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同“楗”,堵塞河堤決口所用的竹木等材料:“塞瓠子決河,……而下淇園之竹以為~。”
內揵第三 鬼谷子 卷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揵
- 拼音: qián
- 注音: ㄑㄧㄢˊ
- 簡體部首:扌
基本解釋,漢語字典,音韻參考,古籍解釋,字源字形,
基本解釋
● 揵
qián ㄑㄧㄢˊ
◎ 用肩扛。
◎ 舉,揚:“揵鰭掉尾,振鱗奮翼。”
◎ 豎立:“揵六枳而為籬兮。”
◎ 拔癩
● 揵
jiǎn ㄐㄧㄢˇ
◎ 難。
● 揵
jiàn ㄐㄧㄢˋ
◎ 連線:“淮陽包陳以南~之江。”
◎
舊註:
揵者,持之令固也。言上下之交,必內情相得,然後結固而不離。
揵,與“楗”(門閂)、“鍵”(鑰匙)是同源詞,是緊密結合的意思。
漢語字典
[①] 揵[jiàn]
[《廣韻》居偃切,上阮,見。]
(1)同“楗”。門閂。
(2)同“楗”。關閉;堵塞。
(3)同“楗”。用以堵塞決口的柱樁。
(4)接,接壤。
(5)見“揵毒”。
(6)同“毽”。參見“揵子”。
[②] 揵[qián]
[《廣韻》渠焉切,平仙,羣。]
[《廣韻》居偃切,上阮,見。]
(1)舉起;翹起。
(2)謂以肩舉物。
(3)豎立。
音韻參考
[廣 韻]:渠焉切,下平2仙,qián,山開三平仙B群
[平水韻]:下平一先·上聲十三阮
[國 語]:qián,jiàn
[粵 語]:kin4
[閩南語]:khaiN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焉切,音乾。舉也。以肩舉物也。《後漢·輿服志》揵弓韣九鞬。
又《集韻》渠言切,健平聲。亦舉也。《詩·小雅·捲髮如蠆箋》蠆尾末揵然。《司馬相如·上林賦》揵鰭掉尾,振鱗奮翼。
又《韻會》丘言切,音㨜。
又《集韻》《韻會》𠀤巨偃切,健上聲。義𠀤同。
又閉也。與楗通。《莊子·庚桑楚》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注》韄,縛也。揵,閉塞也。《前漢·溝洫志》塞瓠子決河,下淇園之竹以為揵。《注》樹竹塞水決之口,稍稍布插按樹之,水稍弱,補令密,謂之揵,以草塞其衷,乃以土塡之。
又立封界也。或曰接也。《前漢·賈誼傳》梁起於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陽,包𨻰以南,揵之江。《注》揵謂立封界也。或曰接也。
又堅也。《張衡·思𤣥賦》左靑琱以揵芝,右素威以司鉦。
又《唐韻》居偃切《集韻》紀偃切,𠀤建上聲。亦舉也。
又難也。
又《前漢·賈誼傳注》師古曰:鉅偃反。
又《集韻》《韻會》𠀤九件切,音蹇。義同。
又《集韻》渠言切,健平聲。亦舉也。《詩·小雅·捲髮如蠆箋》蠆尾末揵然。《司馬相如·上林賦》揵鰭掉尾,振鱗奮翼。
又《韻會》丘言切,音㨜。
又《集韻》《韻會》𠀤巨偃切,健上聲。義𠀤同。
又閉也。與楗通。《莊子·庚桑楚》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注》韄,縛也。揵,閉塞也。《前漢·溝洫志》塞瓠子決河,下淇園之竹以為揵。《注》樹竹塞水決之口,稍稍布插按樹之,水稍弱,補令密,謂之揵,以草塞其衷,乃以土塡之。
又立封界也。或曰接也。《前漢·賈誼傳》梁起於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陽,包𨻰以南,揵之江。《注》揵謂立封界也。或曰接也。
又堅也。《張衡·思𤣥賦》左靑琱以揵芝,右素威以司鉦。
又《唐韻》居偃切《集韻》紀偃切,𠀤建上聲。亦舉也。
又難也。
又《前漢·賈誼傳注》師古曰:鉅偃反。
又《集韻》《韻會》𠀤九件切,音蹇。義同。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