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拳民形象在美國:義和團運動的跨國影響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頁數:360頁
- 開本:32
- 品牌:世界知識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姚斌
- 出版日期:2010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23737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拳民形象在美國:義和團運動的跨國影響》為北京外國語大學2008年度博士文庫系列。
作者簡介
姚斌,安徽省繁昌縣人。本科畢業於安徽大學外語學院,碩士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口筆譯理論與實踐及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曾發表“鴉片戰爭後美國來華傳教士與中國形象之分析”“早期美國來華傳教士筆下的中國形象”“電影《大地》與中國形象”“19世紀30、40年代美國中國小教科書里的中國”等論文。
圖書目錄
一、本文的立意
(一)“拳民形象”的定義
(二)拳民形象的“創造者”
(三)研究拳民形象的動因
二、課題史研究:作為西方話語的“中國形象”
(一)西方的中國形象:文獻綜述
(二)美國人的中國形象研究:課題史回顧
三、研究架構及意義
(一)研究架構
(二)研究意義
第一章 拳民形象前史
第一節 小引:中國形象的發軔
第二節 19世紀下半葉美國來華傳教士與“中國形象”
第三節 19世紀美國人的中國觀初探——以中國小教科書為嫌嘗中心
一、文明與種族梯次上的中國
二、中國形象的“消極面”
(一)“偶像崇拜”
(二)排外心理
(三)性別歧視
三、教科書里中國形象的另一面
小結
第二章 拳民形象的產生
第一節 小引:世紀迴響
第二節 拳民形象產生的背景
一、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及性質
(一)“拳民運動”與辯辣章秘密會社
(二)“拳民運動”與中國人的性格特徵
(三)“拳民運動”與中國人的排外情緒
(四)“拳民運動”與西方列強的政治、經濟入侵
二、義和團與滿清朽辨精政府
第三危戶寒駝節 拳民形象的產生
一、“文明”與“野蠻”
二、“開化”和“愚昧”
三、“異教黑暗”與“福音光明”
小結
第三章 拳民形象的影響
第一節 “文明”與“野洪頁頁蠻”的辯證
一、聯軍對北京的大搶掠
二、有關“帝國記府全汗主義”的辯論
三、“文明”與“野蠻”的辯證
第二節 拳民形象與“黃禍論”
一、義和團運動與“黃禍”
二、“黃禍論”在美國
三、眾說紛紜——美國媒體中的“黃禍論”
小結
第四章 20世紀拳民形象的延續與嬗變
第一節 拳民形象與美國影視作品
第二節 中國形象的另一極
一、東風、西風:賽珍珠與《大地》
二、東方、女性:宋美齡的美國之行
三、革命、新生:來自“紅色中國”的報導
第三節 拳民形象的重現
小結
第五章 美國漢學界/中國學界與拳民形象
第一節 美國學術界的義和團研究
一、義和團起源研究
(一)義和團起源之謎
(二)美國學術界對義和團起源及其性質的研究
二、超越“起源研究”
第二節 妖魔化與去妖魔化——大眾拳民形象與精英學術
一、美國大眾眼中的拳民形象
二、大眾拳民形象與精英學術:區別與聯繫
小結
第六章 餘論
一、拳民形象的迷思:在想像與現實之間
二、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妖魔還是天使
三、如何看待中國崛起
四、“文明的衝突”還是“無知的衝突”
五、我們時代的“大問題”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一)“拳民形象”的定義
(二)拳民形象的“創造者”
(三)研究拳民形象的動因
二、課題史研究:作為西方話語的“中國形象”
(一)西方的中國形象:文獻綜述
(二)美國人的中國形象研究:課題史回顧
三、研究架構及意義
(一)研究架構
(二)研究意義
第一章 拳民形象前史
第一節 小引:中國形象的發軔
第二節 19世紀下半葉美國來華傳教士與“中國形象”
第三節 19世紀美國人的中國觀初探——以中國小教科書為嫌嘗中心
一、文明與種族梯次上的中國
二、中國形象的“消極面”
(一)“偶像崇拜”
(二)排外心理
(三)性別歧視
三、教科書里中國形象的另一面
小結
第二章 拳民形象的產生
第一節 小引:世紀迴響
第二節 拳民形象產生的背景
一、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及性質
(一)“拳民運動”與辯辣章秘密會社
(二)“拳民運動”與中國人的性格特徵
(三)“拳民運動”與中國人的排外情緒
(四)“拳民運動”與西方列強的政治、經濟入侵
二、義和團與滿清朽辨精政府
第三危戶寒駝節 拳民形象的產生
一、“文明”與“野蠻”
二、“開化”和“愚昧”
三、“異教黑暗”與“福音光明”
小結
第三章 拳民形象的影響
第一節 “文明”與“野洪頁頁蠻”的辯證
一、聯軍對北京的大搶掠
二、有關“帝國記府全汗主義”的辯論
三、“文明”與“野蠻”的辯證
第二節 拳民形象與“黃禍論”
一、義和團運動與“黃禍”
二、“黃禍論”在美國
三、眾說紛紜——美國媒體中的“黃禍論”
小結
第四章 20世紀拳民形象的延續與嬗變
第一節 拳民形象與美國影視作品
第二節 中國形象的另一極
一、東風、西風:賽珍珠與《大地》
二、東方、女性:宋美齡的美國之行
三、革命、新生:來自“紅色中國”的報導
第三節 拳民形象的重現
小結
第五章 美國漢學界/中國學界與拳民形象
第一節 美國學術界的義和團研究
一、義和團起源研究
(一)義和團起源之謎
(二)美國學術界對義和團起源及其性質的研究
二、超越“起源研究”
第二節 妖魔化與去妖魔化——大眾拳民形象與精英學術
一、美國大眾眼中的拳民形象
二、大眾拳民形象與精英學術:區別與聯繫
小結
第六章 餘論
一、拳民形象的迷思:在想像與現實之間
二、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妖魔還是天使
三、如何看待中國崛起
四、“文明的衝突”還是“無知的衝突”
五、我們時代的“大問題”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文摘
《形象、認知與中美關係的形成》一書是會議論文集,討論的問題集中在中美關係的歷史、現實與未來發展。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即:美國眼中的中國、中國眼中的美國以及形象與政策。針對中美兩國之間存在著的“愛恨情結”,本書導言部分反覆強調,要避免彼此形象在兩個極端之間滑移,最實際的做法就是增加兩國人民在各個層次的交往,而一旦大多數人對彼此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後,少數人也就無法操縱公眾輿論或將他們的感受樂夜訂強加給公眾。導言作者還特別提到,塑造正確的“形象觀”或許並不能使中美兩國成為最好的夥伴,但卻至少有助於防止兩國成為最大的敵人。
而《有限的對手》一書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感知一認知方法”(perceptual-cognitiveapproach)和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和概念為依據,通過採訪近300位中國人和美國人(包括知識分子、商人和外交官),指出前人對中美相互形象的研究缺少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作者指出,現實中的形象應當是多層次和多維度的。從形象的情感內容來分,他認為至少可以有認知(cognitive)、感情(affective)和價值判斷(evaluative)這三個層次。而如果從形象自身的類型來分,則可以有國民形象、社會形象、文化形象和外交形象等。與前文提到康士林教授的中世紀中國形象研究的方法類似,作者建議的分析框架不再將中國形象視為某種統一的整體,而是強調發現中國形象自身所具有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為進一步細化研究中國形象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空間。而且,作者所強調的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以上兩項研究的共同特點是強調並分析“國家形象”的可塑性及其塑造過程。國際政治理論的引入對“美國人的中國形象”研究的推動在於,它不僅限於回答中國形象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而且還試圖解決如何塑造形象,改善國家之間關係的問題。不過形象的細分前提是對形象的整體把握,例如拳民形象就不僅是認知的,同時也是感情的和價值判斷的;它既是國民形象,又是文化形象,還可能是外交形象。因此,在研究這一具體形象時,必須既見森林、又見樹木,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全代偏。
而《有限的對手》一書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感知一認知方法”(perceptual-cognitiveapproach)和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和概念為依據,通過採訪近300位中國人和美國人(包括知識分子、商人和外交官),指出前人對中美相互形象的研究缺少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作者指出,現實中的形象應當是多層次和多維度的。從形象的情感內容來分,他認為至少可以有認知(cognitive)、感情(affective)和價值判斷(evaluative)這三個層次。而如果從形象自身的類型來分,則可以有國民形象、社會形象、文化形象和外交形象等。與前文提到康士林教授的中世紀中國形象研究的方法類似,作者建議的分析框架不再將中國形象視為某種統一的整體,而是強調發現中國形象自身所具有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為進一步細化研究中國形象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空間。而且,作者所強調的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以上兩項研究的共同特點是強調並分析“國家形象”的可塑性及其塑造過程。國際政治理論的引入對“美國人的中國形象”研究的推動在於,它不僅限於回答中國形象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而且還試圖解決如何塑造形象,改善國家之間關係的問題。不過形象的細分前提是對形象的整體把握,例如拳民形象就不僅是認知的,同時也是感情的和價值判斷的;它既是國民形象,又是文化形象,還可能是外交形象。因此,在研究這一具體形象時,必須既見森林、又見樹木,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全代偏。
後記
這部書,是自我的博士論文修改而來。和其他各位撰寫過博士論文的同仁一樣,我也曾“為伊消得人憔悴”!不過同樣也與不少曾為博士論文不分寒暑挑燈夜戰的同仁一樣,我也為論文研究向我展開的嶄新世界而欲罷不能。大約五年前,我開始著手準備研究“拳民形象”,因為這一話題向我展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幹世界。義和團運動只是中美關係史中眾多插曲之一,但其影響竟然或明或暗地影響到整個20世紀美國人的中國觀!
我的博士論文是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撰寫完成的。通過論文答辯後,又不斷加以增刪,補充新鮮的材料,訂正既有的錯謬。經歷了漫長的寫作和修改過程之後,如今論文終於出版,在這裡我想向曾經給予過我鼓勵和幫助的人們表示感謝。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劉東教授,因為此篇論文的構思、寫作與修改都得到過他的指導與幫助。我也要特別感謝北大比較所的孟華教授,因為在學習和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過她很多的啟發和指導。我還要感謝北大比較所的樂黛雲教授、嚴紹湯教授、車槿山教授、陳躍紅教授、張輝教授,他們都曾經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過我關心、幫助與指導。
同時,我尤其還要感謝的是台灣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的康士林教授和浙江大學外語學院的沈弘教授。康教授不僅時常給予我進行形象研究的啟示,而且還百忙之中慷慨應邀為本書作序。而2006年暑假在台灣輔仁大學學習拉丁語期間與沈教授的朝夕相處也給正處於論文苦思階段的我不少啟發。
我的博士論文是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撰寫完成的。通過論文答辯後,又不斷加以增刪,補充新鮮的材料,訂正既有的錯謬。經歷了漫長的寫作和修改過程之後,如今論文終於出版,在這裡我想向曾經給予過我鼓勵和幫助的人們表示感謝。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劉東教授,因為此篇論文的構思、寫作與修改都得到過他的指導與幫助。我也要特別感謝北大比較所的孟華教授,因為在學習和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過她很多的啟發和指導。我還要感謝北大比較所的樂黛雲教授、嚴紹湯教授、車槿山教授、陳躍紅教授、張輝教授,他們都曾經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過我關心、幫助與指導。
同時,我尤其還要感謝的是台灣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的康士林教授和浙江大學外語學院的沈弘教授。康教授不僅時常給予我進行形象研究的啟示,而且還百忙之中慷慨應邀為本書作序。而2006年暑假在台灣輔仁大學學習拉丁語期間與沈教授的朝夕相處也給正處於論文苦思階段的我不少啟發。
序言
人類大腦的活動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形象”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的大腦中一定有一塊特殊的區域存儲著大量的“形象”,只要一個詞或者一個想法閃過腦際的時候,它們就會浮現在意識之中。例如,當“中國”一詞突然出現在腦海里時,或許就會有一個或多個有關“中國”的形象從潛意識中浮現出來。而正是這些形象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與之相關的現實。雖然我們現在還不完全了解大腦如何產生出這些形象,但卻不妨推測諸如中國形象之類的形象或是由於人們身臨其境而形成,又或是由如今常常擺布我們思維的大眾媒體所造成。
顯而易見,研究中國形象並非易事。姚斌不久前畢業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他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是拳民形象在美國的產生與影響。通過論文答辯後:又幾經修改,現在即將付梓,我很榮幸應邀為他作序。研究西方的中國形象,尤其是英美國家的中國形象,是我本人自1970年代攻讀比較文學研究生學位時就專注研究的領域之一。多年以來,我一直在教授“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的課程,同時也筆耕不輟。
幾年前,我在北京大學開設了一門專題講座,介紹18世紀英國文學裡的中國形象。一次課後,一位年輕人向我走來介紹自己名叫姚斌,他說自己對形象研究很感興趣,而且他當時正在做有關拳民形象的博士研究。他的英語表達十分流利,令我印象深刻。後來我還了解到他閱讀高難度的英語文本時的理解能力也相當強。自那以後,我與現在的姚博士一直保持著聯繫,而且我們往往會一起討論形象研究的問題。我很高興見到他的第一部作品即將出版。
顯而易見,研究中國形象並非易事。姚斌不久前畢業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他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是拳民形象在美國的產生與影響。通過論文答辯後:又幾經修改,現在即將付梓,我很榮幸應邀為他作序。研究西方的中國形象,尤其是英美國家的中國形象,是我本人自1970年代攻讀比較文學研究生學位時就專注研究的領域之一。多年以來,我一直在教授“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的課程,同時也筆耕不輟。
幾年前,我在北京大學開設了一門專題講座,介紹18世紀英國文學裡的中國形象。一次課後,一位年輕人向我走來介紹自己名叫姚斌,他說自己對形象研究很感興趣,而且他當時正在做有關拳民形象的博士研究。他的英語表達十分流利,令我印象深刻。後來我還了解到他閱讀高難度的英語文本時的理解能力也相當強。自那以後,我與現在的姚博士一直保持著聯繫,而且我們往往會一起討論形象研究的問題。我很高興見到他的第一部作品即將出版。
文摘
《形象、認知與中美關係的形成》一書是會議論文集,討論的問題集中在中美關係的歷史、現實與未來發展。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即:美國眼中的中國、中國眼中的美國以及形象與政策。針對中美兩國之間存在著的“愛恨情結”,本書導言部分反覆強調,要避免彼此形象在兩個極端之間滑移,最實際的做法就是增加兩國人民在各個層次的交往,而一旦大多數人對彼此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後,少數人也就無法操縱公眾輿論或將他們的感受強加給公眾。導言作者還特別提到,塑造正確的“形象觀”或許並不能使中美兩國成為最好的夥伴,但卻至少有助於防止兩國成為最大的敵人。
而《有限的對手》一書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感知一認知方法”(perceptual-cognitiveapproach)和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和概念為依據,通過採訪近300位中國人和美國人(包括知識分子、商人和外交官),指出前人對中美相互形象的研究缺少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作者指出,現實中的形象應當是多層次和多維度的。從形象的情感內容來分,他認為至少可以有認知(cognitive)、感情(affective)和價值判斷(evaluative)這三個層次。而如果從形象自身的類型來分,則可以有國民形象、社會形象、文化形象和外交形象等。與前文提到康士林教授的中世紀中國形象研究的方法類似,作者建議的分析框架不再將中國形象視為某種統一的整體,而是強調發現中國形象自身所具有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為進一步細化研究中國形象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空間。而且,作者所強調的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以上兩項研究的共同特點是強調並分析“國家形象”的可塑性及其塑造過程。國際政治理論的引入對“美國人的中國形象”研究的推動在於,它不僅限於回答中國形象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而且還試圖解決如何塑造形象,改善國家之間關係的問題。不過形象的細分前提是對形象的整體把握,例如拳民形象就不僅是認知的,同時也是感情的和價值判斷的;它既是國民形象,又是文化形象,還可能是外交形象。因此,在研究這一具體形象時,必須既見森林、又見樹木,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全代偏。
而《有限的對手》一書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感知一認知方法”(perceptual-cognitiveapproach)和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和概念為依據,通過採訪近300位中國人和美國人(包括知識分子、商人和外交官),指出前人對中美相互形象的研究缺少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作者指出,現實中的形象應當是多層次和多維度的。從形象的情感內容來分,他認為至少可以有認知(cognitive)、感情(affective)和價值判斷(evaluative)這三個層次。而如果從形象自身的類型來分,則可以有國民形象、社會形象、文化形象和外交形象等。與前文提到康士林教授的中世紀中國形象研究的方法類似,作者建議的分析框架不再將中國形象視為某種統一的整體,而是強調發現中國形象自身所具有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為進一步細化研究中國形象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空間。而且,作者所強調的跨國、比較和互動的視角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以上兩項研究的共同特點是強調並分析“國家形象”的可塑性及其塑造過程。國際政治理論的引入對“美國人的中國形象”研究的推動在於,它不僅限於回答中國形象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而且還試圖解決如何塑造形象,改善國家之間關係的問題。不過形象的細分前提是對形象的整體把握,例如拳民形象就不僅是認知的,同時也是感情的和價值判斷的;它既是國民形象,又是文化形象,還可能是外交形象。因此,在研究這一具體形象時,必須既見森林、又見樹木,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全代偏。
後記
這部書,是自我的博士論文修改而來。和其他各位撰寫過博士論文的同仁一樣,我也曾“為伊消得人憔悴”!不過同樣也與不少曾為博士論文不分寒暑挑燈夜戰的同仁一樣,我也為論文研究向我展開的嶄新世界而欲罷不能。大約五年前,我開始著手準備研究“拳民形象”,因為這一話題向我展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幹世界。義和團運動只是中美關係史中眾多插曲之一,但其影響竟然或明或暗地影響到整個20世紀美國人的中國觀!
我的博士論文是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撰寫完成的。通過論文答辯後,又不斷加以增刪,補充新鮮的材料,訂正既有的錯謬。經歷了漫長的寫作和修改過程之後,如今論文終於出版,在這裡我想向曾經給予過我鼓勵和幫助的人們表示感謝。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劉東教授,因為此篇論文的構思、寫作與修改都得到過他的指導與幫助。我也要特別感謝北大比較所的孟華教授,因為在學習和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過她很多的啟發和指導。我還要感謝北大比較所的樂黛雲教授、嚴紹湯教授、車槿山教授、陳躍紅教授、張輝教授,他們都曾經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過我關心、幫助與指導。
同時,我尤其還要感謝的是台灣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的康士林教授和浙江大學外語學院的沈弘教授。康教授不僅時常給予我進行形象研究的啟示,而且還百忙之中慷慨應邀為本書作序。而2006年暑假在台灣輔仁大學學習拉丁語期間與沈教授的朝夕相處也給正處於論文苦思階段的我不少啟發。
我的博士論文是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撰寫完成的。通過論文答辯後,又不斷加以增刪,補充新鮮的材料,訂正既有的錯謬。經歷了漫長的寫作和修改過程之後,如今論文終於出版,在這裡我想向曾經給予過我鼓勵和幫助的人們表示感謝。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劉東教授,因為此篇論文的構思、寫作與修改都得到過他的指導與幫助。我也要特別感謝北大比較所的孟華教授,因為在學習和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過她很多的啟發和指導。我還要感謝北大比較所的樂黛雲教授、嚴紹湯教授、車槿山教授、陳躍紅教授、張輝教授,他們都曾經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過我關心、幫助與指導。
同時,我尤其還要感謝的是台灣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的康士林教授和浙江大學外語學院的沈弘教授。康教授不僅時常給予我進行形象研究的啟示,而且還百忙之中慷慨應邀為本書作序。而2006年暑假在台灣輔仁大學學習拉丁語期間與沈教授的朝夕相處也給正處於論文苦思階段的我不少啟發。
序言
人類大腦的活動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形象”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的大腦中一定有一塊特殊的區域存儲著大量的“形象”,只要一個詞或者一個想法閃過腦際的時候,它們就會浮現在意識之中。例如,當“中國”一詞突然出現在腦海里時,或許就會有一個或多個有關“中國”的形象從潛意識中浮現出來。而正是這些形象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與之相關的現實。雖然我們現在還不完全了解大腦如何產生出這些形象,但卻不妨推測諸如中國形象之類的形象或是由於人們身臨其境而形成,又或是由如今常常擺布我們思維的大眾媒體所造成。
顯而易見,研究中國形象並非易事。姚斌不久前畢業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他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是拳民形象在美國的產生與影響。通過論文答辯後:又幾經修改,現在即將付梓,我很榮幸應邀為他作序。研究西方的中國形象,尤其是英美國家的中國形象,是我本人自1970年代攻讀比較文學研究生學位時就專注研究的領域之一。多年以來,我一直在教授“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的課程,同時也筆耕不輟。
幾年前,我在北京大學開設了一門專題講座,介紹18世紀英國文學裡的中國形象。一次課後,一位年輕人向我走來介紹自己名叫姚斌,他說自己對形象研究很感興趣,而且他當時正在做有關拳民形象的博士研究。他的英語表達十分流利,令我印象深刻。後來我還了解到他閱讀高難度的英語文本時的理解能力也相當強。自那以後,我與現在的姚博士一直保持著聯繫,而且我們往往會一起討論形象研究的問題。我很高興見到他的第一部作品即將出版。
顯而易見,研究中國形象並非易事。姚斌不久前畢業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他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是拳民形象在美國的產生與影響。通過論文答辯後:又幾經修改,現在即將付梓,我很榮幸應邀為他作序。研究西方的中國形象,尤其是英美國家的中國形象,是我本人自1970年代攻讀比較文學研究生學位時就專注研究的領域之一。多年以來,我一直在教授“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的課程,同時也筆耕不輟。
幾年前,我在北京大學開設了一門專題講座,介紹18世紀英國文學裡的中國形象。一次課後,一位年輕人向我走來介紹自己名叫姚斌,他說自己對形象研究很感興趣,而且他當時正在做有關拳民形象的博士研究。他的英語表達十分流利,令我印象深刻。後來我還了解到他閱讀高難度的英語文本時的理解能力也相當強。自那以後,我與現在的姚博士一直保持著聯繫,而且我們往往會一起討論形象研究的問題。我很高興見到他的第一部作品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