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家哲學:從董仲舒到陸象山》 是2012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作者是張祥龍。
基本介紹
- 書名: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家哲學:從董仲舒到陸象山
- 作者:張祥龍
- ISBN:978-7-5495-1841-8
- 頁數:356頁
- 定價:36元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家哲學——從董仲舒到陸象山》講述從秦漢起頭的儒家哲理在重大歷史階段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和儒家的哲理應對:其一,拒秦興漢,講解秦漢之際儒家與法家的哲理交鋒,以董仲舒為代表,開顯出漢儒“王官學”的盛大氣象;其二,應對佛教,講解兩漢之際佛教入華對儒家正統形成的挑戰,中華佛學的思想之花與儒學相激盪,最終結出宋明儒學的果實。冀望未來儒學的進路成為兩者的內在結合,以精深的、真正太極化了的道理,來開顯活的時間意識體驗、藝術體驗、生存體驗和歷史文化體驗(其中必含中華與西方的歷史文化交往體驗),開啟出一種有靈性的、時機化的、不離人的實際生活的哲理。
目錄
開講辭
第一講秦朝與法家的盛滅
——華夏文化與哲理的歷史拐點
第一節秦政的人事來源
第二節秦政的思想來源
——《韓非子》(上)——奸蔽無處不在
第三節秦政的思想來源
——《韓非子》(下)——如何燭奸去蔽
第四節秦朝覆滅的關鍵人物
——趙高和李斯
第二講秦滅漢興的哲理效應
第一節秦之興旺與士人之絕望
第二節“秦滅”造就的千古良機
——反秦乃漢文化與哲理之源
第三節秦的滅亡帶走了哪些哲理的成功機會?
第四節反秦興漢成就了什麼哲理與政治?
第三講董仲舒的哲理與儒家歷史主導的形成(一)
——過秦、天人相與、元時、改制
第一節“過秦”的含義何在?
第二節董仲舒的舉賢良對策(一)
——天人相與之際
第三節董仲舒的舉賢良對策(二)
——元深天端之時義
第四節受命改制
——如何理解“應天化”中的“不變”?
第五節改制中的元更化
——如何“犯上”而又“不作亂”?
第四講董仲舒的哲理與儒家歷史主導的形成(二)
——三統與一統、天人感應
第一節通三統和獨尊儒術
第二節簡單評議徐復觀先生的《兩漢思想史》
第三節天人感應
第五講董仲舒的哲理與儒家歷史主導的形成(三)
——陰陽五行、類比感應法、深察名號
第一節董仲舒的陰陽五行說
第二節董仲舒的五行說
第三節天人感應的具體途徑
第四節類比法
第五節深察名號的哲理
第六講佛教入華的哲理途徑
第一節佛教與中華古文化的奇妙因緣
第二節印度佛教的基本哲理
第三節般若中觀與中華古哲理(老莊、玄學)的關係
第四節《肇論》開出的中華哲理新境界(一)
第五節《肇論》開出的中華哲理新境界(二)
——《不真空論》與《般若無知論》
第七講中國佛教的特徵
——《起信論》、天台宗和華嚴宗
第一節《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心論
第二節天台宗哲理要點
第三節華嚴宗哲理要點(一)
第四節《金師子章》要點講解(一)
——金與獅子相、華嚴判教/
第五節《金師子章》要點講解(二)
——十玄門與六相圓融/
第六節《金師子章》要點講解(三)
——(因陀羅網境界)法界[性]緣起和理事無礙
第八講宋明儒學的哲理回應(一)
——周敦頤如何開創了宋明道學
第一節周敦頤之前儒家哲理無天險可守
第二節周敦頤其人其書及其佛道因緣大略
第三節《太極圖說》與道、佛的關係
第四節《太極圖說》與《通書》的哲理意蘊
第九講宋明儒學的哲理回應(二)
——二程
第一節二程與周敦頤和華嚴宗的關係
第二節二程的理學
第三節二程的理氣說和格物致知說/
第四節二程理學的問題
第十講宋明儒學的哲理回應(三)
——朱陸異同
第一節朱子生平簡述
第二節朱子學說簡括
第三節朱陸鵝湖之會
第四節陸象山之心學撮要
第五節心學之問題
本書引用的主要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張祥龍,男,1949年出生於香港九龍,七七級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生。1986年10月赴美國留學,1988年8月獲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Toledo)大學碩士,1992年2月獲紐約州立布法羅(Buffalo)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暨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現象學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際中西哲學比較學會(ISCWP)會長,美國哲學學會(APA)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擔任《世界哲學》(原《哲學譯叢》)、《哲學門》、《江蘇社會科學》、《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論證》等刊物編委或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