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歷史背景,俾斯麥級,戰艦命名,建造海試,技術特點,艦體動力,火炮系統,火控系統,裝甲防護,性能數據,服役參戰,駛向北海,首次出擊,後續出擊,遇襲重創,“鎢”行動,被炸傾覆,戰艦殘骸,歷任艦長,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
公海艦隊在著名的
日德蘭海戰中讓英國人丟盡臉面。1919年德國戰敗,英國人抓住機會,一舉清除了老對手德國的海上家當,還趁機強迫德國簽署了苛刻的《
凡爾賽和約》(又稱:
凡爾賽條約),並在《和約》中明確規定:戰敗的德國不準再擁有
無畏級戰列艦,僅允許保留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海岸防禦。替代艦必須在被替代艦下水20年後才可動工建造,並規定其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英國企圖通過這個“緊箍咒”讓老對手永不翻身,為自己排除一大憂慮。
20世紀20年代初,在民族復興思想支配下忍受著戰敗恥辱的德國人,看著手中剩下的幾艘不堪使用的陳舊戰列艦,心存不甘,建造新戰列艦的意願愈加強烈。由於《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國人不得不仔細研究怎樣利用和約的規定條件建造新的戰列艦。
德國海軍在條約限制下充分發揮當時的技術優勢,結合德國海軍的戰術需求而精心設計建造了3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德意志級雖然艦型噸位稍小但速度比傳統的戰列艦快,防禦能力和火力又比巡洋艦強,讓對手強的追不上,弱的打不過,是名副其實的一種投機取巧設計。這種設計確實也讓“德意志”級戰列艦在二戰初期的大西洋打出一片“天地”。隨後德國建造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其設計思想延續了“德意志”級的路線,並做了更多改進。在二戰中,“沙恩霍斯特”級仗著航速高、裝甲也夠用的條件,敢於一些英國戰列艦打接觸戰,把“打不過就跑”的戰術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建造標誌著德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建造水平已經開始走向成熟,為“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上場打好了基礎。
俾斯麥級
20世紀30年代初,《
華盛頓海軍條約》即將到期,世界局勢緊張,各國都不打算繼續簽約,並於不久之後一個接一個地拿出新戰列艦建造方案。德國當時雖然已建造“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並有了“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的設計,但這兩級戰列艦都明顯不是各國將來建造是新戰列艦的對手。於是,德國有了建造更大、更強的新戰列艦的構想。
早在1932年,德國人為了使新式戰列艦的數量達到替換所有一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得以留下的老戰列艦的水平,並為對抗蘇聯的造艦計畫,開始對大型戰列艦的設計進行理論研究。1934年,在準備和英國簽訂英德海軍協定的情況下,在設計“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同時,便開始了新一級大型戰列艦的設計準備工作。1935年英德海軍協定簽訂,德國馬上決定建造謀劃已久的大型戰列艦——俾斯麥級戰列艦。
德國人從1935年制定完整計畫並進入設計圖紙的繪製階段。由於政治上沒有太多限制,新戰列艦的設計完全面向實戰。1936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到期,英國提出了續約《
倫敦海軍條約》,
法國、
義大利宣布不再參加。其後原先同意的
日本也拒絕在條約上籤字。就在這一片混亂中,
希特勒宣布德國不再受這類條約規定的限制。在1936年夏天,經過一年設計的“俾斯麥”級戰列艦開始動工建造。
“俾斯麥”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兩艘軍艦。“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設計延續了“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風格,集“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優秀性能之大成。“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設計,目標明確,而且火力、防護力、航速這三大要素都得到了比較好的平衡,是世界戰列艦建造史上最成功的一級艦,連英國首相
邱吉爾也稱“俾斯麥”級戰列艦是造艦史上的一大傑作。
戰艦命名
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德文:Alfred von Tirpitz ,1849年5月10日-1930年3月6日),德意志帝國海軍元帥,德國大洋艦隊之父,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提爾皮茨是一個極有膽魄的人物,他不但決意為德國創建一支真正的遠洋艦隊,而且還希望這樣一支艦隊能與英國皇家海軍相匹敵。德皇
威廉二世對提爾皮茨的膽略和雄心十分欣賞,全力支持他的擴充計畫。這種信賴是如此的深厚,以至於提爾皮茨最後獲得了“永遠的提爾皮茨”這樣一個稱呼。
針對英國的海上霸權,提爾皮茨決心以強大海軍保衛德國海權。他針對英德海軍實力差距提出“風險艦隊”理論。
風險艦隊是德國海軍力量維持在與英國海軍一個固定的較大的比例上。如果英國與德國開戰後即使獲勝,剩餘力量已經不足以維持其海上霸權,這樣與德國開戰就需要冒著局部勝利但全盤失敗的風險。於是德國這支讓英國的戰爭企圖變得極具風險的艦隊就是風險艦隊。提爾皮茨聲稱,新建“這支強大海軍的目的,是要使最偉大的海權國家都不敢向它挑戰,否則就有使自己優勢遭到破壞的危險。“
建造海試
俾斯麥級艦早在1932年代開始摸索設計,原本在《
英德海軍協定》的約束下,英國曾要求德國將該型艦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噸,但德國以其不是
《華盛頓海軍條約》簽字國為由斷然拒絕。
該級艦兩艘:俾斯麥號於1936年7月1日開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並於第二年8月24日服役。
“提爾皮茨”號由德國威廉海軍造船廠建造。1936年11月2日開始在威廉海軍造船廠的2號船台上鋪設龍骨正式開工建造,建造編號為S128。
“提爾皮茨”號於1939年4月1日下水,下水儀式隆重非凡,元首希特勒及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等大批高官參加,並且也效仿“俾斯麥”號,請來了提爾皮茨的女兒法勞·馮·哈塞爾女士參加下水典禮。
“提爾皮茨”號在
舾裝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威廉造船廠不斷被英機轟炸,使得“提爾皮茨”號的舾裝工作受到很大影響,使其服役期推遲了4個月,於1941年2月25日正式服役。1941年3月16日開始到波羅的海進行5個月的測試和訓練。
1941年底,“提爾皮茨”號結束海試。從“俾斯麥”號戰列艦上,英國人深刻體會到“俾斯麥”級戰列艦在海上的巨大威力。“俾斯麥”號沉沒後,英國的注意力一下便集中到“俾斯麥”號的姊妹艦“提爾皮茨”號上,將大批戰列艦和航空母艦調派到蘇格蘭的斯卡帕灣以備隨時出擊“提爾皮茨”號。
1941年5月27日“俾斯麥”號被擊沉後,德國人再也不敢隨便讓“提爾皮茨”號出海,一時間無事可做的“提爾皮茨”號只好到防空力量可靠的基爾以躲避英國飛機的騷擾。就這樣呆了半年,到了1942年,“提爾皮茨”號才開始了它的作戰生涯。
技術特點
艦體動力
“提爾皮茨”號艦體因受
基爾運河水深限制,因此適度加寬艦體減少吃水,長寬比為6.67比1。上層建築比較緊湊,提高了艦體的穩定性。由於這是德國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以後首次建造真正的戰列艦,為了降低風險,保證研製進度,儘量採用現成的技術。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擁有12個高壓華格納鍋爐,兩兩放置在6個
水密隔艙內。主機為3檯布洛姆·福斯
蒸汽輪機,單機最大輸出功率為45400馬力,3台總功率達136,200馬力。每一主機驅動一個螺旋槳,直徑為4.7米。“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的動力系統設計功率為138,000馬力,但實際穩定輸出功率高達150,170馬力,極速輸出功率更是高達163,026馬力,使得“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擁有很高的穩定航速。
火炮系統
“提爾皮茨”號的主炮為4座SK-C34型52倍口徑380毫米雙連裝炮,其主炮理論射速很高,射速為3發/分(註:實戰中遠達不到此水平),這是同期戰列艦的最高水準;主炮塔採用前後對稱呈背負式布局,艦橋前後各布置兩座,射程亦不低於
納爾遜級戰列艦的45倍口徑16英寸主炮,性能在當時很先進。主炮
穿甲彈採用“高初速輕型彈”,在中近交戰距離擁有很好的威力,但存速性能不佳,遠距離交火時炮彈威力下降嚴重。
“提爾皮茨”號設計上的主要缺陷為防空火力不足,因為德國人在高平兩用炮的研製上進展緩慢,因此不得不在“提爾皮茨”號上安裝大量的6英寸副炮及105毫米高炮,占用了很大的甲板空間。而同時期英國人建造的戰列艦上使用了5英寸高平兩用炮,既可以用於水面作戰,亦可用於防空,這樣可以節省空間以安裝更多的高炮。
火控系統
“俾斯麥”級提爾皮茨號戰列艦齊射命中率非常高,精良的火控系統作用巨大。該艦的主炮副炮射擊指揮所在前後桅樓設有兩處。前桅樓頂端安裝有FuMO23型雷達和大型光學測距儀,FuMO23雷達的矩形天線高2米,寬4米,工作頻率為368兆赫,波長約為81厘米,最大作用距離約為25千米。這種雷達性能本來完全能夠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搜尋水面,但德國的雷達設計沒有採用方位顯示器(也就是所說的P型顯示器),僅有距離顯示器,方位依靠天線底座的同步感應器驅動機械方位顯示盤指示,因此這種雷達在對多個目標和曲折的海岸探測時非常繁瑣,方位雷達僅能針對單個的目標才具備清晰的目標舷角關係,因此這種雷達只能用作火控目標指示。81厘米波長測量誤差偏大,但能夠滿足戰列艦在25千米距離上的齊射火控性能。德國海軍也沒有打算把這種雷達用在更複雜的探測場合,只是將天線與10.5米光學測距儀安裝在一起僅僅用於火控。聯合基座能夠旋轉360度,從戰艦最高點環視海面。FuMO23雷達沒有P型方位顯示器的原因之一是德國納粹高官們認為這種裝置過於複雜和奢侈,這是“俾斯麥”號設計上的一個重要缺陷,利用P型顯示器至少能夠了解更複雜的海面態勢。
德國海軍採用兩個這種FuMO23雷達和10.5米測距儀轉塔來進行兩個主要射向的火控。在提爾皮茨號後艦橋上,同樣布置了1部轉塔,通常承擔控制後部主副炮對第二個目標的射擊指揮,或者在前桅樓雷達測距儀轉塔被摧毀時,作為全艦火力的射擊指揮備份。前桅樓柱型裝甲結構一直向下伸延到裝甲甲板下的火控解算艙。後部艦橋正下方的裝甲帶甲板同樣設定了解算艙(所謂的解算艙實際是多炮塔的射擊指揮儀艙)。德國的機電式射擊指揮儀非常龐大和複雜,能夠直接連線主炮塔控制機電氣櫃控制主炮塔,同時解算結果用機電刻度盤顯示在相關指揮艙室。但是其精度和可靠性依舊非常高。除測距儀雷達轉塔安裝了10.5米光學測距儀外,主炮炮塔也安裝了獨立的10.5米測距儀,便於在指揮轉塔失效後,繼續按炮長電話口令進行測距和火控射擊,但此時火控彈著散布要大很多。150毫米副炮炮塔安裝有獨立的6.5米光學測距儀,對空射擊的火控站分別有4處,兩處在主桅樓兩側,有球型防護罩,另兩個沿艦體縱軸線布置在後上層建築頂部,4處對空火控站都裝有4.5米測距儀。按照“俾斯麥”級的防空武器配置,4處火控站能夠指揮對4個目標的對空火力。105毫米高炮有隨動系統,可以分別與相應的火控站連線進行自動控制,而其他中小口徑高炮則只能採用電話和人工操作。150毫米副炮參與對空射擊時由炮塔測距儀或前後雷達測距儀轉塔進行火控,在同時發生交戰的情況下,主副炮都無法騰出轉塔進行對空火控。
火控和射擊組織的原則是儘可能用儘量多的火炮齊射和儘可能快的發射速度,並用儘可能幾率大的射擊方式,而射擊指揮儀則要在儘可能遠的距離上發現目標和完成測距。首輪齊射組織非常重要,對修正具有決定性作用。在40年代炮瞄雷達出現前,主要依靠對齊射的彈著觀察進行諸元修正。一旦確認準確的方位距離,則所有主炮將一同按準確諸元進行齊射。同時航海長也將採用機動,盡力保證這個較為準確的方位距離在至少兩輪齊射內近似不變。
裝甲防護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的裝甲防護沿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面防護”的設計模式,擁有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防護範圍,其主裝甲堡側壁覆蓋了70%的水線長度和56%的舷側高度。此外該艦在實現大防護範圍的同時,依賴大防護範圍提供的空間補償,將主水平裝甲安排在第三層甲板,讓其與主舷側裝甲同時重疊在彈道上,使艦體要害部位的防護也得到了很大強化,超越同期建造的其它戰列艦。
其裝甲防護沿用 “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設計模式(稱為“全面防護”),擁有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防護範圍,其主裝甲堡側壁覆蓋了70%的水線長度和56%的舷側高度,同時裝甲總重量達到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比重,占標準排水量的41.85%。此外該艦在實現大防護尺度的同時,依賴大防護尺度提供的空間補償,將主水平裝甲安排在第三層甲板,讓其與主舷側裝甲同時重疊在彈道上,使艦體要害部位的防護也得到了很大強化,超越同期建造的其它戰列艦。
它的TDS(魚雷防禦系統)設計為抵禦250kg TNT的水下爆破,實際上約可抵禦300kg德國黑希爾烈性炸藥(德國當時使用的制式魚雷/水雷用裝藥,由60%TNT與40%六硝基二苯胺組成,其威力為
TNT的1.07倍,德國的譯文將其誤譯為威力為TNT的1.58倍的
黑索金,結果令“提爾皮茨”號的水下防禦能力憑空增長了至少三分之一。)。此外它的裝甲材料也很優秀,根據戰後美國維吉尼亞海軍基地的測試,俾斯麥級的KCn/A裝甲性能“明顯優於”美國愛荷華級戰列艦的Class-A裝甲,而日本
大和級戰列艦的VH裝甲性能據
信濃號遺留裝甲板測試,美國認為日本的VH裝甲強度比美國戰列艦用於關鍵部位的class-A裝甲板低10%。總的來說俾斯麥級的主炮和裝甲方案很近似一戰時的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不過比起英國的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法國
黎塞留級戰列艦,大部分部位的裝甲厚度相對較不足,次要部位防護則略嫌過剩。
性能數據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參考數據:
基本信息 |
艦種 | 戰列艦 |
艦級 | 俾斯麥級(2號艦) |
動工 | 1936年11月2日 |
下水 | 1939年4月1日 |
服役 | 1941年2月25日 |
結局 | 1944年11月12日被擊沉 |
基本參數 |
標準排水量 | 42,900噸 |
滿載排水量 | 52,900噸(1943年) |
艦體全長 | 253.6米 |
水線長 | 241.7米 |
艦寬 | 36.0米 |
吃水 | 9.1米(標準);9.9米(正常);10.7米(滿載) |
動力系統 | 12座華格納式高壓重油鍋爐;3座布洛姆·福斯式蒸氣渦輪發動機 |
推進方式 | 3軸推進 |
最大穩定功率 | 15,0170匹馬力 |
最大極限功率 | 16,3026匹馬力 |
最高航速 | 30節 |
續航距離 | 8,870海里(19節) |
標準艦員配置 | 2,608人(108名軍官、2500名士兵(1943年)) |
艦載機 | 4架Arado Ar 196水上飛機(設有1台兩端彈射器) |
武器裝備 |
主炮 | 8門380毫米L52 SK-C/34(四座雙聯裝) |
副炮 | 12門150毫米/L55 SK-C/28(六座雙聯裝); 16門105毫米/L65 SK-C/37 / SK-C/33(八座雙聯裝) |
防空火炮 | 16門37毫米/L83 SK-C/30(八座雙聯裝);6門20毫米/L65 MG C/30(單管); 72門20毫米/L65 MG C/38(18座四聯裝) |
魚雷 | 兩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
裝甲防護 |
裝甲側舷 | 145-320毫米 |
上裝甲甲板 | 50-80毫米 |
主裝甲甲板 | 80-120毫米 |
橫向艙壁 | 100-320毫米 |
炮塔 | 130-360毫米 |
炮座 | 340毫米 |
指揮塔 | 350毫米 |
防雷 | 45毫米 |
服役參戰
駛向北海
1942年初,蘇德戰事正酣,英美援蘇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通過北極航線運往蘇聯。希特勒為截斷這一重要的戰略補給線,傾注了海軍的所有力量。德國海軍的大量艦艇被派往挪威,以便隨時出擊北大西洋,截殺北極航線的盟國船隊。“提爾皮茨”號作為當時德國戰鬥力最強的戰艦自然成為派駐挪威的當然選擇。1942年1月,“提爾皮茨”號接到調派挪威的命令。1月23日,“提爾皮茨”號離開基爾,通過基爾運河,駛入北海,北上幾天后進駐挪威海岸中部的特隆赫姆,踏上了和“俾斯麥”號一樣的不歸路。
首次出擊
由於英美北極航線的活動頻繁,“提爾皮茨”號到達特隆赫姆後不久就進行了第一次出擊。3月5日,“提爾皮茨”號和3艘驅逐艦在阿克斯中將的率領下,離港後向熊島海域殺去,企圖切斷盟軍北方航線的PQ-12商船隊QP-8商船隊。1942年3月1日,PQ-12商船隊由冰島啟航,與此同時QP-8也由摩爾曼斯克起航。但在隨後的幾天中,“提爾皮茨”號等水面艦隊僅僅發現了一艘商船並由驅逐艦擊沉,並未發現任何護航艦隊。到了3月9日,“提爾皮茨”號被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勝利號上起飛的偵察機發現,隨後航母起飛戰機對“提爾皮茨”號發動進攻,但沒有成功。“提爾皮茨”號於3月9日進入納爾維克港,並在幾天后返回特隆赫姆。
“提爾皮茨”號的這次出擊大大刺激了英國人。為了避免“提爾皮茨”號像“俾斯麥”號那樣殺入大西洋,邱吉爾派人不惜代價地把法國聖納澤爾的“諾曼第”船塢——法國大西洋沿岸能修理“提爾皮茨”號的船塢——炸了。
後續出擊
“提爾皮茨”號3月的出擊使英美在北極航線的活動有所收斂。但兩個月後,因為蘇德戰場局勢,軍事支援又開始頻繁起來。於是越來越多的德國軍艦跑到挪威來。1942年7月3日清晨,德國艦隊出擊,目標是PQ-17船隊。
PQ-17船隊於1942年6月27日由冰島啟航。當得知“提爾皮茨”號出擊後,海軍部命令商船隊立即解散以規避“提爾皮茨”號攻擊密集的船隊。而這之後,德國的U潛艇以及空軍逐一打擊分散且失去保護的商船隊,造成了12艘商船沉沒。7月5日,當得知護衛傳隊離開後,“提爾皮茨”號受命出擊攻擊商船隊,但由於U潛艇和德國空軍的攻擊之後,英國護航艦隊放棄商船隊,商船隊遭到重創並打散,“提爾皮茨號”失去了出擊的意義回到了港口。
最後,有34艘商船的PQ-17隻有10艘到了蘇聯的摩爾曼斯克,這就是著名的PQ-17悲劇。PQ-17的覆滅使得英美北極航線中止了3個月,導致蘇聯戰場更加惡化。
在其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由於英國人的謹慎,加上德國潛艇的空軍對北極航線的有效阻截,“提爾皮茨”號沒有太多活動,只是在1942年11月~1943年2月間在特隆赫姆進行了一次改裝,加裝了58門20毫米高射炮,之後離開特隆赫姆轉移到阿爾塔灣和“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搭檔。
1943年六七月間,英國人在斯皮爾根島建了一個氣象站,使英國人能準確掌握氣象信息,幫助商船隊通過德軍威脅區。德軍對此大為惱火,決定端掉這個氣象站。9月8日,“提爾皮茨”號和“沙恩霍斯特”號帶著10艘驅逐艦悄悄地駛到斯皮爾根島,用炮彈猛烈攻擊氣象站,然後撒腿就跑。當英艦趕來時,德艦早跑回家了。這次行動是“提爾皮茨”號一生唯一的一次進攻性射擊。
遇襲重創
1943年9月12日,三艘英軍袖珍潛艇“X-5”號、“X-6”號、“X-7”號分別由三艘潛艇拖曳著,悄悄地駛出海軍基地,在預定海域,三艘袖珍潛艇駛向目標區,而潛艇則留在原處,準備隨時援救、接應袖珍潛艇。
三艘袖珍潛艇雖然相繼被擊沉,然而“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也沒能逃脫厄運。隨著兩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提爾皮茨”號戰列艦被震得躍出水面,輪機艙和發電機艙進水,失去了戰鬥力。
德軍本來打算將“提爾皮茨”號拖回德國修理,但經過討論認為此舉太多危險。接替雷德爾元帥時任德國海軍總司令的鄧尼茨元帥命令就地修理“提爾皮茨”號。傷筋動骨需百日治療,“提爾皮茨”號加上心肺之傷足足修了200多天。
在“提爾皮茨”號養傷的200多天裡,戰爭形勢大變。1943年12月25日,“沙恩霍斯特”號被擊沉。“呂佐夫”號、“舍爾海軍上將”號、“希佩爾”號因局勢返回德國。當“提爾皮茨”號傷愈回來時,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已是孤家寡人。“提爾皮茨”號“北方孤獨的女王”的稱號就是這時得來的。
“鎢”行動
1944年4月,“提爾皮茨”號修理完畢並準備實施新的威懾行動。與此同時英軍也開始籌備代號為“鎢”的攻擊行動。行動中英軍動用了海軍航空兵使用艦載飛機對“提爾皮茨”號進行轟炸,所組成的艦隊包括2艘戰列艦、2艘攻擊航母、5艘護航航母、2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以及兩艘油輪。為了隱蔽此項行動,英國不斷發送虛假的無線電信息以迷惑德國的監聽系統。4月2日,空襲行動比預定早整1天開始,這時候“提爾皮茨”號正在準備下一次出航。
早晨5時整個空襲開始,空襲行動包括2批次由戰鬥機保護搭載各種武器的梭魚式魚雷轟炸機,搭載包括反潛炸彈(即使在目標附近的水上爆炸也會對目標產生破壞)、穿甲彈(用於擊穿甲板裝甲)、小型炸彈(用於炸毀艦橋)以及普通高爆炸彈。由於德軍準備倉促同時缺乏防空武器和有效的組織,整個空襲中英軍幾乎沒有受到有效的威脅。一些戰鬥機甚至用機槍直接掃射甲板。到了上午8時,皇家海軍的飛機歸航,這次行動僅僅損失了3架飛機。相比而言“提爾皮茨”號上122名船員陣亡,300人以上受傷,但船體和上層建築並未受到致命打擊,戰艦的裝甲沒有被擊穿。無論如何這次行動對於英軍是意義重大的,同時也導致了“提爾皮茨”號必須延遲2個月進行維修。在此次戰鬥後,艦長邁耶上校由於傷勢不輕,不得不離任由榮格上校接任。
被炸傾覆
1944年,在挪威的“提爾皮茨”號皇家空軍和美國空軍曾提出了數套方案轟炸“提爾皮茨”號,方案中涉及了使用蚊式戰鬥轟炸機,德森蘭式水上飛機以及B-17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等遠程轟炸機。但這些計畫都沒有付諸實施。
之後皇家空軍進行了三次行動攻擊“提爾皮茨”號。第一次是“掃雷器”行動。1944年9月15日,皇家紅軍第617中隊和第9中隊的蘭卡斯特式飛機,每架攜帶5噸巴恩斯沃里斯型高腳櫃炸彈,以及5000磅實驗性“喬尼沃克”水下水雷,從蘇聯阿爾漢格斯臨時空軍基地起飛襲擊提爾皮茨。轟炸時,儘管“提爾皮茨”號被煙幕彈的煙幕保護,但仍然遭受了一發由第九中隊的投擲炸彈並使其喪失了出航的能力,北極航線暫時遠離了“提爾皮茨”號的威脅。德國報告稱:“這(指‘掃雷器’行動)最終讓海軍總司令確定“提爾皮茨”號不可能再修復並出海行動。”但當時盟軍並不知道這個情況,並認為“提爾皮茨”號仍可能修復,於是決定繼續進行攻擊行動。
到了10月,由於“提爾皮茨”號不再認為是主力艦,她移動到更南部的特羅姆賽,作為浮動火炮陣地並等待盟軍進攻挪威。但與此同時,“提爾皮茨”號也已經進入了駐紮蘇格蘭的皇家空軍的航程以內。
10月28日,“掃除”行動展開。蘭卡斯特式飛機群由蘇格蘭起飛,攜帶高腳櫃炸彈襲擊“提爾皮茨”號。當轟炸機群到達預定位置後,烏雲掩蓋了提爾皮茨,這次轟炸僅有一發炸彈炸中了“提爾皮茨”號的傳動軸旁邊的海上,其他炸彈全部脫靶。
1944年11月12日,
英國皇家空軍第617中隊以及第九中隊的
蘭開斯特式轟炸機攜帶“高腳杯”炸彈,由
蘇格蘭起飛,開始他們的第三次行動-“問答集行動”,這一次德軍沒有使用煙幕彈。戰鬥中三發“高腳杯”炸彈命中“提爾皮茨”號,一發擦炮塔防盾而過,沒有造成致命傷,但另外兩枚炸彈洞穿“提爾皮茨”號的裝甲並造成了一個兩百英寸的大洞。隨後炸彈爆炸引發在艦內大火引爆了彈藥庫並炸斷了C號炮塔。
1944年11月12日9時45分,榮格上校下令棄艦。9時52分,“提爾皮茨”號左傾135度,倒扣在水中。至此,“提爾皮茨”號宣告覆滅。“提爾皮茨”號傾覆在挪威特羅姆塞以西4海里的林根峽灣哈依島南側海域,德艦有902人隨艦沉沒。
戰艦殘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提爾皮茨”號的殘骸被變賣並由
挪威人的公司就地解體,整個船被切成無數塊並被拉走。但是尚有一塊艦艏留在原地。戰艦的發電機則被拆下來用於建立了一個臨時發電站為一個在特羅姆賽附近的漁業工廠供電。在傾覆地點旁邊的海灘上有一個“人造湖”——一發脫靶的高腳櫃重磅炸彈的彈坑。眼下部分“提爾皮茨”號的裝甲板被挪威公路管理部門用於作為公路施工時使用的臨時路的金屬板。還有一發較大的裝甲殘片被存放在了位於漢普郡戈斯波特的皇家海軍博物館中。
歷任艦長
海軍上校 Friedrich Carl Topp, 1941年2月15日~1941年2月25日
海軍上校 Friedrich Carl Topp, 1941年2月25日~1943年2月24日
海軍上校 Hans Karl Meyer, 1943年2月24日~1944年5月1日
海軍上校 Wolf Junge, 1944年5月1日~1944年11月4日
海軍上校 Robert Weber, 1944年11月4日~1944年11月12日(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