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學(第2版)

推拿手法學(第2版)

《推拿手法學(第2版)》是2019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智斌、陸萍,本書編制了以掃描二維碼作為本課程學習的輔助模式,包含教學視頻、學習課件、課後習題和溝通交流平台等板塊,這是出版融合發展方面的積極創新,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和練習,推動傳統推拿手法課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推拿手法學(第2版) 
  • 作者:劉智斌、陸萍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478449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教材內容包括:緒論,介紹推拿手法學的定義、內容、課程目標以及學習方法;第一章為推拿手法學的發展簡史,介紹手法的起源、手法體系的發展源流;第二章為推拿手法學基礎,包括推拿手法的定義、命名、分類、補瀉、作用及機制、操作的技術要求、操作一般注意事項、適應證和禁忌證、推拿異常情況預防和處理、推拿介質和膏摩方等;第三章為基本手法,介紹傳統的七大類基本手法,增加了推揉法、搓揉法等手法,調整了擺動類手法的結構;第四章為小兒推拿手法,包括單式手法和複式手法;第五章為推拿手法人體操作,詳細的介紹了手法在人體各部位的操作方法,以期使學生通過推拿手法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六章為刮痧與熱敷療法,第七章為推拿手法的現代研究。同時,編制了以掃描二維碼作為本課程學習的輔助模式,包含教學視頻、學習課件、課後習題和溝通交流平台等板塊,這是出版融合發展方面的積極創新,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和練習,推動傳統推拿手法課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圖書目錄

緒論1一、推拿手法學的定義 / 1
二、推拿手法學的內容 / 1
三、推拿手法學的課程目標 / 3
四、推拿手法學的學習方法 / 3
章推拿手法學的發展簡史6
節推拿手法的起源/ 6
第二節推拿手法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7
一、秦以前 / 7
二、秦漢三國時期 / 8
三、隋唐時期 / 10
四、宋金元時期 / 12
五、明清時期 / 13
六、近現代 / 17
第二章推拿手法學基礎23
節推拿手法的定義/ 23
第二節推拿手法的命名/ 23
第三節推拿手法的分類/ 24
第四節推拿手法的補瀉/ 25
第五節推拿手法的作用及機制/ 25
一、調節筋骨的作用及機制 / 26
二、調節臟腑的作用及機制 / 27
三、其他作用及機制 / 28
第六節推拿手法操作的技術要求/ 29
一、松解類手法 / 29
二、整復類手法 / 30
第七節推拿手法操作的一般注意事項/ 31
一、體位的選擇 / 31
二、手法刺激強度的把握 / 31
三、手法操作過程中的施力原則 / 32
四、手法的變化和銜接 / 32
第八節推拿手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32
一、適應證 / 32
二、禁忌證 / 33
第九節推拿異常情況預防和處理/ 33
一、瘀斑 / 34
二、暈厥 / 34
三、骨折 / 34
四、疼痛 / 35
五、皮膚破損 / 35
六、內科意外 / 35
第十節推拿介質/ 35
[附]膏摩方 / 38
第三章基本手法40
節擺動類手法/ 40
一、一指禪推法 / 40
[附1]纏法 / 42
[附2]跪推法 / 42
二、一指禪偏鋒推法 / 42
三、法 / 43
[附]加壓法 / 46
四、揉法 / 46
[附]勾揉法 / 49
五、擺動類手法小結 / 49
六、擺動類手法文獻輯錄 / 49
第二節摩擦類手法/ 50
一、推法 / 50
二、擦法 / 52
三、摩法 / 54
四、抹法 / 55
五、摩擦類手法小結 / 56
六、摩擦類手法文獻輯錄 / 57
第三節振動類手法/ 57
一、振法 / 57
二、抖法 / 58
三、振動類手法小結 / 60
四、振動類手法文獻輯錄 / 60
第四節擠壓類手法/ 61
一、按法 / 61
[附]指壓法 / 62
二、點法 / 63
[附]掐法 / 64
三、捏法 / 64
四、拿法 / 65
[附]抓法 / 66
五、撥法 / 66
六、捻法 / 67
七、插法 / 68
八、擠壓類手法小結 / 68
九、擠壓類手法文獻輯錄 / 69
第五節叩擊類手法/ 70
一、拍法 / 70
二、擊法 / 71
[附]啄法 / 73
三、彈法 / 73
四、叩擊類手法小結 / 74
五、叩擊類手法文獻輯錄 / 74
第六節運動關節類手法/ 75
一、拔伸法 / 75
[附]勒法 / 78
二、搖法 / 79
三、屈伸法 / 82
四、背法 / 84
五、扳法 / 85
六、運動關節類手法小結 / 91
七、運動關節類手法文獻輯錄 / 92
第七節複合手法與特殊手法/ 92
一、推摩法 / 92
二、推揉法 / 93
三、搓揉法 / 94
四、拿揉法 / 94
五、按揉法 / 95
六、推撥法 / 96
七、捏脊法 / 97
八、牽抖法 / 98
九、掃散法 / 98
十、複合手法和特殊手法小結 / 99
十一、複合手法和特殊手法文獻輯錄 / 99
第四章小兒推拿手法101
節單式手法/ 101
一、推法 / 101
二、運法 / 103
三、掐法 / 103
四、搗法 / 104
五、刮法 / 105
第二節複式手法/ 106
一、黃蜂入洞 / 106
二、黃蜂出洞 / 107
三、開璇璣 / 107
四、按弦走搓摩 / 109
五、打馬過天河 / 110
六、運土入水 / 110
七、運水入土 / 111
八、水底撈月 / 112
九、猿猴摘果 / 112
十、赤鳳點頭 / 113
十一、總收法(按肩井法) / 114
第五章推拿手法人體操作115
節頭面部操作/ 115
一、頭部 / 115
二、面部 / 116
第二節肩與上肢部操作/ 118
一、肩部 / 118
二、上肢部 / 119
第三節頸項部操作/ 121
一、俯臥位 / 121
二、坐位 / 123
第四節胸腹部操作/ 125
一、胸部 / 125
二、腹部 / 127
第五節背腰骶部操作/ 130
一、俯臥位 / 130
二、側臥位 / 136
第六節下肢部操作/ 137
一、俯臥位 / 137
二、仰臥位 / 140
第六章刮痧與熱敷143
節刮痧療法/ 143
一、概述 / 143
二、操作 / 145
三、常用手法及分類 / 146
四、適應證、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 148
五、現代研究進展 / 149
第二節熱敷療法/ 153
一、概述 / 153
二、操作 / 153
三、適應證、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 155
四、常用藥物 / 155
五、常用組方 / 156
六、作用機制 / 156
第七章推拿手法的現代研究158
節推拿手法基礎研究/ 158
一、量化標準化研究 / 158
二、生物學效應及機制研究 / 160
第二節推拿手法臨床研究/ 162
一、對運動系統的影響 / 162
二、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 162
三、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 163
四、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 163
五、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 163
六、對生殖泌尿系統的影響 / 164
七、對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影響 / 164

作者簡介

主編劉智斌,陝西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立法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陝西省針灸學會會長等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為針灸推拿基礎和脊柱病、老年病的臨床研究。陸萍,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教研室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