搨

搨, 同“拓”。在刻鑄有文字圖像器物上,塗上墨,蒙上一層紙,捶打後使凹凸分明,顯出文字圖像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搨
  • 拼音:tà 
  • 注音:ㄊㄚˋ
  • 部首:扌
  • 五筆:RJNG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順編號:1212511541541
  • 造字法:形聲
  • 詞性:動詞
基本字義,方言集匯,古籍解釋,成語,

基本字義

● 搨
tà ㄊㄚˋ
◎ 同“拓”。在刻鑄有文字圖像器物上,塗上墨,蒙上一層紙,捶打後使凹凸分明,顯出文字圖像來:~印。~本。~片。

方言集匯

粵語:taap3
客家話:[梅州腔] tap7 [海陸豐腔] dap7 tap7 [客英字典] tap7 dap7 [台灣四縣腔] dap7 tap7 [客語拼音字彙] dab5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都盍切《集韻》德盍切,𠀤讀與荅近。手打也。或作㩉。
《集韻》托合切,音塔。冒也,摹也,與㧺同。或作搭。
《韻會》托盍切,音榻。義同。今用紙墨磨摸古𥓓帖曰搨。有宋搨舊搨。《唐書·百官志》弘文館,挍書郞二人,有搨書手筆匠三人。
《唐書·食貨志》茶商所過諸道,置邸以收稅,謂之搨地錢。

成語

垂頭搨翼 解釋:亦作“垂頭塌翅”。形容受挫後萎靡不振的樣子。
還可讀:tuo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