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編著的《探究微妙的聲光電》選取的內容包括:經典力學、光學、聲學、熱學、電學及磁學等物理學的基本內容。每部分內容從基礎入手,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地解說基本的科學原理和最新的物理知識,不再乏味、不再費解,輕鬆步入神奇有趣、絢麗多姿的科學世界。《探究微妙的聲光電》還配有精美的插圖,每小節的知識點和延伸閱讀不僅有助於讀者朋友加深了解這一小節的知識,更能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基本介紹
- 書名:探究微妙的聲光電/物理能量轉換世界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頁數:184頁
- 開本:16
- 作者:吳波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431038X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想像力,而物理這門科學正為人類的好奇心與想像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和廣闊的探索空間。為了讓朋友們更好地了解物理世界的微妙,吳波編寫了《探究微妙的聲光電》一書,用淺明的文字講述人們喜愛的各種物理知識,以期達到幫助讀者認識、了解物理學中的更多知識。
圖書目錄
走進經典力學的世界
“不和”的孿生兄弟
拔河勝利的玄機
無所不在的阻力
壓力與“抗壓”妙方
認識慣性
質量和重量一樣嗎
穩度和重心的關係
力與圓周運動
奇妙的失重現象
用途廣泛的表面張力
浮力與密度
單擺運動與計時器的發展
神奇的光
光的折射
陽光的秘密
雙折射與折射率
光的反射
光全反射的認識
特殊燈的光學原理
光線能彎曲嗎
肥皂泡中的光學知識
有趣的圓盤衍射
探究“峨眉寶光”的成因
顯微鏡的原理
為什麼在水裡看不清東西
“負後像”是怎么回事
特殊的光——雷射
眼睛看到的物體是倒立的嗎
大有作為的三基色
美妙的聲音
“聽聲辨音”有道理嗎
音調的奧秘
共振與音樂
可怕的聲障
人類的好朋友:超音波
功能強大的聲吶
前景廣闊的次聲
熱學大視野
熱是怎樣傳導的
冰棍冒“氣”的奧秘
顏色與熱有什麼關係
溫度脹縮的妙用
燙不破的茶杯
冰屋子能住嗎
溫度高的水先結冰還是溫度低的水先結冰
紅外電視——監視火情的哨兵
電與磁的奧秘
頭髮為何直立
大自然的放電現象
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
電流通過導體能做什麼
指南針揭示的奧秘
電磁感應的套用
揭開變壓器的面紗
“不和”的孿生兄弟
拔河勝利的玄機
無所不在的阻力
壓力與“抗壓”妙方
認識慣性
質量和重量一樣嗎
穩度和重心的關係
力與圓周運動
奇妙的失重現象
用途廣泛的表面張力
浮力與密度
單擺運動與計時器的發展
神奇的光
光的折射
陽光的秘密
雙折射與折射率
光的反射
光全反射的認識
特殊燈的光學原理
光線能彎曲嗎
肥皂泡中的光學知識
有趣的圓盤衍射
探究“峨眉寶光”的成因
顯微鏡的原理
為什麼在水裡看不清東西
“負後像”是怎么回事
特殊的光——雷射
眼睛看到的物體是倒立的嗎
大有作為的三基色
美妙的聲音
“聽聲辨音”有道理嗎
音調的奧秘
共振與音樂
可怕的聲障
人類的好朋友:超音波
功能強大的聲吶
前景廣闊的次聲
熱學大視野
熱是怎樣傳導的
冰棍冒“氣”的奧秘
顏色與熱有什麼關係
溫度脹縮的妙用
燙不破的茶杯
冰屋子能住嗎
溫度高的水先結冰還是溫度低的水先結冰
紅外電視——監視火情的哨兵
電與磁的奧秘
頭髮為何直立
大自然的放電現象
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
電流通過導體能做什麼
指南針揭示的奧秘
電磁感應的套用
揭開變壓器的面紗
文摘
經典力學,是研究通常大小的物體在受力下的形變,以及速度遠低於光速的運動過程的一門自然科學。
我們這裡所指的力,是物質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它能夠引起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靜止和運動狀態不變,則意味著各作用力在某種意義上的平衡。狀態的改變,則必然有力的作用。因此,經典力學可以說是研究力和機械運動的科學。
經典力學,是物理學、天文學和許多工程學的基礎,機械、建築、太空飛行器和艦船等的合理設計都必須以經典力學為基本依據。在經典力學世界:里,有著許許多多的奧妙在等著我們探索。
別猶豫了,馬上走進這神奇的經典力學世界去遨遊吧!
“不和”的孿生兄弟
我如果問你:汽車向前行駛是誰推動的?你一定會說:“靠發動機啊!”不錯,發動機可以帶動車輪轉動,車輪一轉汽車便跑起來,這似乎是毫無問題的。
我再問你,如果汽車陷在淤泥或者沙坑裡,車輪照樣轉動為什麼汽車卻不向前進呢?輪子不是在轉動嗎?可見,汽車前進的功勞不能只歸功於發動機,還和路面有關係。下面的小實驗可以說明這個道理。
找一塊大約1米長的三合板,把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下邊墊上幾根圓柱形鉛筆,讓木板和桌面之間的摩擦力越小越好。再找一輛帶電池的玩具小汽車,讓它在木板上行駛。當小汽車前進的時候,木板後退了。
如果沒有玩具小汽車,也可以用一個線軸和橡皮筋、小木棍(冰棍的木芯就可以)自製一個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輪。用這種線軸車做這個實驗,三合板可以改用硬紙板。先旋轉小木棍把橡皮筋擰緊,然後放到硬紙扳上,注意讓木棍一頭頂著“地板”,小車就會前進了。
這個實驗說明,汽車所以能夠前進,和汽車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有關係。汽車輪子一轉,由於摩擦力的作用,車輪便給了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這個作用力作用在路面。與此同時,路面也產生了一個反作用力,作用在車輪上,方向向前,使汽車向前運動。淤泥或沙坑不能給車輪以足夠的反作用力,所以汽車輪子陷進淤泥或沙坑,汽車便不能前進了。 走路,也是靠地面的反作用力。腳向後蹬的力量越大,人就走得越快。運動場上的短跑運動員在起跑的時候,為了得到較大的反作用力,常使用起跑器,起跑器能給運動員較大的反作用力使運動員像箭一樣地衝出去。
力是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一定要有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才有力出現。甲物體作用於乙物體,乙物體也同時作用於甲物體,我們分別稱它們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兩個力必定同時出現,誰也不能單獨存在,有作用力必定有反作用力。
找兩個軟木塞,再找一根鐵針和一隻磁針,把磁針和鐵針分別插在軟木塞上,讓它們同時浮在水面上,叫磁針去吸鐵針。結果怎樣呢?不僅鐵針在向磁’針靠攏,磁針也同時向鐵針靠攏。可見鐵針也在吸引磁針。
你也許會說浮力沒有反作用力,下面的幾個實驗會使你確信,浮力也有反作用力。
在天平的左盤上放上一杯水,杯外放一塊木頭魚(或一個木塊)。天平的右盤上放上合適的砝碼,使天平恰好平衡。想一想,如果把木頭魚放進杯子裡,天平是不是還平衡?
在做這個實驗之前,有的同學會認為,天平不再平衡了,木魚在水中要受到水給它的浮力,魚的重量被浮力抵消了,不再壓在天平的盤上了,放砝碼的盤子要下降。也有的同學會認為,天平仍然應當是平衡的,因為把木魚放進水杯前後,左盤內的總重量沒變。
到底哪種說法對呢?你不妨試一試。
實驗的結果你會發現,把木魚放到杯子裡以後,天平仍然是平衡的。
那么,是不是後一種說法對呢?其實,後一種說法只說對了結果,而沒有把理由說完全。木魚漂在水裡是因為受到浮力,木魚的重量確實是被浮力抵消了。問題是,木魚受到浮力作用的同時會對水產生一個反作用力,這就是浮力的反作用力。它的大小和木魚的重量相等,壓在水上,水又把這個力傳給天平,因此,前後兩次天平左盤受到向下的力沒有變化。這說明,浮力也有反作用力。我們再做一個實驗。
把一個重物用繩子拴好,然後用手捏著繩子頭放到平衡好的天平左盤的水杯里,重物不要碰著杯底。原來平衡的天平居然不平衡了。
令人費解的是,手始終是提著重物的。為什麼天平還失去平衡呢?看來,這不是重力引起的。經過一番思索,你會想出,是浮力的反作用力使天平失去平衡。
再做一個實驗:
在天平兩邊的盤子裡各放一杯水,天平正好平衡。現在有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鐵塊,用線拴好後用手捏著繩子頭,把它們分別浸沒在兩杯水中,但都不放到杯底,問天平是否平衡?
甲同學認為:“天平還是平衡的,因為兩邊的總重量都相等。”
乙同學認為:“天平不平衡了,因為銅的密度比鐵大,所以同樣質量的鐵塊比銅塊體積大,浸沒在水裡,鐵受的浮力大,因此它給水的反作用力也大,所以鐵那邊應當下降。”
實驗的結果,也證實了鐵塊那邊將下降。乙同學說對了,可以看出,浮力確實有反作用力。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就好像是一對孿生兄弟一樣。它倆一同產生,一同消失,絕不能單獨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親密無間,宛如一對孿生兄弟,但偏偏又是兩個對頭。
首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住在一起。你看:磁鐵吸鐵的作用力作用在鐵塊上,而鐵吸磁鐵的反作用力則作用在磁鐵上;在碗邊磕雞蛋的時候,雞蛋的作用力作用在瓷碗邊上,瓷碗邊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雞蛋殼上;水的浮力作用在木塊上,木塊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水中。
P1-3
我們這裡所指的力,是物質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它能夠引起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靜止和運動狀態不變,則意味著各作用力在某種意義上的平衡。狀態的改變,則必然有力的作用。因此,經典力學可以說是研究力和機械運動的科學。
經典力學,是物理學、天文學和許多工程學的基礎,機械、建築、太空飛行器和艦船等的合理設計都必須以經典力學為基本依據。在經典力學世界:里,有著許許多多的奧妙在等著我們探索。
別猶豫了,馬上走進這神奇的經典力學世界去遨遊吧!
“不和”的孿生兄弟
我如果問你:汽車向前行駛是誰推動的?你一定會說:“靠發動機啊!”不錯,發動機可以帶動車輪轉動,車輪一轉汽車便跑起來,這似乎是毫無問題的。
我再問你,如果汽車陷在淤泥或者沙坑裡,車輪照樣轉動為什麼汽車卻不向前進呢?輪子不是在轉動嗎?可見,汽車前進的功勞不能只歸功於發動機,還和路面有關係。下面的小實驗可以說明這個道理。
找一塊大約1米長的三合板,把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下邊墊上幾根圓柱形鉛筆,讓木板和桌面之間的摩擦力越小越好。再找一輛帶電池的玩具小汽車,讓它在木板上行駛。當小汽車前進的時候,木板後退了。
如果沒有玩具小汽車,也可以用一個線軸和橡皮筋、小木棍(冰棍的木芯就可以)自製一個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輪。用這種線軸車做這個實驗,三合板可以改用硬紙板。先旋轉小木棍把橡皮筋擰緊,然後放到硬紙扳上,注意讓木棍一頭頂著“地板”,小車就會前進了。
這個實驗說明,汽車所以能夠前進,和汽車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有關係。汽車輪子一轉,由於摩擦力的作用,車輪便給了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這個作用力作用在路面。與此同時,路面也產生了一個反作用力,作用在車輪上,方向向前,使汽車向前運動。淤泥或沙坑不能給車輪以足夠的反作用力,所以汽車輪子陷進淤泥或沙坑,汽車便不能前進了。 走路,也是靠地面的反作用力。腳向後蹬的力量越大,人就走得越快。運動場上的短跑運動員在起跑的時候,為了得到較大的反作用力,常使用起跑器,起跑器能給運動員較大的反作用力使運動員像箭一樣地衝出去。
力是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一定要有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才有力出現。甲物體作用於乙物體,乙物體也同時作用於甲物體,我們分別稱它們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兩個力必定同時出現,誰也不能單獨存在,有作用力必定有反作用力。
找兩個軟木塞,再找一根鐵針和一隻磁針,把磁針和鐵針分別插在軟木塞上,讓它們同時浮在水面上,叫磁針去吸鐵針。結果怎樣呢?不僅鐵針在向磁’針靠攏,磁針也同時向鐵針靠攏。可見鐵針也在吸引磁針。
你也許會說浮力沒有反作用力,下面的幾個實驗會使你確信,浮力也有反作用力。
在天平的左盤上放上一杯水,杯外放一塊木頭魚(或一個木塊)。天平的右盤上放上合適的砝碼,使天平恰好平衡。想一想,如果把木頭魚放進杯子裡,天平是不是還平衡?
在做這個實驗之前,有的同學會認為,天平不再平衡了,木魚在水中要受到水給它的浮力,魚的重量被浮力抵消了,不再壓在天平的盤上了,放砝碼的盤子要下降。也有的同學會認為,天平仍然應當是平衡的,因為把木魚放進水杯前後,左盤內的總重量沒變。
到底哪種說法對呢?你不妨試一試。
實驗的結果你會發現,把木魚放到杯子裡以後,天平仍然是平衡的。
那么,是不是後一種說法對呢?其實,後一種說法只說對了結果,而沒有把理由說完全。木魚漂在水裡是因為受到浮力,木魚的重量確實是被浮力抵消了。問題是,木魚受到浮力作用的同時會對水產生一個反作用力,這就是浮力的反作用力。它的大小和木魚的重量相等,壓在水上,水又把這個力傳給天平,因此,前後兩次天平左盤受到向下的力沒有變化。這說明,浮力也有反作用力。我們再做一個實驗。
把一個重物用繩子拴好,然後用手捏著繩子頭放到平衡好的天平左盤的水杯里,重物不要碰著杯底。原來平衡的天平居然不平衡了。
令人費解的是,手始終是提著重物的。為什麼天平還失去平衡呢?看來,這不是重力引起的。經過一番思索,你會想出,是浮力的反作用力使天平失去平衡。
再做一個實驗:
在天平兩邊的盤子裡各放一杯水,天平正好平衡。現在有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鐵塊,用線拴好後用手捏著繩子頭,把它們分別浸沒在兩杯水中,但都不放到杯底,問天平是否平衡?
甲同學認為:“天平還是平衡的,因為兩邊的總重量都相等。”
乙同學認為:“天平不平衡了,因為銅的密度比鐵大,所以同樣質量的鐵塊比銅塊體積大,浸沒在水裡,鐵受的浮力大,因此它給水的反作用力也大,所以鐵那邊應當下降。”
實驗的結果,也證實了鐵塊那邊將下降。乙同學說對了,可以看出,浮力確實有反作用力。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就好像是一對孿生兄弟一樣。它倆一同產生,一同消失,絕不能單獨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親密無間,宛如一對孿生兄弟,但偏偏又是兩個對頭。
首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住在一起。你看:磁鐵吸鐵的作用力作用在鐵塊上,而鐵吸磁鐵的反作用力則作用在磁鐵上;在碗邊磕雞蛋的時候,雞蛋的作用力作用在瓷碗邊上,瓷碗邊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雞蛋殼上;水的浮力作用在木塊上,木塊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水中。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