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實施方案

《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實施方案》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戰略部署和《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結合實際制定的方案。由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1年12月12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實施方案
  • 印發機關: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印發日期:2021年12月12日
  • 發文字號:甘政辦發〔2021〕110號
印發信息,方案全文,

印發信息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實施方案的通知
甘政辦發〔2021〕110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中央在甘各單位:
《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2月12日          

方案全文

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戰略部署和《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按照“上下聯動、同題共答、主動謀劃、成果共享”的思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人才為根本、區域協同合作、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的玉米種業創新體系,全力破解河西地區玉米種子繁育難題,把河西走廊打造成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玉米種子繁育加工基地。
(二)基本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破。聯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研發力量,共同開展種質資源鑑定與評價、優異種質創製和重大品種選育等技術攻關,努力突破玉米繁育制種關鍵技術瓶頸,補齊種業發展短板。
堅持品牌引領、品質至上。以高質量玉米種子生產為核心,推進玉米繁育制種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和機械化,完善區域公用品牌管理機制,打造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為核心的甘肅玉米種業新格局。
堅持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重點支持基礎性、公益性項目建設。強化重點項目引領,按照市場主導原則,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加強金融支持,鼓勵上市公司再融資,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
堅持最佳化提升、完善體系。加強種質資源保護、育種技術創新、品種測試和繁種體系化建設,促進商業化育種平台發展,推動玉米產業由單純制種向全產業鏈轉變,加快構建現代種業體系。
(三)發展目標。
堅持“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條、聚集群”,採取財政投入、項目整合、企業主體、多方協同等方式,建立種質資源保護與鑑定、良種繁育、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品牌行銷、金融保險支持的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育繁推體系,顯著提升甘肅種業在全國的地位。到2025年,引進玉米優異種質資源200份以上,創製玉米優異新種質200份,選育突破性玉米新品種20—30個,培育國內前十強種業企業2—3家,玉米制種面積穩定在140萬畝以上,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20億元以上,省內自育玉米品種播種面積占全省玉米播種總面積的50%以上、在全國玉米主產區的播種面積達到5%以上,供種量穩定在全國玉米用種量的55%以上。到2030年,省內自育玉米品種播種面積占全省玉米播種總面積的70%以上,占全國玉米主產區播種面積的10%以上,供種量穩定在全國玉米用種量的60%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行動。
1.開展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全面普查、系統收集玉米種質資源,對新收集的資源進行編目、入庫(圃)保存,組織開展優異庫存種質資源活力監測與繁殖更新。重點引進作物起源中心和多樣性中心的玉米優異種質資源200份以上。套用超低溫等新技術對特異種質資源進行復份保存,支撐種質資源供種分發需要。(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農科院)
2.種質資源精準鑑定評價與優異資源挖掘。依託甘肅省農科院,建立創新種質優異基因快速檢測、轉移、聚合和追蹤的技術體系,並在全基因組選擇、新一代制種技術等領域,形成國內先進的鑑定評價技術體系2—3個。構建表型與基因型資料庫,完成種質資源的基因型鑑定200份,種質資源重要性狀的表型鑑定500份,挖掘抗旱、耐密、耐瘠、宜機收等優異育種材料。(責任單位:省農科院、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
3.建設資源庫(圃)。依託省內玉米種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建設玉米種質資源庫(圃),並對特異性種質資源的苗情、墒情、蟲情等進行集中監測。打造集種質資源鑑定、設施鑑定監測與控制、資源共享利用等於一體的智慧型設施設備和物聯網數據云平台,開展優異資源的展示和共享利用。(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相關市政府)
(二)加強玉米種業關鍵技術攻關。
1.推進玉米育種技術攻關。圍繞流程化育種+單倍體、基因編輯、轉基因、全基因組選擇、智慧型設計育種等前沿高新技術,突破高效誘導、精準鑑別和高效加倍三大技術關鍵環節,完善升級雜種優勢利用育種技術、關鍵性狀的分子選擇及改良技術。利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開發特色優質農產品關鍵性狀的優異等位基因或基因組區段,保育優異種質資源。創製優異新種質200份,培育早熟、抗逆、耐密、抗倒、籽粒脫水快、適宜機械化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種20—30個,構建全鏈條高效育種技術體系。(責任單位:省科技廳、蘭州大學、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省農業農村廳)
2.開展高活力種子生產技術研發與集成。聚焦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開展高活力玉米雜交制種生產關鍵技術、種子活力測試、玉米雜交制種親本(母本)單粒播種技術、玉米雜交種質量控制技術集成等研究,確保種子純度在97%以上,發芽率在93%以上,保證良好的商品性狀。開展不同基因型玉米種子高活力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提出高活力品種適宜布局方案。加強玉米播種期、施肥、節水、收穫期等對種子主要活力指標的影響研究,研發玉米病蟲害預防、花期預測調節、種子安全脫水、無損脫粒等技術,制定高活力種子生產的關鍵技術規範。(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省農業農村廳)
3.開展先進種子繁育技術裝備研發。聚焦制種玉米全程機械化及育種小區試驗裝備的薄弱環節,開展玉米品種小區精量播種、親本乾燥、脫粒等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開展制種玉米機械化去雄、精細選別、健康檢測等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提升種子繁育機械化效率與精度,構建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標準化的種子繁育工程技術裝備體系。(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
4.提升繁育制種基地土壤(耕地)保育技術。以省內全國育繁推一體化玉米種子企業為依託,聯合開展土壤障礙因子消減與地力提升、水肥一體化種子質量調控、地膜減量與替代、重大危險性病蟲草害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控、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大玉米土壤連作障礙防治、鹽漬化土壤修復、土壤保育及有機質提升等集成示範。在張掖玉米育種核心區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體系,推動高標準、高質量農田建設。(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
(三)提升種業創新基礎支撐條件。
1.搭建玉米種業綜合科技創新平台。組建甘肅玉米種業研究院,建立開放、合作、共享和人才引進激勵機制,吸引國內玉米種業高端人才團隊、研發機構、優勢企業,圍繞甘肅玉米繁育制種產業發展技術問題,聯合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實現研發成果利益共享共用,支撐全省玉米產業發展。依託甘肅省農科院建設植物新品種測試(甘肅)分中心,重點開展雜交玉米新品種真實性委託鑑定,加快玉米新品種鑑定進程。依託甘肅農業大學省部共建乾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甘肅省玉米育種研究中心,加快推進玉米分子遺傳機理、優異等位基因和功能分子標記等基礎研究。建立“高端創新人才團隊(群體)—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產學研基地—中試基地”的研發模式,最佳化項目團隊遴選機制,引入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玉米種業研發領域優勢專家團隊,開展玉米單倍體誘導、轉基因、基因編輯、分子標記等前沿技術研究。省級有關部門通過調整最佳化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種子加工及質量檢測中心、種子綜合測試站、綜合抗性鑑定中心等創新載體布局,加強對甘肅玉米種業相關創新平台的支持。(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蘭州大學、省工信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
2.建立健全聯合育種攻關機制。支持省內玉米種業骨幹企業牽頭,聯合省內外玉米種業領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中下游企業產學研創新資源,共同組建甘肅省玉米產業企業創新聯合體,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科研機構為支撐的技術攻關體系。綜合運用揭榜掛帥、賽馬爭先、撥投結合、契約科研等多種方式,推動優異種質資源挖掘、精準鑑定與創新利用,突破新品種創製、配套種業機械研發等領域集成創新。依託“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加強與中科院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甘肅研究院等優勢單位的合作交流,組織開展玉米育種技術培訓、種質資源交流、應急制種服務、成果轉化、項目合作等活動,為科研機構、種子企業開展育種加代和繁種制種等提供科技支撐。(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教育廳)
3.推進玉米制種基地標準化建設。圍繞西北玉米種源關鍵核心技術及抗旱耐密豐產和機械粒收等重大需求,依託酒泉、張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河西制種基地種業科技示範園,統籌推進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培育高產優質、節水耐瘠、機械粒收玉米重大新品種。支持省內種子加工機械裝備專業化企業在肅州區建設千畝制種玉米全程機械化及智慧農業示範園,開展耕、種、管、收、儲等無人作業設備及模式的試驗驗證,推進制種玉米全程機械化及智慧農業技術試驗示範與產業化,實現玉米種子繁育的高度規模化、集約化和無人化推廣套用。支持建設敦煌國家級農作物種質資源抗旱鑑定基地、張掖國家級玉米種質資源抗逆鑑定基地等,開展種質資源共享利用與交易服務。(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相關市政府)
4.構建種質資源信息化管理體系。支持種業骨幹企業,利用物聯網、無人機遙感、無人機駕駛等技術,建立墒情監測預警與灌溉、蟲情監測預警與綠色防控系統。支持甘肅省種子總站和甘肅省農科院牽頭建設省級玉米種質資源資料庫和信息共享服務、玉米種子管理平台,強化玉米種子生產過程管理和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推動大數據生物育種套用。支持甘肅省農科院建立可供利用種質資源目錄公布機制、種質資源共享利用與信息反饋機制,加強與國家種質資源庫的對接,提升種質資源利用效率。支持行業領軍企業開發智慧型化育種管理系統並推廣套用,打造種質資源信息化服務的全新產業模式。(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相關市政府)
(四)增強龍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1.加快玉米種業企業提檔升級。加大“外引內培”工作力度,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大型、超大型龍頭企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協同創新平台,加大省級科技計畫項目支持力度,積極承接國家重大項目研發。促進大型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現代產業園區創建,重點培育經營規模相當於當地戶均承包面積規模10倍以上的家庭農場。對中小型制種企業進行適度整合、重組、淘汰,做精做專制種繁育和推廣配套服務。鼓勵本土製種企業全鏈條參與玉米育種、親本繁殖、雜交制種、種子加工等環節,提升企業效益。(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相關市政府)
2.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智慧財產權明晰的現代玉米商業化育種體系,建立健全資源共享、利益分配、成果評價、多元投入商業化育種新機制,推動基礎性源頭創新和商業化套用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支持綜合實力較強的玉米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設育種中心,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商業化育種管理平台,開展種質資源創製、優異種質交換、新品種聯合篩選等工作,提升市場競爭力。落實商業化品種市場化推廣後補助經費,鼓勵行業領軍企業按照市場化、產業化育種模式,加快選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重大套用前景的新品種。(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市政府)
3.加強玉米種業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堅持種業基礎研究與育種技術研究相結合,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從產業需求中提煉科學問題,主動開發和儲備原創技術,與玉米繁育制種龍頭企業建立技術供給機制。強化政府資金支持項目的產學研用導向,大力扶持玉米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鼓勵企業主動承接和轉化高校、科研院所玉米繁育技術創新領域科技成果,按照轉化成果數量和取得效益進行綜合評價,依據現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獎勵政策給予獎補。鼓勵玉米種業企業設立成果轉移轉化專員,負責對接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轉移轉化。通過省級技術創新引導計畫,支持玉米種業企業和社會力量建立一批從事玉米新品種示範推廣、種植栽培技術集成熟化、社會化服務的中試基地。(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市政府)
三、創新體制機制
(一)加大資金投入。統籌利用省級科技計畫資金,支持甘肅玉米種業研究院建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關鍵技術攻關等。落實中央財政對制種大縣的獎勵政策,實行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輪作倒茬制度。通過PPP模式、眾籌模式、產業基金模式、發行私募債券等多種融資模式,營造大企業投資、中小企業合作、個體積極參與的投融資環境。充分發揮甘肅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投資基金投融資功能,對玉米種子龍頭企業給予股權融資支持。(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金融監管局,相關市政府)
(二)加強項目支撐。積極與國家有關部委對接,鼓勵和支持省內龍頭企業參與國家玉米繁育領域的重大項目或工程,爭取國家在甘肅布局更多項目。加大玉米種質資源保存評價、抗旱耐密高產玉米新品種培育、制種玉米機械化去雄、無損高效收穫和果穗低損剝皮裝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對依託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玉米種業研究院、創新聯合體、種質基地、農業科技園區申報的項目,優先給予支持。省、市、縣逐級建立項目庫,全力推進示範性、帶動性項目建設,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推動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參與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試驗開發項目,實現研發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相關市政府)
(三)保障用地供給。實施好新一輪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高標準農田項目優先支持制種基地建設。對玉米制種繁育基地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在年度土地利用計畫安排上予以傾斜支持、優先安排。打造信息可追溯、共享的“智慧化農田”,建立種質資源“身份證”管理機制,更好地為相關科研機構提供專業化、多樣化、個性化科研用地服務。將優勢雜交玉米種子基地劃入糧食生產功能區並納入基本農田範圍予以保護。創新土地流轉機制,採取流轉、股份、訂單三種模式,形成以企業為牽動,整村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模式,集中力量流轉玉米繁育制種用地。加強土地流轉服務平台建設,做好土地流轉供求信息登記發布、價格評估、契約鑑證、政策諮詢、糾紛調處等服務,切實發揮聯繫流轉農戶、經營主體和金融機構的中介作用。(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市政府)
(四)強化風險管控。建立玉米種子生產應急和風險管控機制,實行農業生產保險制度,在已開展玉米種子生產保險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建立財政、企業、農戶(專業合作社)按比例分擔保費的長效機制,完善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商業化運作的種子生產風險分散機制。建立健全種子生產標準體系和種子質量監督檢驗體系,確保基地種子生產質量。健全玉米DNA分子指紋資料庫,為查處品種侵權等違法行為提供技術支撐。加強玉米繁育領域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管理、保護和服務,開展玉米重點品種維權試點,逐步建立以智慧財產權保護為核心的玉米新品種評價管理機制。強化植物新品種權行政與司法協同保護機制,嚴把種子生產經營關鍵環節,嚴厲打擊侵犯品種權行為。(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相關市政府)
(五)加強人才支撐。堅持引進和培養相結合,推動重點人才計畫向創新團隊計畫轉變,發揮多專業聯合優勢開展技術攻關。凝聚國家高端人才智慧力量,充分發揮院士及國家玉米產業高端人才引領作用,加速建立甘肅種業創新人才智庫,全方位主導推動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育繁技術路徑設計、關鍵技術攻關、科研組織及甘肅玉米種業研究院建設。支持甘肅農業大學等高校強化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種子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專業中的玉米繁育制種相關方向(領域)建設,培養相應專業人才。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開展玉米繁育人才定向培養,鼓勵優勢種子企業引進海內外高層次育種人才。選取一批農技推廣骨幹到高校、科研院所進修培訓,大力培養“生產技術型”“市場中介型”“經營管理型”“科技創新型”四類新型經營主體人才隊伍。健全玉米種質領域科研人員以智慧財產權明晰為基礎、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農科院,相關市政府)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統籌協調。成立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科技、農業農村的省政府領導任副組長,省直相關部門、科研院所為主要成員單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確保按時完成任務目標。(責任單位: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強化政策協同。加強與《種子法》《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等的有效銜接,完善玉米種質資源政策體系。統籌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良種聯合攻關等項目,重點扶持玉米制種基地建設。組織實施重大專項等省級科技計畫項目,加強種業投資制度建設,推進玉米種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相關市政府)
(三)強化目標評價。圍繞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主要目標和任務,科學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評價通報制度,對工作任務完成好的地區,下年度在安排項目資金時給予傾斜;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採取約談、督辦等措施,倒逼工作責任落實。(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市政府)
(四)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及時對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的重要性、取得的成效、玉米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等進行解讀和宣傳。積極做好審定、登記和引種備案品種信息的宣傳服務工作,加強玉米制種基地管理,嚴厲打擊非核心區制種行為,營造良好的玉米制種生產環境。(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相關市政府)
附屬檔案: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名單附屬檔案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
建設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任振鶴 省委副書記、省長
副組長:張世珍 副省長
 孫雪濤 副省長
成 員:康 軍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
 王海燕 省教育廳廳長
 張世榮 省科技廳廳長
 臧秋華 省工信廳廳長
 肖 春 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
 張智軍 省財政廳廳長
 周麗寧 省人社廳廳長
 丁巨勝 省自然資源廳廳長
 朱建海 省水利廳廳長
 李旺澤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
 王忠習 省市場監管局局長
 李興文 省金融監管局局長
 潘保田 蘭州大學副校長
  甘肅農業大學校長
 馬忠明 甘肅省農科院院長
 唐培宏 酒泉市人民政府代市長
 趙立香 張掖市人民政府市長
 王國斌 武威市人民政府市長
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農村廳,負責統籌協調、總體推進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和省科技廳廳長張世榮共同擔任,副主任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常宏、省科技廳副廳長葛建團擔任。省農業農村廳主要負責組織開展玉米制種和推廣等相關工作;省科技廳主要負責組織開展玉米育繁關鍵技術攻關等相關工作。各成員單位按照方案分工承擔相應工作任務。
領導小組成員或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如有工作變動,由接任人員自然遞補,不另行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