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擁翠鄉位於南澗彝族自治縣中部。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2006年)。轄擁翠、龍鳳、安立、勝利、溫泉、舊馬街、新華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長蟲街,距縣城29千米。地處無量山系,緊靠214國道,海拔最高2313.6米、最低1600米。
沿革
1958年為擁翠公社,1963年設區,1969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區,1988年置鄉。1997年,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擁翠、龍鳳、安立、勝利、溫泉、舊馬街、新華7個行政村。2003年末,面積113.1平方千米,人口5193戶20529人(其中農業5030戶、20136人),轄擁翠,龍鳳、安立、勝利、溫泉、舊馬街、新華7個行政村,86個自然村,126個農業社。
[郵編]675704 [2007年代碼]532926201:~201擁翠村 ~202龍鳳村 ~203安立村 ~204勝利村 ~205溫泉村 ~206舊馬街村 ~207新華村
鄉鎮簡介
雲南省大理州
南澗縣擁翠鄉,位於南澗縣中部,距縣城29公里,總面積113.1平方公里,總人口20804人,鄉政府駐地長蟲街。素有“烽火石之鄉”和“烤菸之鄉”的美譽。該鄉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煤、鐵、銅礦,其中以烽火石蘊藏量最大,並且石質堅硬、奈火,是尚好的建築裝飾材料,該鄉愿與你共同合作開發豐富的烽火石資源,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共謀發展。
擁翠鄉古為“盤龍鎮”,為蒙化縣第四區。1965年南澗彝族自治縣成立時改為“擁翠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當時南澗境內的地下黨活動中心。擁翠素有“盤龍文化之鄉”的美稱,農村文化底蘊深厚,每逢傳統節日或農閒時,民眾自發組織文藝隊,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編排成文藝節目進行宣傳,繁榮了鄉村文化,有力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人口民族
全鄉轄擁翠、龍鳳、安立、勝利、溫泉、舊馬街、新華7個村民委員會,86個自然村,126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白、哈尼、傣等11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11916人,占總人口的58%。2008年末,全鄉總人口20688人,總戶數5098戶,其中農業人口20046人,非農業人口642人;國土面積11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83人/平方公里;現有林地113882畝,耕地面積21098畝,農 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05畝。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總收入8256萬元,比上年的7294萬元增962萬元,增幅為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003元,比上年的1787元增216元,增幅為12.1%;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2萬元,比上年726萬元增146萬元,增幅為20.1%。完成財政總收入485.18萬元,比上年的349.8萬元增135.38萬元,增幅為38.7%;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2722萬元,貸款餘額2040萬元。
糧食生產
2008年完成小春農作物種植2.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86萬畝,蔬菜1100畝。鄉級樣板1300畝,村級樣板1500畝。完成大春農作物種植2.62萬畝,其中雜交種面積1.41萬畝;栽插水稻300畝;發展特色農業,種植辣椒1200畝;完成鄉級樣板530畝,村級樣板366.5畝,綜合科技推廣率達100%。全年實現糧食總產1062.38萬公斤,比去年增加167.1萬公斤,增長15.73%;單產306.16公斤,比去年增加15公斤,增長5.2%。
烤菸生產
全鄉共落實種菸農戶2003戶,種植烤菸8600畝,收購菸葉272萬斤,其中中上等菸葉242萬斤,收購均價為16.14元,收購產值達2018萬元,上繳菸葉稅418.25萬元,菸農收入2436萬元,戶均收入達1.22萬元。產值和戶均收入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從保護生態和實現烤菸產業提質增效的高度,做好烤煤供應契約和調運工作,供煤契約簽訂及調運率達93%。
畜牧業生產
2007年完成肉牛凍精改良3349頭,實現肉牛存欄11205頭,出欄6120頭,畜牧業總產值達2000萬元。
泡核桃產業
全鄉累計發展泡核桃統計面積2.7萬畝,其中初掛果1586畝,核桃產量達54噸,產值達81萬元。今年高 規格發展7494.6畝。
勞務輸出
2008年內完成轉移輸出培訓並輸出425人,全鄉在外務工人數累計達4575人,產業效益明顯,預計實現勞務經濟收入3000萬元。
文化教育
擁翠鄉文化站1個,村級黨員活動室和村文化活動室各7個。擁翠鄉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底蘊深厚,民眾性文娛活動異常活躍,異彩紛呈。先後被省文化廳、省教育廳等五部門評為“雲南省體育先進鄉”、州文體局評為“先進文化鄉”、是南澗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的“跳菜打歌民間藝術之鄉”,目前,共有農村業餘文藝隊56支,有演職人員1000多人,參加省州縣演出300多場次,觀眾達4萬多人。有民間藝術大師1人。全鄉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
(一)基本情況
全鄉現有1所中心學校,1所中學,23所國小(3個學區中心完小,3所高小,17個國小校點),7所村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鄉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幼稚園(屬私人辦學)。共有教職工165人,(代課教師30人)。
(二)取得成效
擁翠鄉的教育始終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人為本抓“兩基”,創建和諧促發展,為促進擁翠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更多更好的新型人才的教育方針,經過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近年來,中、小考成績喜人,在縣內同級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2007至2008學年國小入學率達99.94%,國中毛入學率101.49%,中、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學校、教師、學生相繼取得佳績,多次受到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的表彰獎勵,擁翠中學被評為大理州育人環境建設“良級學校”、縣級“文明單位”等稱號,擁翠國小被大理州教育局命名為“文明學校”、雲南省半寄宿制高小“良級學校”、雲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三級示範學校”等光榮稱號。
2、教育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擁翠鄉於2000年初步實現了“兩基”、“普實”目標,取得了歷史性的成績。隨著“普六”、“普九”,“排危”等工程的實施,使學校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擁翠中學現已初具規模,教學環境優美。2000年至今共新建國小校舍9所,建築面積總計2000多平方米。擁翠國小、龍鳳國小、勝利國小、新華國小都有了磚混結構教學樓,極大地改善了國小辦學條件。目前,全鄉已基本排除學校危房。
人文地理
彝族打歌 擁翠為南澗境地的革命老區,1949年3月,建立中國共產黨黨小組,同年10月建立中共擁翠打戛村支部委員會,為南澗境地第一個建立中國共產黨黨組織的地方。此後在擁翠新村創辦《南區人民翻身報》,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號召人民起來鬧革命,建立人民政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很長一段時間,擁翠一直是南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到建立南澗彝族自治縣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才移到縣城。2000年10月實行村民自治後,轄擁翠、龍鳳、安立、勝利、溫泉、舊馬街、新華7個村民委員會,86個自然村,126個農業社。
招商引資
擁翠鄉積極培植工業經濟,牢固樹立工業強鄉思想,認真實施工業發展倍增計畫,積極發展工業和非公經濟,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增加經濟總量,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抓供銷企業改革,著力建設服務“三農”、充滿活力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二是依託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礦業、建材業。三是千方百計最佳化投資環境,圍繞優勢資源實現招商開發。
社會保障
擁翠鄉穩步推進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社會保險工作穩步推進。2007年,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農民參加合作醫療18694人,參合率91.68%。完成了1895人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提標、擴面”工作。醫療服務技術明顯提升,農村醫療點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以愛滋病、結核病為重點的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取得明顯成效。安排撫恤和社會福利救災資金13.3萬元,妥善安排受災民眾和困難民眾生產生活。公開招考2名大齡失業人員和特殊困難失業人員臨時就業。
新農村建設
擁翠鄉根據“抓兩頭、促中間”的思路,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紮實有效地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注重困難弱勢群體,採取造血式、集中式的扶貧方法,加大資金投入,千方百計做好扶貧濟困工作。精心組織實施重點村建設、安居溫飽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小額信貸等扶貧開發項目。積極開展幹部職工扶貧送溫暖活動,為貧困戶辦好事、辦實事。近年來,投資230萬元,完成阿里六、新村等村組扶貧異地搬遷工程,完成安立、大灣子溫飽村建設項目,完成100戶貧困戶的茅草房、杈杈房改造項目,實施瓦車、大波羅、卡子密為等村組的重點村建設工程,實施小新村整村推進項目。做好2241戶貧困戶的建檔立卡工作。發放小信貸資金668萬元,發放扶貧貼息貸款210萬元,受益農民1047戶3979人。2006年勝利村委會實施了千村扶貧開發百村推進工程,完成項目總投資258萬元,基本實現了農戶、自然村、行政村“866”目標要求。新建和改造安居房63間,建成沼氣池64口、節能灶530口,建設小水窖370個,新建衛生廁525間,衛生廄350間,種植泡核桃1166畝。新建和改造村組公路4條8公里,硬化村內衛生路7000米,完成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2596人次;新建村委會辦公房200平方米,改造鄉村公路5.5公里。項目區民眾人均純收入達1250元,同比增加250元。2007年新華村被列為大理州小康示範村建設,擁翠鄉以建設小康、文明、生態、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七個好”為主要任務,鄉村組建立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實行工作隊員包村包項目制度,通過“七抓七努力”,全村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促進了全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截止目前,新華小康示範村建設到位資金651萬元,完成投資35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