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天大樓指數
- 外文名:Skyscraper Index
- 另稱:勞倫斯魔咒
- 類別:數據
歷史現象,歷史巧合,原因分析,現實意義,
歷史現象
1907年美國信貸危機在此次金融海嘯中被反覆提及,人們記得當時金融危機席捲全美,數百家中小銀行倒閉;人們也記得危難時刻的“救世主”摩根,他注資托市的“英雄行為”化解了危機,也成就了自己“史上最偉大銀行家”的聲譽。然而,鮮有人還記得在危機背景下誕生的兩座摩天大廈~~1908年至1909年落成的紐約新加大廈和都會人壽大廈。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華爾街40號大廈、克萊斯勒大廈、帝國大廈相繼落成,沒有人會忘記同期一瀉千里的股市,《光榮與夢想》中描述的美國1930年代的情景成為許多人心頭揮之不去的噩夢。
1973到1975年,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芝加哥西爾斯大廈再奪全球最高榮譽,而歷史教科書中把這段時期的筆墨交給了石油危機。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面對包庇以色列,又不肯對生產石油的開發中國家的提價要求作出讓步的西方國家,阿拉伯國家決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訓他們。石油提價和禁運立即使西方國家經濟出現一片混亂,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1997年吉隆坡雙子塔樓取代了西爾斯大廈的最高紀錄,而亞洲金融危機也正肆虐一時。有人感慨,1999年誕生的“摩天大樓指數”如果能提早兩年推出,很可能馬來西亞人會重新考慮是否修建雙子塔。不過顯然台灣人沒有把這一指數當回事,2000年至2001年建成的台北101大樓見證了高科技泡沫破滅,全球股市狂瀉。
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興建之初,曾有人提起“摩天大廈指數”預言,投資方日本森建築公司總裁森稔在全球地產界是出了名的“喜歡摩天大樓的人”,自然不會為了一條草根經濟規律,就將剛邁出國門的腿收回去。當時勉強提出的反駁理由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海外投資,這與其他本地私人財團或國有企業斥資興建的世界級高樓情況不同。2008年8月,環球金融中心落成,9月,全球金融海嘯如約而至。2007年7月21日,杜拜塔被正式確認為全球最高建築物,當天美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創出歷史新高;在這天之後,次貸和信貸風潮即以風捲殘雲之勢橫掃歐美。
歷史巧合
歷史上有幾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 美國“紐約勝家大廈”和“大都會人壽大廈”1908年前後落成,接著金融危機席捲全美,數百家中小銀行倒閉;1913年“伍爾沃斯大廈”落成,美經濟出現收縮;1930年“克萊斯勒大廈”和1931年“帝國大廈”完工,紐約股市崩盤,碰上當時美國與全球經濟大蕭條時期;1973年紐約“世界貿易中心”、1974年芝加哥“西爾斯大廈”相繼落成後,卻發生石油危機;1997年吉隆坡“雙子塔樓”成為世界最高建築之際,同樣也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
2008年8月底,位於上海金融城小陸家嘴內的摩天大樓落成後,正式取代了它的鄰居,原世界第三、中國大陸第一的高樓金茂大廈,成為新地標,其主體高度也超過了台北101大廈,成為新的世界第一,中國如今萎靡的股市是否應驗了這一魔咒?
2010年1月4日,耗資41億美元的全球第一高樓杜拜塔落成。杜拜塔將使得杜拜以全球地標性建築所在地的身份繼續贏得世界關注,但杜拜的房產價格將繼2009年重挫50%後再跌去30%。
原因分析
首先,人性使然。人性有盲目自信的一面,具體體現在對客觀事物認識不足以及偏執於對事物的主觀看法上。勞倫斯把他發現的經濟危機與摩天大樓的聯繫稱為
“百年病態關聯”,但這樣的現象,在人類社會中的存在又何止百餘年。以史為鑑,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歷史
的長河中,這樣的現象早有體現。商朝興盛時,紂王興建造鹿台,
引得民怨四起最終於鹿台自焚;清代鼎盛時,乾隆帝大舉修建園林,導致國力衰落最終喪權辱國。
其次,利益推動。在商業行為中,逐利是商業活動的前提條件。經濟繁榮之前,通常有 一個低利率的過程,這也是經濟向繁榮周期轉化的一個先決條件。
在經濟繁榮的過程中,利率相對於人們對於未來收益的預期來說,
一直都是低的。如此一來,就會產生一系列利益傳導途徑,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利益鏈條。經濟的繁榮和相對較低的利率,對土地價值和資本
成本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由土地價格、企業需求和資金支撐這三個因素所構成的利益鏈的作用下,可以刷新世界紀錄的摩天大樓計畫,就應運而生了。
就像日有晝夜、季有冬夏一樣,經濟也有自己的景氣周期。任何商品的價格,
都會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否極泰來,盛極而衰,低廉的利率、膨脹的需求、上漲的資本價格,以及大多數人盲目樂觀的心態,所集合產生的“黃金狀態構成了摩天大樓的需求,但這種狀態是不可持續的.所以,
通常,往往摩天大樓才剛剛一竣工,經濟便開始步入衰退期;在摩天大樓真投
入使用的時候,經濟很可能已經陷入困境。正是這種情況導致了經濟危機總是與摩天大樓的興建如影隨形,也常使全球第一建築成為逝去繁榮的紀念碑。
現實意義
現實上,“摩天大樓指數”並不合適作為最終決議計畫的根據,它的意義,更多地在於為投資者供應了一種失常規的思想方法,為世人敲響了警鐘,使人們可以更理性地進行投資。
在“摩天大樓指數”的啟迪下,人們可以發現更多合適作為判別經濟周期和將來運轉偏向的根據的目標。比如,證券新增開戶數、新增錢幣供給量等,這些可以經過媒體直接取得的數據,也可以輔佐投資者進行決議計畫,具有必然的指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