人該自己面對的。
39家門不幸:子女離婚讓族人蒙羞 ?
很多年長的人仍抱有“離婚丟臉”的觀念,認為子女離婚會讓父母在親友鄰裡間抬不起頭,這使得一些子女深陷痛苦婚姻而脫身不得。
40祖訓約束:子女心事知多少?
“祖訓約束”是長輩以過來人的心態要求子女遵守一些規則,但硬要以此要求後輩,只會導致誤會連連。
41無形印記:世代傳遞的人生夢想
外公的夢想一定要成為子孫的夢想嗎?儘管我們兄弟姐妹沒有半個成為醫生,但是,家族潛意識的威力依然無窮。
PART 4 集體潛意識裡的恐懼
生活中充斥著“以訛傳訛”“自以為是”的想法,有些出於對方不自知的恐懼,我們卻受其暗示。
42你有過莫名的恐懼嗎
那些從個人潛意識、原生家庭潛意識或原生家族潛意識都完全找不到根源的恐懼,可能是周遭人云亦云的環境暗示所致。
43睡眠障礙:不早睡會頭痛?
我們對人生的選擇多少受到集體潛意識的影響,當下卻很少有所察覺,等到長大後追溯時,才發現這些集體潛意識早已烙印在內心。
44家族遺傳:兒孫何去何從?
提早讓兒孫為失智症患者盡點心力,他們對失智症的恐懼自然會減輕,進而懂得如何妥善規劃“活得久,活得好”的晚年生活。
吳娟瑜,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套用社會學碩士。國際演說家,緒管理、親子教育專家,著有《不做情緒的奴隸》《吳娟瑜的父母成功學》《說不出的羞澀 : 告別青春期的76種困惑》等幾十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