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橋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以境內地理實體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拱橋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Gǒngqiáo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4年
- 廢止年份:1991年
拱橋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以境內地理實體命名。
拱橋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以境內地理實體命名。地名含義境內修建有一座橋樑,橋型為拱狀得名拱橋,以此為村名。歷史沿革原名拱橋大隊,屬界牌公社。1984年改名拱橋村,屬界牌鄉。1991年8月根據“威府發(1991)77...
本村建立有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各一個,共有正式黨員二十四人預備黨員四人。該村現有人口2149人,轄6個村民組,是由拱橋、灣子、大橋、豬場、營腳、三道水組成。全村總人口中,居住有漢、彝兩種民族,農業人口2120人,占總人口數的98.7%以上。綜合總述 --人口總數:2149人 農業人口:2120人 非農業人口:29人 ...
北拱村村民委員會,該地名來源於1980年後生產隊撤銷歸村村民委員會管理時。地名含義 北拱村地處北面,有一座石拱橋,取名北拱橋,故得名北拱村,七十年代曾改名勝利大隊,現一直沿用北拱村。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郵亭圩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北拱大隊,1963年北拱大隊,1975年勝利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
拱橋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母享鎮平橋村委會。位於母享鎮平橋村西邊,距離母享鎮6.5公里,海拔1280米,年均氣溫13.5℃,適合種植烤菸等農作物;全自然村耕地面積316.5畝,林地267.5畝,人均耕地為0.99畝;農戶97戶,共319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317人,勞動力155人。2006年全自然村經濟總收入493...
雙橋村村民委員會是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一座古石拱橋“雙橋”而得名,以橋名村。歷史沿革 宋、元時境內屬江陰縣太寧鄉“召賢里”,明嘉靖年間屬太寧鄉第21都,清康熙三年(1664年)屬夏城鎮第一保,民國元年(1912年)屬夏黃鄉,民國7年屬夏城鄉第一保,民國36年屬秦南鄉第六保,1955年屬月城鄉...
史家橋村村民委員會 史家橋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史家橋村地處舂陵江支流陶家河畔,河上有座石拱橋,名曰史家橋,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石馬大隊;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石馬大隊;1963年;1975年石馬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浩塘鄉史家橋村;2015年合併至三合村至今。
七橋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且境內有七座石拱橋,故得名七橋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61年成立七橋人民公社,下設七橋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改置七橋村,屬七橋鄉;1992年2月隨七橋鄉併入羅河鎮;2003年七橋村與積慈村合併,組建吉橋村。
陳家橋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由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命名。地名含義 1920年,有一陳姓人家在附近溪上建一石拱橋,名陳家橋。後人口增多形成自然村,在村內設立村民委員會,故名。歷史沿革 因城鄉建設發展,該村委會於2001年合併至橋北社區,地名 消失...
現任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英額門鎮新民屯村村民委員會村書記兼主任。主要貢獻 他多方籌集資金,修建文化廣場、圍牆、路燈、拱橋、自來水管道,鄉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所獲榮譽 2022年8月,被擬表彰為遼寧省勞 動模範。2022年8月,遼寧省勞動模範名單公布:周洪江(滿族)清原縣英額門鎮新民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
保華村村民委員會 保華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名轉橋,因村內有一古老的拱橋,故名。1981年改名保華大隊,取保衛中華之意。歷史沿革 1961年置保華大隊;1984年改設保華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撤鄉並鎮,屬北中鎮人民政府管轄;2005年村級調整,撤銷保華村村民委員會,設立浮丘村村民委員會。
廣東村民委員會是因其境內有座較好的石拱橋,名叫廣東橋,而命名廣東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意為連線東西兩個自然村的寬大廣闊主要橋樑。歷史沿革 20世紀5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1956年2月成立廣東高級社。1958年9月改為七大隊。1959年4月改為廣東大隊。1983年8月稱廣東村民委員會。2004年6月村民委員會撤銷,...
河上橋村村民委員會,解放前屬邵陽縣敦仁鄉第三保,1950年屬邵陽縣梽木山,1956年屬河上橋初級農業社,後轉為河上橋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梽木山人民公社木山大隊;1975年劃入邵陽市郊區茶元頭鄉;1980年從木山大隊析出,1997年屬邵陽市北塔區茶元頭鄉。地名含義 河上橋村,傳說清朝時一個和尚在此修建青石...
臨武縣土地鄉楓橋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前拱橋邊有一棵大楓樹,故名楓橋。歷史沿革 1958年9月,屬東風人民公社大泉大隊。1961年5月,置土地公社,屬土地公社大泉大隊。1964年,併入汾市公社,屬汾市公社大泉大隊。1979年,從汾市公社析出,重置土地公社大泉大隊,同年從大泉大隊分出,建立...
虹橋頭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村以其北山溪中有座形如彩虹的石拱橋,以形象化命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村以其北山溪中有座形如彩虹的石拱橋,遂稱虹橋頭。歷史沿革 清末屬清平鄉二十二都五十二莊;1948年為全旺鄉六保;1950年為明山鄉六村;1956年建全民十一社,隸全旺鄉;1958年置生產隊,隸岩頭...
楊林村民委員會 楊林村民委員會,以楊林石拱橋而命名的地名。地名來歷 歷來使用其名稱, 1949年10月1日稱楊林大隊。歷史沿革 1949年前稱楊林堡上; 1949-1979稱楊林大隊; 1980至今稱楊林村民委員會。
和合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形毗鄰多處合併,故得其名。歷史沿革 1958人民公社化時期,年屬大坪公社,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拱橋區大坪公社,1979年撤區並社,屬大坪公社和合大隊,1984年設區建鄉,和合大隊變更為和合村,1987年至2001年都屬大坪鄉,2013年大坪鄉改為石牛寨鎮和合村。
逢仙橋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張莊與逢仙橋之間有座石拱橋,傳說造橋時有塊橋石始終擺不平,不能竣工。此時,恰好來了一個過路人,伸手一動,橋即造好,眾人稱之逢到神仙,故名逢仙橋,村以橋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屬張莊村,1956年合作化屬張莊管理區,1960年建立逢仙橋大隊,1986年建立...
三鞏橋村,該地名來源於以橋命名。地名含義 據查,該村歷代以來有座石拱橋,叫三鞏橋,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為邵陽縣第二區立勝鄉三鞏橋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先鋒人民公社秋田大隊茅山中隊、三鞏橋中隊和塘細中隊;1963年屬梽木山區銀仙橋公社三鞏橋大隊和塘細大隊;1975年屬長陽鋪人民...
截至2011年末,府河鎮轄駱家河1個居民委員會,銀山坡、拱橋河、杜家沖、四五咀、棗樹坳、神龍寨、段家崗、柿園河、閣家河、青築城、白河灘、麥林崗、姚家寨、紫石鋪、馮家畈、官堰堤、董家崗、嚴家畈、姜家廟、徐家擋、溳潭鋪、鈺山、孔家畈、沙門鋪24個村民委員會。1個向光山林場。截至2021年10月,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