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霍感傷:混在北京的部落格茶點

揮霍感傷:混在北京的部落格茶點

《揮霍感傷:混在北京的部落格茶點》並非黑馬作為著名的翻譯家、作家和勞倫斯研究專家的“官窯”文本,而是散見於他的部落格和其他的“民窯”文章。這裡彰顯的是最本真的黑馬以及他充滿魅力的隨筆功底。在他輕鬆揮霍的文字中,有懷舊的感傷,有智慧的幽默,更有秉筆直書的犀利。作者曾將小說《混在北京》作為他給讀者的一份大餐,而在《揮霍感傷:混在北京的部落格茶點》中,他以抒發情懷的“蓋碗茶”、針砭時弊的“麻辣燙”和隨想隨評的“雞尾酒”,讓讀者品嘗、體味其中之妙。

基本介紹

  • 書名:揮霍感傷:混在北京的部落格茶點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455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黑馬
  •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48109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揮霍感傷:混在北京的部落格茶點》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黑馬(1960-),翻譯/編導/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孽緣千里》和《混在北京》(兩書亦在德國出版德文版),散文隨筆集《情系英倫》、《心靈的故鄉》、《名家故居仰止》和《寫在水上的諾貝爾》等。《混在北京》改編成同名電影后,獲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譯有勞倫斯作品十餘種,包括《虹》、《袋鼠》、《戀愛中的女人》、《勞倫斯文藝隨筆》和《勞倫斯中短篇小說集》。
曾為英國諾丁漢大學勞倫斯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美國勒迪希國際寫作之家訪問作家,在澳大利亞、德國和捷克的大學開過講座。

圖書目錄

蓋碗茶
寫在聖誕邊上
紐約的中秋月
正月十五雪打燈
尋找心河
雪落無聲箭桿河
大寧河裡的金子、月亮和鵝卵石
清江:美麗與遺憾
不配懷舊
童年的張力
遊走與“仰止”的緣分
牛車水,童年想像中的南洋
Man and Boy
名字從小給我帶來的痛苦
《北風那個吹》吹回我的粉墨生涯
也是親情
沒有冬玫瑰的1977年
福州的肥肉月餅與閩江的清流
歲月讓我感傷地庸俗
我和女兒當過同學
女兒的紅領巾
習慣空落
海鷗、萬紫千紅、友誼
童年的法國時尚
北京:根與樹
混在北京城圈外
草籽里長出的蔥與艾略特的詩與京郊得志小民
剃頭
我用60分自律
咱也留過洋
書緣與人緣
散去的只是人
地靈與人傑一記一個瑞士人
見證與感念——馮亦代先生二三事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父愛如歌

麻辣燙
楊福家:諾丁漢的“形象大使”
崔永元:高雅不是誰都能練的
易中天:信口開河了
劉翔:翔大堤上的蟻穴
錢學森的堂侄
閻崇年與耳光
歐巴馬與他的演出
蔡銘超兩記
岔了氣兒的喜劇與幽默
英國碩士論高低
在英國租房子:先小人,後君子
英國最歡迎誰
訪問學者,啊(a)啊(a)啊(a)啊(a)
誰也別想往外擇自個兒
我是“美男作家”我怕誰?
花樣男人的市場
京劇本應成為活古董
齊匪,一色
剽竊抄襲的大學“叫獸”
央視新大樓:一根煙花一點就著
把星巴克轟出故宮:順藤摸瓜
老薩被吊死,咱最好SHUT UP
五一期間我家一樂一福
從“根”上培養的罪孽
讀名片
有感於女人滿嘴動詞
呼喚心理醫生
紀念魯迅,紀念長征,或什麼都不是的雜記
為何不“老問這個”
質疑“品學兼優的貧困生”
“狗日的”職稱
“附驥”並東窗事發之後
上海一日
烏鎮豪華水鄉
我被盜版和侵權的故事(六則)
論斤賣的世界名著
我被盜版侵權的故事2007年終紀念版
俺山東人就是爽快!
一樁剽竊案的偵破
草街,草街,那是個什麼地方啊?
據說只買不看的書才叫經典名著
雞尾酒

附錄 我的(被)出版、盜版與退稿小史

後記

2009年11月底拙作付梓之前,傳來不幸的訊息:我們尊敬的楊憲益先生駕鶴西去。我寫了一篇部落格文章作為懷念和紀念,同時表達了一介書生對一個特殊時代歷經苦難的文學前輩的敬意。同樣敬仰楊先生的本書編輯建議就以這篇短文作為本書的跋,我欣然同意並感謝編輯的理解。
“去日苦多”的“最後的士大夫與革命者”楊憲益先生去了
“從古聖賢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風流”(轉引自王世襄先生給楊憲益先生的題字對聯)。真正的大文學家和晚年的隱士楊憲益先生匆匆走了,“四九年後”翻譯界的這位元老一走,一個由那些人組成的真名士的集團方陣瀕臨絕跡。一個鴻儒翻譯家的時代即將結束。
楊先生在世的最後十年與這個世界若即若離,幾近隔絕,直到前不久剛剛出版了《去日苦多》散文集。可惜,大家還沒來得及祝賀。
2007年我試圖採訪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用了錄音筆。但可能我的切入點不對:我以為不應該再觸動他的歷史壓痛點,只想了解一點有關英國現代文學的史料問題,以期得到這位鮮有的中國見證人的稀有答覆(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留學的名人大家健在的為數寥寥)。但這個願望基本落空了。楊先生說他讀的專業是古希臘文學,喜歡的是法國文學,後來改學英國文學,但那個年代英國大學的課堂上只講古典文學,最多講到狄更斯,而現代作家則不涉及,全靠自己業餘讀,因此他對英國現代文學印象不深。事實證明這個採訪切入點確是個錯誤。他生活在英國,博覽群書,英國當代文學是他日常的滋補,但學院派從來沒有把英國當代文學當成一門專業來講授,當代文學家的地位要等日後“蓋棺定論”才能寫進文學史供人研究。而在他九十多歲的高齡上請他談一個甲子前在英國的業餘讀書印象似乎勉為其難。於是這個採訪就匆匆收場,留下了巨大的遺憾。可我確實不想再重複無數人問過的他“去日苦多”的生命歷程。於是我的翻譯名家採訪錄里便缺少了一個重量級人物。
但那次採訪我還是有個意外的收穫。那時正值文化圈裡人們對楊絳先生曾稱錢锺書先生在英國獲得的是副博士學位一說議論紛紛,後來楊先生又在清華大學親口說錢先生不是副博士,是文學士。那日在場的人們也議論起這件事,多面露疑慮不解之情,甚至疑惑地小聲自言自語:是啊,楊先生那么高深的學問家怎么會犯這樣的錯誤呢?怎么連新華社公布的錢先生的學位也是用的英文B.Litt(Oxon)?這裡面有什麼難言之隱?
這個時候只聽楊憲益先生不耐煩地一語中的:“都不知道該怎么翻!”言外之意,這問題很簡單。不得不承認這位老翻譯家的話是真正的內行話。
我為此專門做了一些搜尋,發現這個B.Litt(Oxon)如果在錢先生的簡歷里用一個現成的中文名稱翻譯出來的確是個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在英國已經消失的古老的學位,高於學士,低於博士,但又不是明確的碩士(以後由於美國的學位標準和社會對學位的標準化與這個學位的內涵不符而取消了這個學位,用文學碩士代之)。估計50年代楊絳先生就用在中國人們熟知的蘇聯的“副博士”一詞充數了。而到了90年代人們舊事重提時,她又用現在通行的“文學士”敷衍了,因為她不想解釋這個純牛津特色的、在現代和中國根本聞所未聞的“古董”學位。
還是楊憲益先生的一句話解開了這個數十年困擾人們的問題,很簡單,是個翻譯問題,他們都不知道怎么翻,連新華社的文稿也只能用英文表達這個歷史名詞了。我們也只能說:文學士,不等於文學學士學位。
一句“不知道該怎么翻”道出了翻譯之苦。
楊先生的散淡清雅是一以貫之的。即使那次老朋友巫寧坤先生從美國回來看望他,久別重逢,他也是那么平和地與他閒聊,到中午飯時分很自然地對大家說:家裡有包子,蒸一蒸,就在家吃吧。分別時也是那么平靜地說再來,就像街坊串門一樣。 這個外表平靜安詳的老人一生慘遭各種生離死別,中年喪子,晚年喪妻,內心的痛苦是常人難以理解的。1999年底,夫人戴乃迭病逝,這位風華絕代的英國才女是因為愛上他才愛上中國文化才九死不悔地隨他來中國的,竟然在史無前例的“文革”中被當成特務投入監牢四年,丈夫也鋃鐺入獄。回首往事,楊先生後悔對戴乃迭照顧得太少、後悔自己帶給戴乃迭那么多的苦難,帶著深深的自責寫下了這樣的悼亡詩:
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
結髮糟糠貧賤慣,陷身囹圄死生輕。
青春作伴多成鬼,自首同歸我負卿。
天若有情天亦老,從來銀漢隔雙星。
但他隱忍,堅強,不給外人任何悲哀的印象。他是個偉大的人。
可惜認識楊先生太遲,沒有機會找出新的切入點採訪他,錯過了一個記者不應該錯過的機會。我期望的是有人能寫出翔實的楊先生的傳記來,讓我們切實地認識他,認識他也是認識一個時代“士大夫兼革命者”及其家庭的命運,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係。一個“白虎星照命”的理想主義文學家,在一個非常的革命時代注定是悲劇人物。他晚年的平靜最是心底波瀾涌動的靜水流深,可惜他不願意再說,也沒有力氣再說什麼了,他最終的氣力用於撰寫自傳,可出版時還被做了刪節,使他抱憾。
惟願楊先生走好。

序言

偶然在網上看到董橋先生的一本書,名叫《文字是肉做的》,第一個反應似乎這不應該是董大師的文字,因為這表達法不夠雅致,不符合我讀過的一些他的文字行文邏輯。據說這說法來自“人心是肉做的”。可連我那文盲祖母,打小兒就告訴我“人心都是肉長的”。一個長,一個做,前者聽著自然要雅。但終於不幸地確定董橋先生確有其書後,也就釋然,心想人都是肉做的,還有每篇文字都雅的時候?
但恍惚覺得這句話似曾相識,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我依然想不起。只是不像花兒開在春風裡,倒似有個符咒飄在腦海里。
那天翻譯勞倫斯的文章時突然與《約翰福音》相遇,“太初有道,道成肉身”。喔,the Word was made Flesh,直接翻譯就是“文字做成了肉”。可中文的《聖經》卻翻譯得很雅致,是“道成肉身”。一下子就把那個普通的英文make給虛化了。後來翻譯勞倫斯據此套用的句式,我自然就照貓畫虎,把the Flesh was made Word倒騰成“肉身成道”,而如果我套用董橋的話,也可以翻譯成“肉做成文字”。哈,找到了,根源在這裡,來自《聖經》的英文。當然還是按照我效顰中文《聖經》的譯法叫“肉身成道”好聽。簡單的英文,弄成中文就這么風雅了點兒。或許這就叫翻譯,而“文字是肉做的”該算“轉換”。
撇開這些不說,只說我們煞費苦心編排的那些文字,我們稱之為創作的那些東西,應該是因著自然衝動寫出來的血肉文字,而不是出自職業習慣或為稻粱謀逼著自己“碼”出來的。《約翰福音》開宗明義說:“太初有道,道成肉身。”道是上帝的話,道(Logos)這個詞翻譯成英文後是大寫的“字詞”(Word)。也就是說,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子,是道的體現,但他又是肉身,是聖母聖靈感孕而生的人子,說俗點,是一個joint-venture,他要布道,就得用“本地化”(localization)的語言,於是道-字詞必得通過血肉方得以傳達給塵世,俗人們必須以血肉的感知領會道-字詞,被道的光明照亮內心,從而肉身成道。也就是說字詞是血肉煎熬而成的,我們寫什麼、說什麼,要聽從的是血肉的引領,那字詞才“有血有肉”,才真切。我們所謂的“嘔心瀝血”、“焚膏繼晷”似乎就是這種“肉身成道”的努力,是追求肉身提升的努力。但我總覺得這兩個血肉模糊的詞組還是偏重理智,不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或“心血來潮”之類的說法更貼切,當然最貼切的說法還是“肉身成道”,它是對《約翰福音》的良性補充——The flesh was made Word。
寫作往往是心血來潮的產物,是衝動的產物,更能體現率真的性情。想想,我們寫作是為了什麼,它最初的動機其實不是當什麼作家,也不是靠潤筆養活自己,而是表達自我,表達後有人能看到,最好能知道別人對你敘述的反應,從這種互動中發現自我、完善自我。這個純潔無功利的寫作目的,高科技時代的部落格替我們實現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