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戰術中的一種。恐怕很多中國人,都是在1995年,徐根寶帶領上海申花隊奪得甲A冠軍時,聽說和了解它的。簡單地說,就是“主動上前搶斷,把對方腳下的球奪過來”、“貼身防守,逼到他出錯丟球”、“幾個人圍著對方球員,不給他出腳的機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搶逼圍戰術
- 外文名:Scramble to force the surrounding tactics
- 分類:壓迫型打法
戰術的介紹,戰術的運用,戰術的拓展,
戰術的介紹
所謂“搶逼圍”,其實就是全攻全守的一種形式,類似於現在的巴薩的那種壓迫式打法,不過要求上比巴薩還要高。
先說相同處(當球隊前場丟球面臨被打反擊的時候):當球隊在前場丟球時,前場進攻球員立即收縮,後方防守球員立即壓上,協同中場球員在中圈附近展開逼搶。這時候本隊大多都集中在中圈附近,人數比大概是對方反擊人員的2-3倍,而且由於後衛全部壓上,同時還製造了越位陷阱。所以理論上說,成功率很高。
不過,這種打法卻不是誰都能踢出來的,這種打法要求球員都具備很強的傳接球技術、出色的攻防能力、以及充沛的體能。尤其是中前場球員,既要在球隊進攻時參與進攻,而當球隊前場丟球後,要與全隊球員一起就地反搶。在反搶過程中他們是主體,發揮主要作用。近年巴薩的前鋒們能力突出、技術細膩、失誤不多,德科、哈維、圖雷、伊涅斯塔等中場球員都是攻守兼備的好手,後衛線上還配備了普約爾等速度型球員,可有效防止對方的反越位。這才造就了里傑卡爾德和瓜迪奧拉賞心悅目的壓迫打法...
轉回正題,我們現在要說的這種“搶逼圍”比巴薩的打法還要厲害..它應該是全攻全守的最高境界—全場緊逼。也就是說,巴薩現在還只局限於前場丟球後的反搶,而“搶逼圍”這些字眼裡面,表示的是當對方在本方半場控球、倒腳時,也要上人去逼搶.... -_-!!
說白了,就類似於當一支強隊和一支弱隊比賽,強隊落後,而時間只有10分鐘時的那種場面,也等同於NBA里比賽快結束時的那種全場緊逼聯防。怎么說呢,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難...體能、技術、意識缺一不可。或許找遍全世界也湊不齊一隻符合要求的隊伍。。。
戰術的運用
搶逼圍屬於典型的壓迫型打法,在局部範圍內對對手實施緊逼,對球員的奔跑能力和體力要求高,適合體力充沛、對抗能力強、但技術一般的球隊。
申花是典型的海派打法,技術好,小範圍的配合非常嫻熟,進攻時推進速度快,狀態好時打的十分秀氣和流暢,但缺乏一股捨我其誰的氣勢,即大連、山東等北方球隊所擁有的霸氣
申花的打法顯然不適合搶逼圍,但在局部對對手實行緊逼卻可以有效地延緩對手進攻,同時增強球隊打法上的硬度,這對申花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1995年,正是范大將軍馳騁上海灘的年代,除了范志毅,申花陣中還有毛毅軍、成耀東、劉軍等作風硬朗的球員,以及強力前鋒謝暉,徐根寶適時推出搶逼圍的打法,配以申花傳統的技術細膩的特點,最終一舉奪冠。
在范志毅遠走英倫、毛毅軍、成耀東等人紛紛退役,劉軍轉會後,申花陣中的硬度已遠不如前,而新崛起的申思、祁宏等人均是腳法出眾、對抗不足技術流,申花人員構成和技術特點越來越趨向於傳統的海派打法。
而在1995年奪冠後,徐跟寶依然推崇搶逼圍,對此時的申花來說,無異於“揚短避長”,因此,徐根寶執教的申花再也沒能捧得聯賽冠軍。同時,徐根寶與申思的恩怨也一度受到很多關注,雖然有二人性格上的因素,但矛盾的根源無非是兩種風格打法的互不相容。
搶逼圍並不是解決申花問題的方法,一味推崇這種耗體力的壓迫式打法並不能解決申花“腳軟”的問題。在保持申花原有的海派風格的基礎上,增強隊伍在攻防兩端的硬度和氣勢,做到張弛有度,才是最有效的解決之道。
戰術的拓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搶逼圍”這個辭彙,有時也會被引用到其它非足球的領域。
當你走進商店,被一群小販圍著介紹他(她)的商品時;當一個明星出場,一群記者、冬粉包圍著明星時;當一個比較好用的,且正好又降了價,正在做限量銷售時的貨品,剛剛上架,就被主婦、主男們搶進購物車裡時;……
這些情況,往往也會被人稱之為“搶逼圍”,而這些,和足球卻是八桿子也打不到一塊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