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沙口村志

揚州沙口村志

《揚州沙口村志》清揚州市郊區人民政府、政協揚州市郊區委員會、城東鄉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沙口村志
  • 作者:揚州市郊區人民政府、政協揚州市郊區委員會、城東鄉人民政府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02年4月
  • ISBN:962-450-588-8/D·40169
  • 編纂人員:杜道遙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沙口村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經濟建設位居全市前列的明星村。沙口村歷史悠久,秦漢時期這裡是長江古道的曲江段。西漢著名文學家枚乘《七發》一文中所寫的“廣陵曲江觀濤”之盛況,即指這裡。明代嘉靖年間,這裡曾是揚州人民英勇抗擊倭寇的古戰場。清代學者鄭板橋對這裡曾有“十里栽花算種田”的美譽。沙口人世世代代努力建設自己的家園。解放前,他們辛勤種地以維持生計,解放後,他們以種植蔬菜為主,改進栽培技術、改良和引進優良品種、提高蔬菜產量和質量,為服務城市、滿足揚州市民日益提高的吃菜需求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作品目錄

封面
揚州沙口村志
《揚州沙口村志》編纂委員會
圖片
揚州市沙口村地圖
沙口村黨總支、村委會、居委會領導開會研究工作
沙口村黨總支、村委會、居委會駐地
1997年常務副省長俞興德、省常委李明朝視察沙口村
1998年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凌啟鴻在市、區領導陪同下參加曲江小商品市場四期工程開業
橫跨京杭大運河的交通樞紐揚州大橋雄姿(沙口村東境)
開鑿於隋代、孕育揚州唐代經濟與文化空前繁榮的古運河(沙口村西境)
漢魏古曲江遺址(沙口村北部)
橫跨古運河的解放橋與東郊第一大廈——揚州大廈(沙口村西北部)
揚州東郊的標誌——揚州電信局微波塔(沙口村西部)
現代化的沙口村村民居住生活條件
生意紅火的村辦三產企業揚州機電物資交易市場
村辦骨幹工業企業——揚州中瑞製衣廠
沙口村境內的主幹道之——寬廣整潔的文昌東路
沙口國小電腦教室內學生正在上課
沙口幼稚園的孩子們正在遊戲
以專科特色享譽省內外的城東醫院——沙口村村民統籌醫療所在醫院
沙口村農民畫家姜元潮在全國性畫展中獲獎作品之一
清代名將左寶貴衣冠墓(沙口村西北首普哈丁墓園內)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哈丁墓園一沙口村西北首)
目錄
概述
第一章 古曲江遺址
第一節 曲江溯源
第二節 曲江觀濤
第三節 抗倭戰場
第二章 地理環境與交通
第一節 城郊寶地
第二節 水上交通
第三節 陸上交通
第三章 鄉村中崛起的都市
第一節 昔日之城郊
第二節 今日之都市
第四章 村政建置沿革
第一節 清末及民國之村政
第二節 建國後建置之沿變
第五章 黨群組織沿革
第一節 黨的組織
第二節 群團組織
第六章 人口及家族溯源
第一節 人口變化
第二節 姓氏分布
第三節 主要家族
第四節 民族構成
第七章 建國後政事紀要
第一節 土地改革
第二節 農業合作化
第三節 大躍進與人民公社
第四節 社教運動
第五節 農業學大寨
第六節 “文化大革命”
第七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八節 改革開放
第八章 興旺發達的商貿業
第一節 商貿業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欣欣向榮的各類市場
第三節 繁華的商業網路
第四節 項目眾多的服務業
第九章 新興的工業經濟
第一節 傳統的手工加工業
第二節 新興的村組工業
第十章 揚州的老蔬菜生產基地
第一節 糧菜夾種時期
第二節 蔬菜專業村時期
第三節 九十年代末蔬菜生產狀況
第十一章 傳統的花木之村
第一節 十里栽花算種田
第二節 民國時期之林家花苑
第三節 解放後之曲江花園
第十二章 汗水澆灌村榮村譽
第一節 經濟工作的成績與榮譽
第二節 依法治村工作的成績與榮譽
第三節 計畫生育工作的成績與榮譽
第四節 其它方面工作的成績與榮譽
第十三章 村民生活變化
第一節 建國前窮苦貧困
第二節 建國後逐步提高
第三節 改革開放跨入小康
第十四章 教育衛生事業先進村
第一節 私塾教育
第二節 幼兒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成人教育
第五節 醫療衛生事業
第十五章 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
第一節 普哈丁墓園
第二節 左寶貴衣冠墓
第三節 東郊公園
第四節 長生寺
第五節 武靜園
第六節 臥佛寺
第七節 大佛寺
第八節 靈通庵
第九節 東林庵
第十節 都天廟
第十一節 顧成墓
第十二節 林莊唐墓
第十三節 出土古代墓志銘
第十六章 人物留青史
第一節 古代名人
枚乘
普哈丁
顧成
晏銳
朱裒
第二節 軍政人士
朱士俊
楊明榮
王智新
翟保新
葉章林
吳貴長
嵇寶慶
李發清
第三節 地方功臣
王金舉
蔡學成
徐文良
第四節 社會賢達
翟安松
楊順福
李伯青
季開文
林寶珠
姜元潮
仇雪明
楊天如
徐長英
第十七章 歷代詩文選
第一節 歷代詩詞薈萃
第二節 典籍文章摘存
第三節 民間故事輯錄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