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掇

提掇

提掇,拼音是tí duō,漢語詞語,意思是.提攜,挈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提掇
  • 拼音:tí duō
  • 解釋:提拉
  • 注音:ㄊㄧˊ ㄊㄧˊ ㄊㄧˊ
解釋,出處,

解釋

  1. 提拉。
  2. 提攜,挈帶。
  3. 提出。
  4. 提起,振作。
  5. 整飭。

出處

壇經·行由品》:“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踏殘紅軟襯著鞋兒去。再提掇綺羅衣袂,重整頓珠翠冠梳。”
朱子語類》卷四四:“平日須提掇精神,莫令頹塌放倒,方可看得義理分明。”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若誠意之說,自是聖門教人用功第一義,但近世學者,乃做第二義看,故稍與提掇緊要出來,非鄙人所能持倡也。”
明·李贄 《史閣敘述》:“故夫子又於六五之象復提掇而申明之曰:‘乾父用譽,承以德也。’”
明·高明《琵琶記·義倉賑濟》:“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污泥中。”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妾看君決非庸下之人,妾也不甘久處風塵,但得君一舉成名,提掇了妾身出去,相隨終身。”
元·無名氏《桃花女》第二折:“我勸你所作依公莫太過,投至得到我根前問個定奪,討個提掇,決個死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