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shàn](1686年—1756年),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蘇揚州府興化人,明代狀元宰相李春芳第...
揚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或稱揚州畫派。 在中國畫史上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邊壽民等人...
《揚州八怪傳》收錄古今漢語常用字9200多個。《揚州八怪傳》由丁家桐、朱福編寫。揚州自隋唐以來,即以經濟繁榮而著稱,雖經歷代兵禍破壞,但由於地處要衝,交通...
揚州八怪紀念館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金農故居西方寺內,展廳中陳列有“八怪”書畫,供遊客品賞。另闢金農寄居室復原陳列,展現“八怪”書畫創作生活的歷史氛圍。“揚州...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為揚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舉,五十三年以繪畫召為內廷供奉,因不願受“正統派”畫風束縛而被...
李鱓是“揚州八怪”中的—位。他在康熙五十年中舉以後,曾入宮廷充當畫院供奉,但不久便遭排擠,乾隆三年出任山東滕縣知縣,後又罷官回家,以後常在揚州賣畫。他...
李鱓,中國清代著名畫家,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揚州八怪之一,江蘇省揚州府興化縣(今興化市)人,其宮廷工筆畫造詣頗深,中年始畫風變化,轉入粗筆...
李鱓的《松樹牡丹圖軸》,該作品的畫面上,右下方用大筆觸勾染出幾塊嶙峋之石,...清李鱓松樹牡丹圖軸畫家介紹 編輯 李鱓,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字宗揚,號復...
清代李鱓(shàn)《喜上高枝圖》,該作品作於乾隆二十年,是年作者六十九歲。...在揚州賣畫。為揚州八怪之一。擅畫花卉蟲鳥,初師蔣廷錫,畫法工致;又師高其佩...
《揚州博物館藏揚州八怪書畫集》向讀者展示了揚州博物館藏的揚州八怪書畫作品有162幅,此次收集的作品中,從一個側面呈現出當時文人的情趣飽滿的構圖,清新的情調,...
揚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
《楊州八怪詩歌三百首》是2003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俶成。...... 《揚州八怪詩歌三百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 楊州八怪詩歌三百首...
2016年4月10日,為期40天的“怪而不怪——天津博物館館藏‘揚州八怪’書畫展”在揚州博物館正式開幕。煙花三月下揚州,贈爾春風數筆墨。天津博物館方面稱,此次...
李鱓(1686—1762年),字宗揚,號復堂等。江蘇興化人。為“揚州八怪”之一。畫面左側一叢芭蕉拔地而起,高舒垂蔭。如蓋的綠蔭下幾株薔薇略隱還現,露出粉白微紅...
在揚州,華碞結識了“揚州八怪”中的金農、高翔、李鱓、鄭板橋及另外一些畫家如許濱、李志然等。其中於金農最為知己,兩人常作詩酬贈。華碞屬於揚州畫派,他的...
高其佩“揚州八怪李鱓”之師。其藝術才華出眾,能詩、工畫,他在細絹上所描繪的亭台樓閣、人物、花鳥、魚蟲等等,筆墨精細,設色艷麗,精妙絕倫。他在臨摹了大量的前...
王瑗(王瓊),江蘇高郵人,清代著名女畫家和工藝家,出身名門,書法學習衛夫人,畫學習管道昇,筆法清新秀逸。王瑗為揚州八怪之一李鱓族嫂,李鱓早年向王瑗學習花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