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土場植被恢復土壤與植被互動影響動態模擬

《排土場植被恢復土壤與植被互動影響動態模擬》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陳英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排土場植被恢復土壤與植被互動影響動態模擬
  • 依託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 項目負責人:陳英義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全國礦產資源規劃(08-15)中提到要加大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問題,排土場植被恢復是焦點之一。文獻表明: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的理化性質和植被的生長有著密切的相互影響關係。.項目以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排土場為基地,以03-08年對試驗區內不同恢復模式、植物類型、恢復年限以及對應的土壤環境因子和植被生長狀況調查數據和近30年的遙感數據為基礎,分析和確定土壤(理化屬性)和植被生長狀況特徵指標。.採用多元對數回歸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土層厚度、土壤容重和土壤肥力主要指標)和植物(NDVI、植被覆蓋度、土壤亮度、綠度)特徵指標的相互影響關係,採用耦合動力學原理建立土壤和植被特徵指標互動影響模型。採用GIS平台,研製排土場土壤和植被特徵指標的互動影響動態影響原型系統。.該研究結果,爭取在植被恢復土壤與植被互動演替建模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化土壤和植被演替的機理研究,提高恢復效果,加快恢復速度。

結題摘要

以研究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和植被相互影響關係,課題組開展了以“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排土場”為研究對象的土壤與植被數據信息獲取、與分析方法研究。 (1)研究了2003-2008年間的排土場土壤、植被等特徵指標數據規律及其相關性(Guo Xiangyun, etc., 2010)。根據分析結果,固定了36個採樣區,共採集了182個土樣、126個植被樣本,獲得了土壤有機質、土層厚度、土壤水分、土壤電導率、土壤肥力指標、植被生物量、樹高、小氣候(風速、風向、空氣溫濕度)等基礎數據。 (2)基於研究區的Spots、QB、IKnos和landsat遙感影像,構建了最佳回歸模型反演植被覆蓋度的方法(Zou Xiaochen, etc., 2010);發明了一套針對Landsat TM 遙感數據源的地面實測植被覆蓋度及處理計算方法(發明專利ZL201010137835.3);基於歸一化植被指數、植被覆蓋度、土壤亮度、土壤綠度等4種植被指數,研究了排土場植被生物量估算方法(Zhu Xiang, etc., 2011)。生成了研究區DEM、土壤各指標、植被蓋度、植物生物量、地形等專題圖。 (3)研究分析了排土場植被恢復土壤、植被等特徵指標時空變化規律及空間異質性(Guo Xiangyun, etc., 2010)。採用地統計學、景觀生態學理論,提出了露天煤礦排土場植被恢復過程中的植被指數空間狀況、土壤養分空間分布狀況,以及植被指數與土壤、地形因子在不同尺度上的相關關係分析方法(發明專利:ZL201010120312.8)。 (4)為揭示排土場生態系統植被變化對生態環境的調節規律和研究成果的實用性,提出了植被恢復後效果評價方法(Chen Yingyi etc., 2012)。研製了具有採集和遙感信息提取植被蓋度、植被生物量、地形信息等功能的採集設備和信息系統(軟體著作權 2010SRBJ5371,2011SRBJ4406,2010SRBJ3986,2010SRBJ3987)。集成了排土場土壤溫濕度、小氣候、植被視頻等參數的遠程動態監測平台(Chen Yingyi, etc., 2011)。課題組試探性的開展了基於虛擬地理環境的排土場植被恢復場景建模技術(Ma JunCheng. 2012)。 共發表論文8篇,收錄待發表1篇,獲得專利2項,獲得軟體著作權4項,培養博士2人,碩士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