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偶記》是2008年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自清。該書揭露青年男女在封建婚姻枷鎖下的辛酸生活,在文章中,作者向人們訴說著他過去四次擇偶的往事,描述了自己兒時擇偶的情形,反映了一代青年不幸的婚姻命運。
基本介紹
- 書名:擇偶記
- 作者:朱自清
- 類別:小說
- 頁數:318頁
-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原文,
內容簡介
《擇偶記》揭露青年男女在封建婚姻枷鎖下的辛酸生活;封建的婚姻制度,其本質是無視情愛和性愛,否定人性。舊社會的婚姻悲劇,概來源於此。在文章中,作者憑著他的老實,憑著他的真誠,向人們訴說著他過去四次擇偶的往事,風趣地描述了自己兒時擇偶的情形,於平淡輕鬆的敘說中,反映了一代青年不幸的婚姻命運,批判了全憑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他的散文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諸集裡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和蹤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並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他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御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在描寫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時,作者將它比喻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時,又用了“仿佛遠處高樓上飄過來的渺茫的歌聲似的”一句,以歌聲比喻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淡,這一通感手法的運用準確而奇妙。
與上述絢麗禾農艷的比喻相比,朱自清還有另一語言風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語言,在樸素的敘述中寄寓真摯深沉的情愫。這類作品常常能表現作者正直、熱情、進步的心懷,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均為這一風格的代表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背影》。這篇散文描繪了一幅父子車站送別的圖畫。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寫了父親爬上站台的動作,於滑稽、笨拙的動作中,傳達出父子間的真情。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鉛華,透過父親的一舉一動,讀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慘澹的家境。
編輯推薦
朱自清的散文風格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鍊,文筆秀麗著稱。本書收錄了他的《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綠》、《春》、《威尼斯》等一系列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有的寫景,有的抒情,還有一部分作者在國外的遊歷見聞,顯示了他不凡的語言駕馭能力。
媒體推薦
書評
經典是時間淘洗後留存的精品,它們是人性的畫像,是人性的註解。經典的意義在於常讀常新,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們依然是讀書人書架上不變的風景。
在轉瞬即變的時空里,在人生無以反覆的過程中,經典是打敗了時間的文字、聲音和表情。
那些坦誠的語句,那些無畏的吶喊,那些人類精神的思考,喚醒了我們曾經的期望,鼓起現在的勇氣,不再虛空浮華、懷疑未來。
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傳以久的詞句,淨化了我們的心靈,震撼了我們的靈魂,使我們懂得了什麼是可以錯過但不會被磨滅的,什麼是瞬間即逝卻又是最寶貴的。
誠然,每一個時代該有它自己的文學。但經典的文學不僅僅屬於它那個時代,它同時屬於後來一代又一代能夠感悟經典並能與其享受藝術共感的讀者。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先後在江蘇、浙江一帶中學任教,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1931年赴英,回國後先後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西南聯大教授等職。主要著作有:《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歐遊雜記》等。
目錄
匆 匆
匆匆 /1
歌聲 /3
笑的歷史 /5
春暉的一月 /14
剎 那 /18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22
溫州的蹤跡 /29
荷塘月色
女人 /35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40
背影 /43
荷塘月色 /45
一封信 /48
懷魏握青君 /51
兒女 /53
白馬湖 /59
旅行雜記 /62
說夢 /68
海行雜記 70
擇偶記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 /75
揚州的夏日 /95
看花 /98
我所見的葉聖陶 /102
南行通信 /106
南行雜記 /109
春 /112
論無話可說 /114
給亡婦 /116
你我 /120
談抽菸 /132
冬天 /134
重慶行記 /136
擇偶記 /143
說揚州 /146
我是楊州人 /149
南 京 /153
潭柘寺 戒壇寺 /158
羅 馬
威尼斯 /162
佛羅倫司 /166
羅馬 /170
滂卑故城 /176
瑞士 /179
荷蘭 /184
柏林 /189
博物院
巴黎 /195
三家書店 /211
博物院 /218
公園 /224
吃的 230
房東太太 /234
論老實話
離婚問題與將來的人生 /239
父母的責任 /243
論說話的多少 /250
論青年讀書風氣 /253
論雅俗共賞 /256
論不滿現狀 /262
論且顧眼前 /265
論老實話 /269
說話 /273
正義 /279
論誠意 /288
論做作 /291
論青年 /295
論東西 /298
低級趣味 /301
知識分子今天的任務 /303
什麼是文學 /305
原文
擇偶記
自己是長子長孫,所以不到十一歲就說起媳婦來了。那時對於媳婦這件事簡直茫然,不知怎么一來,就已經說上了。是曾祖母娘家人,在江蘇北部一個小縣份的鄉下住著。家裡人都在那裡住過很久,大概也帶著我:只是太笨了,記’憶里沒有留下一點影子。祖母常常躺在煙榻上講那邊的事,提著這個那個鄉下人的名字。起初一切都像只在那白騰騰的煙氣里。日子久了,不知不覺熟悉起來了,親昵起來了。除了住的地方,當時覺得那叫做“花園莊”的鄉下實在是最有趣的地方了。因此聽說媳婦就定在那裡,倒也仿佛理所當然,毫無意見。每年那邊田上有人來,藍布短打扮,銜著旱菸管,帶好些大麥粉,白薯乾兒之類。他們偶然也和家裡人提到那位小姐,大概比我大四歲,個兒高,小腳;但是那時我熱心的其實還是那些大麥粉和白薯乾兒。
記得是十二歲上,那邊捎信來,說小姐癆病死了。家裡並沒有人嘆惜;大約他們看見她時她還小,年代一多,也就想不清是怎樣一個人了。父親其時在外省做官,母親頗為我親事著急,便託了常來做衣服的裁縫做媒。為的是裁縫走的人家多,而且可以看見太太小姐。主意並沒有錯,裁縫來說一家人家,有錢,兩位小姐,一位是姨太太生的;他給說的是正太太生的大小姐。他說那邊要相親。母親答應了,定下日子,由裁縫帶我上茶館。記得那是冬天,到日子母親讓我穿上棗紅寧綢袍子,黑寧綢馬褂,戴上紅帽結兒的黑緞瓜皮小帽,又叮囑自己留心些。茶館裡遇見那位相親的先生,方面大耳,同我現在年紀差不多,布袍布馬褂,像是給誰穿著孝。這個人倒是慈祥的樣子,不住地打量我,也問了些念什麼書一類的話。回來裁縫說人家看得很細:說我的“人中”長,不是短壽的樣子,又看我走路,怕腳上有毛病。總算讓人家看中了,該我們看人家了。母親派親信的老媽子去。老媽子的報告是,大小姐個兒比我大得多,坐下去滿滿一圈椅;二小姐倒苗苗條條的。母親說胖了不能生育,像親戚里誰誰誰;教裁縫說二小姐。那邊似乎生了氣,不答應,事情就摧了。
母親在牌桌上遇見一位太太,她有個女兒,透著聰明伶俐。母親有了心,回家說那姑娘和我同年,跳來跳去的,還是個孩子。隔了些日子,便托人探探那邊口氣。那邊做的官似乎比父親的更小,那時正是光復的前年,還講究這些,所以他們樂意做這門親。事情已到九成九,忽然出了岔子。本家叔祖母用的一個寡婦老媽子熟悉這家子的事,不知怎么教母親打聽著了。叫她來問,她的話遮遮掩掩的。到底問出來了,原來那小姑娘是抱來的,可是她一家很寵她,和親生的一樣。母親心冷了。過了兩年,聽說她已生了癆病,吸上鴉片煙了。母親說,幸虧當時沒有定下來。我已懂得一些事了,也這末想著。
光復那年,父親生傷寒病,請了許多醫生看。最後請著一位武先生,那便是我後來的岳父。有一天,常去請醫生的聽差回來說,醫生家有位小姐。父親既然病著,母親自然更該擔心我的事。一聽這話,便追問下去。聽差原只順口談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母親便在醫生來時,教人問他轎夫,那位小姐是不是他家的。轎夫說是的。母親便和父親商量,托舅舅問醫生的意思。那天我正在父親病榻旁,聽見他們的對話。舅舅問明小姐還沒有人家,便說,像X翁這樣人家怎么樣?醫生說,很好呀。話到此為止,接著便是相親;還是母親那個親信的老媽子去。這回報告不壞,說就是腳大些。事情這樣定局了,母親叫轎夫回去說,讓小姐裹上點兒腳。妻嫁過來後,說相親的時候早躲開了,看見的是另一個人。至於轎夫捎的信兒,卻引起了一段小小的風波。岳父對岳母說,早叫你給她裹腳,你不信;瞧,人家怎末說老著!岳母說,偏不裹,看他家怎末樣!可是到底採取了折衷的辦法,直到妻嫁過來的時候。
1934年3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