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姓(拜(姓氏))

拜姓(姓氏)

拜(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字。讀音作bài(ˋ) 。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太原、運城,陝西西安、鹹陽、韓城,甘肅永登,湖南冷水江,河南盧氏,雲南隴川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回族、錫伯族有此姓。漢代有拜瑚,舉茂才;元代有拜都,舉進士;明代有拜祀,嘉靖舉人;清代有拜恩哈,任貴州副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拜
  • 結構:左右結構
  • 讀音:bài
  • 部首:龵
  • 類型姓氏
  • 五筆:RDFH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各支始祖,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拜[拜,讀音作bài(ㄅㄞˋ)]
拜姓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中國姓氏多以名詞、形容詞,動詞非常少。拜字在白話及文言中均為動詞,動詞為姓氏多與歷史事件有關。拜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姜小白和公子糾爭奪齊國王位。管仲當時輔佐公子糾,但最後登上王位的是姜小白。齊桓公即位後,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齊國由此變成當時最為強盛的國家。管仲貴為相父,依禮子拜父,臣拜君。但皇帝不能向臣子跪拜,於是管仲建議,皇帝每次稱呼仲時,再其名前冠以“拜”字,口中“拜”,而管仲則遵從禮數,按照臣子跪拜天子的禮儀。於是“拜”作為動詞以叩首,叩拜為尊稱冠在管仲名前。而後此“拜”字作為家族榮耀被當做姓氏沿用,並只允許傳於嫡子。
今江蘇的拜氏來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在京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或來被充軍到如今的江蘇省泰州市的拜官莊養馬場,他的子孫分布於姜堰、興化、大豐、宜興、南京等地。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
出自蒙古族大將木華黎之後裔,屬於以為氏。
據文獻《陝西大荔縣拜氏家譜·世由篇》記載,蒙古族拜氏是元朝初年蒙古族大將木華黎的後人。至元大德、至治年間的拜住始姓拜……至明朝初年,拜住之子拜篤麟降明,奉命由涿州經山西遷居大荔沙苑。據拜氏八家戶·譜序中記載:“……詳察關中望族,惟拜氏從蒙古遷入中原。自元初有諱孔溫者,世祖時,偕同張弘范滅宋有功,封都統,又封東魯王。生子木華黎,好武騎,同伯顏開西域。成帝封平西侯。後征東海,大功底定,帝封東魯王。至七世,有東平王拜住者,順宗時當朝附馬,武藝精通,鎮守北邊,封鎮國將軍。後以拜為姓,遷馮翊大荔興平村居焉……”在文獻《渭南地區志·大荔鄉土志》里,也詳細地記載著蒙古族“帖、答、拜”三姓在明朝初期移居大荔的情況。如今,在拜家村、帖家村、官池村有千餘戶、六七千人的蒙古族後裔,其中拜家村是蒙古族後裔最多的村子。說起拜家村,還得追溯到明朝初期。當時,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之後,元朝末代皇帝順宗北遷蒙古,王公貴族紛紛逃出京城,隱居生活。拜氏八世祖篤麟鐵木爾為躲避戰亂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眾家人隱遷至如今的大荔縣洛南。那時蒙古族人沒有父子相襲家姓的習俗。遷到大荔後確定以拜氏為世傳家姓。如今,拜氏蒙古族人已在大荔生長了三十餘代。據該村年長者回憶,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規,立有家法,所以村風蔚然。村名由東楊村、梧柳村、興平村等幾經變更,土改時確定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記時,將拜氏蒙古族統登記為漢族。所以,鮮有人知的陝西拜家蒙古村已有六百四十來年的歷史。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禪氏,世居察哈爾地區(今河北承德、張家口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can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都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du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達爾氏,世居蘇尼特(今內蒙古蘇尼特草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dar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佳氏,亦稱白佳氏,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察哈爾。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giya 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西域來華者,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拜氏為回族姓氏之一。據文獻《姓氏詞典》中稱:“拜氏是回族姓。亦見《萬姓統譜》。宋有拜瑚。”拜氏大多取自祖名首音。如元英宗(公元1321~1323年)時,拜中書左丞相,常直內庭,知無不言,振立綱紀,修舉廢墜,加惠兵民,輕搖薄斂,宏遠端亮有祖風的拜住(拜住曾祖木華黎、祖安童均為元朝開國元勛)“之後裔姓拜”。後有蒙古族拜氏族人有入回回教者,成為回族拜氏的主源。據文獻《同治年間陝西回族起義歷史調查記錄》的記載,拜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
註:文獻《姓氏詞典》中依據“亦見《萬姓統譜》,宋有拜瑚”而斷定“拜氏是回族姓”,這是錯誤的。據史籍《皇清開國方略》記載:“公元1619年農曆10月,蒙古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書到努爾哈赤住地,自稱“四十萬蒙古之主”,藐視稱“水濱三萬人之王”的努爾哈赤,要求努爾哈赤無條件釋放所獲的內喀爾喀台吉和科爾沁台吉,並警告努爾哈赤不得進犯林丹汗所攻取的廣寧城……”顯然,《姓氏詞典》所引《萬姓統譜》記載的“宋有拜瑚”,實際上宋朝時期的拜瑚、拜延二人皆不是回族,而是指明清之際的蒙古林丹汗屬下臣子康喀勒·拜瑚,因此,所稱“拜氏”仍出自蒙古族,而不是回族特有之姓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拜察氏,滿語為Baica Hala,漢義即“檢校”,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包括烏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孫扎泰、俄漠、優哈爾、斐優等)。后冠漢姓為拜氏。
②滿族拜都氏,滿語為Baidu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等地,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③滿族拜格氏,亦稱伯特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舊部伯德氏,以部為氏,為奚族後裔,滿語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后冠漢姓為拜氏、卜氏。
④滿族拜津氏,亦稱拜晉氏,滿語為Baijin Hala,漢義即“稍微、少許”,世居黑龍江拜察、三姓(皆今黑龍江依蘭),后冠漢姓為拜氏、金氏、白氏。
⑥滿族拜嘉拉氏,滿語為Baigiyara Hala,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他們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溫克族拜英格哩氏,Bayingeri Hala,亦稱白亞格爾氏、白依爾氏,共有五個分支:吾庫薩依爾千、布勒吉依爾千、昭倫千、烏永那千、查拉巴克千,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諾敏河流域)、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後有鄂倫春族引為姓氏者,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秋氏等。

得姓始祖

管仲(姬夷吾)、札剌亦兒·拜住。

各支始祖

第一世孔溫窟哇
扎刺兒氏,為元世祖時丞相,大蒙古汗國前期政治家。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元英宗孛兒只斤·宗碩德八剌下詔追封他為推忠效節保太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諡號“忠宣”。
第二世木華黎
(公元1170~1223年),追隨成吉思汗,參與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屢立戰功、蒙古建國,他被封為左手萬戶長。他去世後,成吉思汗下詔封他為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諡號“忠武”。
第三世孛魯
蒙古國大將軍,他繼領其父木華黎的職務,掌握著經略漢地的大權。後被詔封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諡號“忠定”。
第四世霸都魯
元世祖忽必烈任為元帥,屢立戰功,元大德八年、追贈推誠宣力翊衛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諡號“武靖”。
第五世安童
公元1265年任中書右丞相,積極協助忽必烈推行“漢法”,元朝前期政治家。元大德七年制贈為推忠同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勅立保定新成開國元勛,諡號“忠憲”。
第六世兀都帶
元仁宗時為太師之職、詔長宿衛事,以孝聞。元至大二年,制贈輔誠保德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諡號“忠簡”。
第七世即為拜住
從孔溫窟哇至拜住家族七世皆為元王朝重臣,為元朝的興盛立下了不朽之功勳,其功名載於史冊。“拜住前六世皆姓扎剌兒氏。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至治(公元1321~1323年),改姓拜” 。
第八世拜篤麟
其父拜住。此時元王朝開始腐敗沒落,朱元璋起義興起。據《陝西通史》記載,至明朝初期,拜篤麟降明,奉命由河北涿州遷居大荔沙苑至今”。據拜家村拜氏家譜記載,拜住前六世先祖,死後皆葬於內蒙古只蘭(今陝西省榆林市木華黎墳區)。第七世拜住到第十二世皆葬於陝西省大荔縣拜家村的祖墳。第十三世後拜氏各支大戶有各自的祖墳。

家譜文獻

山西霍州拜氏家譜,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意:該支為西拜戶,元右丞相拜住苗裔,傳至進字輩分為東西二戶。現被收藏在山西省霍州市聖佛村拜建忠處。
陝西大荔拜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陝西省大荔縣拜家村。
蘇中拜氏家譜,(現代)拜忠喜編纂,2002年計算機雷射照排膠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農墾集團幹部拜忠喜處。註:這部家譜是拜住後裔所撰,分為《序言篇》、《原序》、《拜氏起源考證》、《三畏堂祠堂名來源考證》以及清乾隆年間以來的家譜等,詳細記述了家譜的編制和修訂經過。

字輩排行

陝西商洛拜氏字輩:“養(貴)守賜效世廷先玉正福明啟”。

歷史名人

拜住:(公元1298~1323年),蒙古族,著名元朝重臣。拜住好儒學,通漢族傳統禮儀。他胸懷韜略,一生屢立奇功。拜住是元朝始祖一世孔溫的第七世後代,出身將門,遠承祖宗之風,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拜住以先祖功勳世襲為宿衛長。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為太常禮儀院使。
拜玉鳳:(公元1932~今),回族,女;甘肅康樂人。著名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拜懷德:(公元1946~今),蒙古族;陝西大荔人。著名建築專家。
拜學英:(公元1963~今),回族;寧夏涇源人。著名記者、政工師。

遷徙分布

拜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五十八位,多以鹹陽、馮翊為郡望。
今甘肅省的蘭州市、慶陽市寧縣、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平涼市、臨夏市,陝西省的渭南市大荔縣、臨渭區、鹹陽市彬縣、商洛市商州區,山西省的霍州市、運城市鹽湖區、臨汾市侯馬縣,雲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市涇源縣、吳忠市,內蒙古呼和浩特,廣東省的深圳市,河南省的周口市扶溝縣、三門峽市、焦作市,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寧波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蘇省的鎮江市楊中縣,泰州市興化市、姜堰市、鹽城市大豐縣、無錫市宜興市、南京市,青海省的西寧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拜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定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海陵郡:周朝時期稱海陽,漢朝初期名為海陵,西漢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縣。東晉朝義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為海陵郡。隋文帝開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郡稱縣。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稱吳陵縣,以縣置吳州。揚吳設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縣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時轄地在今江蘇泰州一帶地區。

堂號

馮翊堂:以望立堂,亦稱高陸堂。
鹹陽堂:以望立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海陽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