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擀壓法
- 外文名:Rolling method
- 學科:食品加工工藝學
- 工藝:反覆擀壓或碾壓
- 套用:機械制面
麵條的種類,麵條的發展史,麵條的生產工藝,拉伸法,擀壓法,擠壓法,國內麵條研究進展,擀壓法對麵條質量的影響,
麵條的種類
中國被視為世界上最大的麵條類消費國,乾麵條、速食麵、家用手工面是我國麵條的主要品種,尤其是乾麵條(掛麵)耗面量最大,但對其研究卻很少。由小麥製作的中式食品中,以麵條最為豐富,麵條的品種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乾麵條、濕麵條和速食麵。乾麵條可分為機制掛麵、手工掛麵等;濕麵條可分為機制麵條、手擀麵條、拉麵、刀削麵等;速食麵又分為鮮食麵、速食麵和乾吃麵等。由於小麥粉製作的麵條,自古以來,它就以品種多樣和雅俗共賞而著稱於世,它在中國乃至世界民族飲食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篇章。世界上麵條種類很多,根據生產和食用地域的不同,可分為通心麵類(Pasta)和麵條類(Noodle)。前者主要集中在義大利、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後者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地區。
麵條的發展史
麵條起源於中國,可追溯到距今近2000年前東漢(公元25~220年)。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有“距立秋毋食煮餅及水餿餅”的記載,據考,“水餿餅”即是最早的水煮無餡麵食,即中國的麵條的前身。到三國(公元220~280年)時代,麵條加工得到快速發展,當時的麵條稱為“湯餅”,湯餅即湯麵條類。晉束哲《餅賦》中有“春宜饅頭,夏宜薄壯,…冬宜湯餅”詞句。北魏時(公元486~534年),出現了“水引面”,《齊民要術》記載了這種面的製法。人們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將麵團擀薄後再切成細條,這就是最早的麵條。至唐代(公元618~907年),人們又把切好的麵條掛起來晾乾,便於保存和隨時食用,於是最早的掛麵便誕生了,隨後麵條和掛麵的製作技術很快傳入日本。日本古書《貞丈雜記》所載:“現在的飩飩就是中國的切面”,是比較粗的麵條。素麵(日語發音Saomen)是比較細的面,唐朝時傳至日本。無論從發音還是從形態,素麵當屬陝西的臊面。臊面在《水滸傳》中提到,至今還是陝西一帶的主要面種,“臊子”在當地指進食時拌於面中的醬、菜佐料。
到了北宋,麵條的花樣增多,有了地方風味特點,如“淹生軟羊面”、“桐皮面”、“冷淘棋子”、“插肉麵”、“桐皮熟燴麵”和“齋面”等等。這些面已開始用筷子進食,說明北宋時我國麵條確為“長條”,標誌著我國麵條的製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到了南宋,麵條已成為當時人們的常食麵製品,同時麵條的節令風俗也於此時出現。元朝制面技術又由馬可·波羅傳入義大利,經改進而成為西方著名的通心粉(Macaroni)。因此中國麵條也是西方的通心麵(Pasta)和實心細麵條(Spaghetti)的始祖。從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開始,麵條被稱為“面”並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