摶飯,漢語詞語,拼音tuán fàn,捏飯成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摶飯
- 拼音:tuán fàn
- 注音:ㄊㄨㄢˊ ㄈㄢˋ
- 出處:《禮記·曲禮上》
解釋,出處,
解釋
1、捏飯成團。
2、指團成的飯。
出處
《禮記·曲禮上》:毋摶飯。孔穎達疏:共器若取飯作團,則易得多,是欲爭飽,非謙也。
宋費袞《梁溪漫志·作賦贖罪》:滕公即口占其辭曰:“摶飯引來,猶掉續貂之尾;索綯牽去,難回顧兔之頭。”
《呂氏春秋·慎大》:趙襄子攻翟,勝老人中人,使使者來謁之, 襄子方食摶飯。
摶飯,漢語詞語,拼音tuán fàn,捏飯成團。
摶飯,漢語詞語,拼音tuán fàn,捏飯成團。解釋1、捏飯成團。2、指團成的飯。1出處《禮記·曲禮上》:毋摶飯。孔穎達疏:共器若取飯作團,則易得多,是欲爭飽,非謙也。宋費袞《梁溪漫志·作賦贖罪》:滕公即口占其辭曰:“摶...
讀作摶(tuán),形聲。從手,專聲。本義指把東西捏聚成團。釋義 動詞 1. (形聲。從手,專聲。本義:把東西捏聚成團)2. 同本義 [knead]摶,圜也。——《說文》。《韻會》引《說文》:“摶,以手圜之也。”毋摶飯。
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咤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窶。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毋嘬炙。卒食,...
毋摶飯 吃飯時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毋放飯 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衛生。毋流歠 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沒夠似的。毋咤食 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
客人與傳統的中國家庭同桌用飯,須尊重他們的文化、禮儀及習俗,用飯時注意不要觸犯多樣的禁忌,因為中國人認為飲食與個人命運幾乎是息息相關的,用飯時犯了禁忌,便會惹來衰運。例如吃魚,當吃完了一面魚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