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道夫,按年代排列三個人物,中世紀的德意志國王阿道夫,現代的盧森堡大公阿道夫和德國元首希特勒。還有同名書籍和電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道夫
- 外文名:Adolf
- 同名人物:3人
- 同名事物:書籍、電影
德國國王,拿騷公爵,德國元首,元首往事,相關名言,
德國國王
拿騷家族的阿道夫(1292-1298),曾任德意志國王和拿騷伯爵。他是拿騷伯爵沃拉姆二世之子。1292年德意志選侯選舉毫無勢力和影響力的拿騷伯爵為德意志國王取代勢力大增的哈布斯堡家族。阿道夫在位期間由於提出對鄰近的圖林根的領土要求,遭到德意志諸侯的反對,其王位被德意志貴族廢黜,阿道夫試圖奪回王位,但在美因茨附近的戰鬥中被哈布斯堡家族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殺死。
拿騷公爵
阿道夫大公(GrandDukeAdolpheofLuxembourg),全名阿道夫·威廉·卡爾·弗雷德里希·拿騷-魏爾堡AdolphWilhelmAugustKarlFriedrichofNassau-Weilburg(1817年7月24日—1905年11月17日),最後一位拿騷公爵,第四任盧堡大公。183
9年父親威死後繼拿騷爵位。他曾在維也納受教育。他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忠實盟友,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反對普魯士。1866年奧地利戰敗,1890年拿騷被普魯士吞併。1867年9月9日阿道夫正式放棄拿騷公爵爵位作為補償,他得到850萬塔勒爾和若干城堡。1889年任荷蘭國王威廉三世在盧森堡的攝政。根據1783年拿騷繼承協定,阿道夫成為盧森堡自治公國的第一位統治者。
1844年1月31日,阿道夫和俄羅斯女大公伊莎白·米伊洛夫娜結為婦,whodiedlessthanayearafterwards。
1851年4月23日,他第二次結婚,妻子是Adelheid-MarieofAnhalt-Dessau,他們有五個孩子,但只有兩個成為盧森堡王子和公主。
他的大兒子紀姆(1852年–1912年),在他1905年去世後繼承盧森堡大公位。他的女兒希達·洛特·威娜(1864年-1952年),嫁於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I)。
9年父親威死後繼拿騷爵位。他曾在維也納受教育。他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忠實盟友,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反對普魯士。1866年奧地利戰敗,1890年拿騷被普魯士吞併。1867年9月9日阿道夫正式放棄拿騷公爵爵位作為補償,他得到850萬塔勒爾和若干城堡。1889年任荷蘭國王威廉三世在盧森堡的攝政。根據1783年拿騷繼承協定,阿道夫成為盧森堡自治公國的第一位統治者。
1844年1月31日,阿道夫和俄羅斯女大公伊莎白·米伊洛夫娜結為婦,whodiedlessthanayearafterwards。
1851年4月23日,他第二次結婚,妻子是Adelheid-MarieofAnhalt-Dessau,他們有五個孩子,但只有兩個成為盧森堡王子和公主。
他的大兒子紀姆(1852年–1912年),在他1905年去世後繼承盧森堡大公位。他的女兒希達·洛特·威娜(1864年-1952年),嫁於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I)。
德國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時30分),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am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殘酷的政治家和過於冒險的軍事家,以及野心家、陰謀家。
1929年10月末從華爾街開始的經濟恐慌迅速蔓延,導致了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德國的經濟是靠美國發展起來的,所以受害最大。企業倒閉,產銷蕭條,失業人數直線上升,最高時達600萬。這可給希特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他稱經濟危機是“政府無能”,是政府接受《凡爾賽和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結果,是共和國和歷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不久,經濟危機就發展成為一場國家危機。由於經濟蕭條,國家稅收下降,相反失業救濟的支出卻迅速增加。1930年3月,魏瑪共和國的最後一屆政府終因入閣各黨在如何平衡國庫虧空問題上意見分歧而垮台。
從1930—1933年期間,魏瑪共和國不得不由所謂的“總統內閣”來治理,經濟危機更使社會各階層的矛盾不斷激化,人民民眾對魏瑪共和國政府極為不滿,強烈要求建立一個拯救德意志民族、給社會帶來安定,給人民帶來幸福的新政府。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為國家社會主義展開更強大的宣傳,對各階層人民不斷做出符合其願望的慷慨許諾。一方面又通過納粹黨的宣傳機器,宣稱該黨不是一個階級政黨,而是“大眾黨”,並重點向中下層的中產階級發動討好攻勢,以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持。這種宣傳不能不打動處在絕望之中的德國人民,他們相信希特勒的諾言能夠兌現,因而紛紛聚集在納粹的旗幟下。危機前,納粹黨只有10.8萬人,到了1932年,人數超過了100萬。從1930年開始,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不斷獲得勝利,1932年4月10日舉行總統第二輪選舉,希特勒竟然獲得了36.8%的選票。1932年7月31日舉行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了37.3%的選票,獲得230個議席,一躍成為國會中最大的黨派。1932年8月13日,總統興登堡召見希特勒並試圖說服他與佛朗茨·馮·巴本共同組成聯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絕,聲言作為最大政黨的領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個國家權力”,但興登堡也發表聲明加以拒絕。就在這時,巴本和施萊歇爾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寧讓第三者上台,也不讓對方執政,通過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來,搞了一個以“保守派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總統、國防軍和鋼盔團”為一方,以希特勒的納粹集團為另一方的聯盟,組成所謂“民族團結”的聯合政府。對希特勒的得勢,被推翻的霍亨索倫王室的支持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1933年1月22日,皇太子就曾致函興登堡,敦促其授權希特勒組閣,威廉二世還給納粹黨提供了200萬馬克的援助。就這樣,希特勒終於在1933年1月30日通過“後門”交易登上了總理的寶座。從這時起,魏瑪共和國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國由此誕生。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並不滿足於這種聯盟。他執意藉助已經掌握的權力,實現建立獨裁的目標。因而在他上台第三天即2月1日就發布第1號文告,聲稱興登堡總統宣布解散國會,定於3月5日舉行新的選舉。希特勒認為,他將在選舉中穩操勝券,這樣就能排斥聯合政府中的其他政黨,確立一黨統治的體制。2月4日又頒布《保護德國人民法》,以便廣泛限制反對黨,特別是限制德共和社民黨在競選中的宣傳活動。2月6日,解散普魯士邦議會,使普魯士代理內政部長、納粹黨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為納粹黨在普魯士奪權創造了條件。隨後由衝鋒隊、黨衛隊和鋼盔團成員組成的所謂“輔助警察”又先後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門,並在各大區建立了集中營,關押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社民黨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戰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攏國防軍頭目和大資本家,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贏得選舉的勝利。
為了徹底打擊反對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反對納粹最堅定的共產黨,納粹黨徒又一手炮製了震驚國內外的2月27日的國會大廈縱火案,並將之嫁禍於德國共產黨人,在國內掀起了空前規模的反共浪潮,致使德共的機構被全部摧毀,幾千名德共幹部被捕,並被迫轉入地下,在這一事件中,被捕人員還有社民黨人和其他著名人士。希特勒還在該事件後頒布被人們稱之為“國會縱火法”的《保護人民和國家法》,授權政府接管各邦權力。他在衝鋒隊和黨衛隊的參與下,對各邦特別是那些不在納粹黨掌握之中的邦進行自上而下的奪權。從此,各邦的主權被納入“一體化”,德國這一法制國家趨於瓦解,納粹黨的一黨統治的基礎得以基本建立了。他通過“長刀之夜”事件,鎮壓衝鋒隊,大肆鎮壓打擊及削弱黨內反對派,鞏固自身勢力。
3月5日國會大選後,納粹黨獲得了43.8%的選票,民族人民黨獲得8%的選票,這兩個執政黨雖獲得了51.8%的選票,但沒有獲得2/3的多數,這樣他們就無法保證通過有些對他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立法。於是3月23日希特勒軟硬兼施,終於獲得了他所要求的授權法。有了它,希特勒在4年任期中就擁有立法權,就可以把國會和議員們撇在一邊,不許他們問津。授權法是希特勒在權力道路上邁出的所謂“合法”的最後一步,同時也是建立他“元首國家”的基礎,希特勒有了這個授權法以後,又頒布了一系列法規。他通過撤銷邦一級的行政區,取締納粹黨以外的政治組織,摧毀納粹運動內部的反對派,控制經濟和文化這四個方面的步驟,使各個領域進一步實行了“一體化”。就這樣,希特勒在上台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基本上結束了從上到下的奪權活動,並建立了納粹黨一黨專政的法西斯極權統治。恰在這對,年邁的興登堡於1934年8月1日病逝。這可是給希特勒提供了最後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極好機會。希特勒立即頒布一項法律,把總統和總理這兩個職務合二而一,叫軍隊以及法官和官員向他個人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如今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了。
帝國大業
希特勒在政治上整肅內部時,又把全部經濟都納入受國家控制、適應政治需要、實行強制生產的軌道,以更有利於擴軍備戰。接著希特勒就開始將其計畫付諸實施。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達了一個重整軍備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則公開宣布了此計畫:將國防軍由10萬擴充到30萬。這是公開違反凡爾賽和約,它立即引起西方國家的強烈反應。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議,並達成共同防禦的協定,但一切只不過是停留在紙面上,從未去實施,相反在其背後倒掩蓋著勾心鬥角和畏首畏尾,特別是英國還中途變卦,與德國簽訂了一項海軍協定。這也是英國“綏靖”政策的開端。
這一連串的事情使希特勒確信:這裡出現的又是一幫和他昔日國內政敵一樣不中用的傢伙,只要他堅決、突然地把既成事實擺在這些傢伙面前,他們勢必束手無策,聽之任之。於是,希特勒於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廢除洛伽諾公約,不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竟派出3萬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並沿德國西部邊界建立起防禦工事。此時,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只要稍有動作,希特勒就會乖乖地縮回,但他們又只是滿足於提出抗議,並未採取任何切實的對抗措施,這就使希特勒更加膽大妄為,加快了向外擴張的步伐。
1936年11月,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9月義大利又加入此協定。這樣,德、意、日三國就正式結成法西斯集團,三國軸心正式形成。這聲明德、意、日三國並在一輛戰車上。
希特勒最終擺脫了《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和外交上的孤立處境,於是,他於1937年11月5日召集國防部長、國防軍三軍總司令和外交部長等頭目,向他們宣布最遲在1943至1945年之間解決德國的空間問題,要占領與德國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間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這時的德國軍事力量已有了相當的規模,經濟形勢也進一步好轉。所以希特勒自覺有了資本,就開始把他的計畫付諸實施了。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軟硬兼施,在奧地利的親德分子和納粹分子的幫助下,兵不血刃占領了奧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歐侵略擴張的第一步。英法兩國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動又只是聽之任之。法國毫無表示,英國只是由駐德大使提出抗議了事,蘇聯政府發表聲明進行譴責,並要求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制止德國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國家拒絕。
吞併了奧地利之後,希特勒就策劃向捷克斯洛伐克開刀。他瞄準英法等國不願為捷克斯洛伐克承擔戰爭風險的心理,利用納粹黨培植的蘇台德德意志黨人充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馬前卒,通過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一槍未發地又把蘇台德地區占為德國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毀了慕尼黑協定,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徑,英法除了提出口頭抗議,並沒有採取任何重大措施。
希特勒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後,緊接著又把手伸向波蘭,要波蘭歸還但澤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權的通往東普魯士的陸地走廊。波蘭堅決拒絕了希特勒的無理要求。
到了這時,深深感受到希特勒欺騙和愚弄的英國首相張伯倫才放棄綏靖政策,轉而強烈譴責希特勒的侵略行徑並宣布全力支持並保證波蘭的獨立。法國在此情況下也作了相應的表態和加強戰備的措施。
希特勒面對波蘭的不屈服態度和英法保證波蘭獨立的聲明,以及他們正在同蘇聯談判並有可能結成同盟的情況,不免有些害怕,因此,他也秘密派代表同蘇聯進行談判。
蘇聯鑒於英法同自己的談判缺乏誠意,背地裡還向德國大獻殷勤,繼續推行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同時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利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終於在1939年8月23日同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則由此去掉了擔心出現一場兩線作戰的心病並還能經常不斷地從蘇聯那裡得到糧食和原料的供應。
希特勒自覺已無後顧之憂,於是在1939年9月1日,終以“閃電戰”實施了他幾個月前就打算實施的進攻波蘭的計畫。1939年,8月31日夜晚,德軍身穿波軍制服,靠近了波蘭邊境的格萊維茨的一個小鎮。成功占領了該小鎮後,德軍故意搗毀了這個小鎮的電台,並向空中鳴槍。隨後,正在接聽該電台節目的德國民眾聽到一個操著波蘭口音的嗓音宣布:“波蘭人民!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戰爭就要打響了,團結起來,打倒德國鬼子,打到所有反對我們進行戰爭的德國人!”講話之人是被納粹強迫穿上波蘭軍服的囚犯。隨後他被納粹黨衛軍殺害。這是由蓋世太保頭目海德里親自導演的“波蘭入侵”德國的陰謀。
第二天上午10點,希特勒向德國宣布德國遭到了波蘭的入侵,德國被迫予以還擊。而事實上在希特勒宣布前,德國已經對波蘭發動了閃電戰。隨後,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國宣戰,二戰爆發。
英法兩國雖於9月3日對德宣戰,但在希特勒征服波蘭的四個星期中一直按兵不動。法國軍隊只是在馬其諾防線後面構築工事據守。士兵們將德國西線的戰爭稱之為“靜坐戰”或“滑稽的戰爭”。波蘭在德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終於在9月28日淪陷。占領波蘭之後、希特勒又向英法大力施放和平煙幕,可暗中他卻悄悄地加緊把它的部隊從東線調集至西線,把主要的目標對準了法國。1940年4月,希特勒開始把他在前一年10月10日發布的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密令付諸實施。但他首先卻去攻占了丹麥、挪威以保證德國有海上的戰略基地和瑞典鐵礦沙的供應。接著,於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國軍隊攻占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法國被占領後,希特勒的對手就只剩下在敦刻爾克大潰退中遭到嚴重削弱的英國了。希特勒首先對英國實行誘和,條件是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但因為遭到以邱吉爾為首的強硬派的抵制,所以沒有成功,於是他立即下令實施在英國登入的“海獅作戰計畫”,這是無奈的選擇。
本來在希特勒的原計畫里,並沒有打算與英國進行較量,本來希特勒以為法國投降之後,英國也會很快屈服。但希特勒想依靠空中優勢制勝英國的計畫,由於帝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忽視英國實力,造成戰略決策失誤,失去最佳時機,因而一再推遲“海獅作戰計畫”。戈林自以為是,擅自改變作戰計畫,將空中打擊重點由軍事目標轉移至重要城市,給英國以喘息之機,加上英國從1935年開始在全國布置雷達網,並配備靈活性優越的“颶風式”和“噴火式”戰鬥機,使德國空中優勢不復存在,“海獅作戰計畫”在英國的頑強抗擊下徹底破產了。之後,希特勒不得不在9月27日無限期推遲“海獅作戰計畫”。這是希特勒在歐洲大戰以來首次沒有能達到入侵目的的一次大戰役。
希特勒早在西線作戰、進攻英國時,即1940年夏就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畫”。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指令德軍“必須準備在對英戰爭結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擊潰蘇俄”。這時,希特勒看到蘇聯也在加緊備戰工作,為避免陷入兩線作戰,他決定先解決蘇俄這個他稱霸歐洲的最大障礙。希特勒認為,英國已被逐出歐洲大陸,短期內不可能成為德國東進的後顧之憂,而且“俄國一旦被打敗,英國的最後希望就破滅了”。
在進攻蘇聯之前,希特勒己占領了歐洲的14個國家,並且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變為自己的附屬國。
希特勒認為他通過無限度地搜刮歐洲廣大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力量己足夠強大,而且1940年,德國的軍事生產比上年度增長了1/3,他自以為一切己準備就緒,於是撕毀兩國互不侵犯條約,下令於1941年6月22日在1000多公里長的蘇聯邊境上發動大規模的突然襲擊。
對希特勒來說,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另一場戰爭,是一場思想領域中反對布爾什維主義的十字軍似的進軍,是一場反對“斯拉夫劣等人”的種族戰爭,是一場贏得“生存空間”的占領戰爭。但是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軍事實力,也低估了西方民主國家反法西斯鬥爭的堅定性,終於使自己陷入兩線作戰的絕境。
在戰爭初期的短暫得勢之後,希特勒開始走下坡路了。首先慘敗在莫斯科城下和史達林格勒城下,其閃電戰的計畫遂宣告破產。事實證明,他不可能在遼闊無垠的蘇聯領土上打贏一場消耗戰。隨著12月7日德國盟國日本偷襲珍珠港,12月11日,希特勒也向美國宣戰。就這樣,一場歐洲大戰遂變成了世界大戰。
隨著1942年11月—1943年2月德軍在史達林格勒遭到慘敗而開始節節敗退,蘇聯則開始轉入戰略大反擊。在西線,希特勒同英國媾和的希望己不存在,其軍隊在北非戰場屢遭打擊,傷亡慘重,最後不得不投降。1943年7月,盟軍在義大利南端的西西里島登入,促使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垮台,建立的新政府則向德軍宣戰,希特勒只能孤軍作戰。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加拿大三國遠征軍在法國諾曼第登入,而蘇軍到1944年7月己把德軍趕出蘇聯國境,並攻入波蘭境內,至此希特勒軍隊完全陷入東線和西線的夾擊之中。儘管如此,希特勒還是宣布“將不惜任何代價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1944年底,盟軍己攻入德國境內。希特勒的敗局已定,這時他已從公共場合消失,人們再也見不到他的演講。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逃過“狼穴”炸彈暗殺後,又回到柏林,住進總理府下面的地下避彈室中,並在戈培爾等幾個親信和情婦埃娃·布勞恩的陪伴下,在充斥著絕望和幻想的陰森可怖的氣氛中指揮戰爭,躲在地下室中的他經常四肢顫抖、目光呆滯、面色慘白,說起話來有氣無力。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希特勒還抱著戰爭很快即將發生一個轉折的希望。然而現實是無情的,盟軍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希特勒擺脫困境的幻想完全破滅,於是在1945年3月19日下令毀滅一切“德國國內軍事、交通、通訊、工業和供應設施以及敵人為繼續作戰以某種方式立即或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利用的東西”。當被要求執行命令的施佩爾提出異議時,希特勒仍高喊:“如果戰爭打輸了,人民也就完了。……因為人民已被證明是軟弱的,而未來只會屬於更加強大的東方人。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剩下來的反正只是劣等人,因為優秀分子已經陣亡了。”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希特勒得知此訊息後,聯想到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戰爭中的絕處逢生,頓然又生出戰爭會出現轉折的希望,而且這種充滿希望的氣氛一直持續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那天。4月22日,柏林已被蘇聯紅軍包圍了3/4,這時希特勒才大夢初醒。他悲鳴道:“戰爭打敗了……我將留在柏林,只要時刻一到,我就用手槍結束我的生命。”但同時他也痛罵國人:“武裝部隊拋棄了我,我的將軍們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沒有得到執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國沒能完成我給整個民族提出的任務。”4月27日,整個柏林完全被蘇軍包圍起來。4月28日,希特勒的戰時盟友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擊隊抓獲槍決。同一天,希特勒又獲悉,他的副手希姆萊企圖同西方列強進行談判;至此,希特勒完全泄了氣,感到自己的末日已經來臨。他開始口授他的政治遺囑,但他仍然要痛罵猶太人,要求後繼者“必須竭盡全力恪守種族法律,無情地抵抗世界各民族的毒害者國際猶太集團。”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婦埃娃·布勞恩正式結為夫婦,接受洗禮。4月29日,蘇聯坦克向火車站附近的動物園推進。4月30日,蘇軍經過激戰,終於攻占了國會大廈。此時希特勒的總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內。下午3點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彈房間,開槍自殺。埃娃·布勞恩則與此同時吞下了毒藥。兩人的屍體被侍從用軍毯包上,抬至總理府的花園裡,澆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骨灰被埋進一個炮彈坑。
以下是希特勒女秘書回憶錄中關於這段的描述:
“我(特勞德爾女秘書)想知道元首到底是怎么死的,京斯策也願意談這個話題。我們再度向元首敬禮,然後,他就帶著埃娃走入房間,關上門。戈培爾、博爾曼、阿克斯曼、赫韋爾、肯普卡和我站在走廊上等待。大概十分鐘吧,對我們而言,簡直漫長的不可忍耐,直到槍聲劃破死寂。幾秒種後,戈培爾推開門,我們走進去。元首是向自己的嘴開槍的,同時咬碎了那個毒藥玻璃囊。他的頭骨都粉碎了,死狀極其可怕。埃娃沒有用到她的小手槍,她只是服了毒。我們用一張毯子裹住元首的頭部,戈培爾、阿克曼和肯普卡把屍體經樓梯抬到花園裡。他那么瘦,屍體卻重的出乎我的意料。在花園裡,我們並排擺下兩具屍體,離掩體入口就幾步之遙。我們不能再走遠一點了,應因為槍火仍然很密集,所以我們就近挖了一個彈坑。然後,肯普卡和我往屍體上澆汽油,我點燃一塊碎布扔過去。兩具屍體當即被火焰吞沒了…’”
1929年10月末從華爾街開始的經濟恐慌迅速蔓延,導致了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德國的經濟是靠美國發展起來的,所以受害最大。企業倒閉,產銷蕭條,失業人數直線上升,最高時達600萬。這可給希特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他稱經濟危機是“政府無能”,是政府接受《凡爾賽和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結果,是共和國和歷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不久,經濟危機就發展成為一場國家危機。由於經濟蕭條,國家稅收下降,相反失業救濟的支出卻迅速增加。1930年3月,魏瑪共和國的最後一屆政府終因入閣各黨在如何平衡國庫虧空問題上意見分歧而垮台。
從1930—1933年期間,魏瑪共和國不得不由所謂的“總統內閣”來治理,經濟危機更使社會各階層的矛盾不斷激化,人民民眾對魏瑪共和國政府極為不滿,強烈要求建立一個拯救德意志民族、給社會帶來安定,給人民帶來幸福的新政府。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為國家社會主義展開更強大的宣傳,對各階層人民不斷做出符合其願望的慷慨許諾。一方面又通過納粹黨的宣傳機器,宣稱該黨不是一個階級政黨,而是“大眾黨”,並重點向中下層的中產階級發動討好攻勢,以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持。這種宣傳不能不打動處在絕望之中的德國人民,他們相信希特勒的諾言能夠兌現,因而紛紛聚集在納粹的旗幟下。危機前,納粹黨只有10.8萬人,到了1932年,人數超過了100萬。從1930年開始,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不斷獲得勝利,1932年4月10日舉行總統第二輪選舉,希特勒竟然獲得了36.8%的選票。1932年7月31日舉行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了37.3%的選票,獲得230個議席,一躍成為國會中最大的黨派。1932年8月13日,總統興登堡召見希特勒並試圖說服他與佛朗茨·馮·巴本共同組成聯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絕,聲言作為最大政黨的領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個國家權力”,但興登堡也發表聲明加以拒絕。就在這時,巴本和施萊歇爾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寧讓第三者上台,也不讓對方執政,通過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來,搞了一個以“保守派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總統、國防軍和鋼盔團”為一方,以希特勒的納粹集團為另一方的聯盟,組成所謂“民族團結”的聯合政府。對希特勒的得勢,被推翻的霍亨索倫王室的支持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1933年1月22日,皇太子就曾致函興登堡,敦促其授權希特勒組閣,威廉二世還給納粹黨提供了200萬馬克的援助。就這樣,希特勒終於在1933年1月30日通過“後門”交易登上了總理的寶座。從這時起,魏瑪共和國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國由此誕生。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並不滿足於這種聯盟。他執意藉助已經掌握的權力,實現建立獨裁的目標。因而在他上台第三天即2月1日就發布第1號文告,聲稱興登堡總統宣布解散國會,定於3月5日舉行新的選舉。希特勒認為,他將在選舉中穩操勝券,這樣就能排斥聯合政府中的其他政黨,確立一黨統治的體制。2月4日又頒布《保護德國人民法》,以便廣泛限制反對黨,特別是限制德共和社民黨在競選中的宣傳活動。2月6日,解散普魯士邦議會,使普魯士代理內政部長、納粹黨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為納粹黨在普魯士奪權創造了條件。隨後由衝鋒隊、黨衛隊和鋼盔團成員組成的所謂“輔助警察”又先後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門,並在各大區建立了集中營,關押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社民黨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戰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攏國防軍頭目和大資本家,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贏得選舉的勝利。
為了徹底打擊反對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反對納粹最堅定的共產黨,納粹黨徒又一手炮製了震驚國內外的2月27日的國會大廈縱火案,並將之嫁禍於德國共產黨人,在國內掀起了空前規模的反共浪潮,致使德共的機構被全部摧毀,幾千名德共幹部被捕,並被迫轉入地下,在這一事件中,被捕人員還有社民黨人和其他著名人士。希特勒還在該事件後頒布被人們稱之為“國會縱火法”的《保護人民和國家法》,授權政府接管各邦權力。他在衝鋒隊和黨衛隊的參與下,對各邦特別是那些不在納粹黨掌握之中的邦進行自上而下的奪權。從此,各邦的主權被納入“一體化”,德國這一法制國家趨於瓦解,納粹黨的一黨統治的基礎得以基本建立了。他通過“長刀之夜”事件,鎮壓衝鋒隊,大肆鎮壓打擊及削弱黨內反對派,鞏固自身勢力。
3月5日國會大選後,納粹黨獲得了43.8%的選票,民族人民黨獲得8%的選票,這兩個執政黨雖獲得了51.8%的選票,但沒有獲得2/3的多數,這樣他們就無法保證通過有些對他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立法。於是3月23日希特勒軟硬兼施,終於獲得了他所要求的授權法。有了它,希特勒在4年任期中就擁有立法權,就可以把國會和議員們撇在一邊,不許他們問津。授權法是希特勒在權力道路上邁出的所謂“合法”的最後一步,同時也是建立他“元首國家”的基礎,希特勒有了這個授權法以後,又頒布了一系列法規。他通過撤銷邦一級的行政區,取締納粹黨以外的政治組織,摧毀納粹運動內部的反對派,控制經濟和文化這四個方面的步驟,使各個領域進一步實行了“一體化”。就這樣,希特勒在上台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基本上結束了從上到下的奪權活動,並建立了納粹黨一黨專政的法西斯極權統治。恰在這對,年邁的興登堡於1934年8月1日病逝。這可是給希特勒提供了最後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極好機會。希特勒立即頒布一項法律,把總統和總理這兩個職務合二而一,叫軍隊以及法官和官員向他個人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如今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了。
帝國大業
希特勒在政治上整肅內部時,又把全部經濟都納入受國家控制、適應政治需要、實行強制生產的軌道,以更有利於擴軍備戰。接著希特勒就開始將其計畫付諸實施。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達了一個重整軍備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則公開宣布了此計畫:將國防軍由10萬擴充到30萬。這是公開違反凡爾賽和約,它立即引起西方國家的強烈反應。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議,並達成共同防禦的協定,但一切只不過是停留在紙面上,從未去實施,相反在其背後倒掩蓋著勾心鬥角和畏首畏尾,特別是英國還中途變卦,與德國簽訂了一項海軍協定。這也是英國“綏靖”政策的開端。
這一連串的事情使希特勒確信:這裡出現的又是一幫和他昔日國內政敵一樣不中用的傢伙,只要他堅決、突然地把既成事實擺在這些傢伙面前,他們勢必束手無策,聽之任之。於是,希特勒於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廢除洛伽諾公約,不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竟派出3萬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並沿德國西部邊界建立起防禦工事。此時,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只要稍有動作,希特勒就會乖乖地縮回,但他們又只是滿足於提出抗議,並未採取任何切實的對抗措施,這就使希特勒更加膽大妄為,加快了向外擴張的步伐。
1936年11月,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9月義大利又加入此協定。這樣,德、意、日三國就正式結成法西斯集團,三國軸心正式形成。這聲明德、意、日三國並在一輛戰車上。
希特勒最終擺脫了《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和外交上的孤立處境,於是,他於1937年11月5日召集國防部長、國防軍三軍總司令和外交部長等頭目,向他們宣布最遲在1943至1945年之間解決德國的空間問題,要占領與德國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間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這時的德國軍事力量已有了相當的規模,經濟形勢也進一步好轉。所以希特勒自覺有了資本,就開始把他的計畫付諸實施了。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軟硬兼施,在奧地利的親德分子和納粹分子的幫助下,兵不血刃占領了奧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歐侵略擴張的第一步。英法兩國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動又只是聽之任之。法國毫無表示,英國只是由駐德大使提出抗議了事,蘇聯政府發表聲明進行譴責,並要求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制止德國侵略的措施,但遭西方國家拒絕。
吞併了奧地利之後,希特勒就策劃向捷克斯洛伐克開刀。他瞄準英法等國不願為捷克斯洛伐克承擔戰爭風險的心理,利用納粹黨培植的蘇台德德意志黨人充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馬前卒,通過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一槍未發地又把蘇台德地區占為德國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毀了慕尼黑協定,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徑,英法除了提出口頭抗議,並沒有採取任何重大措施。
希特勒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後,緊接著又把手伸向波蘭,要波蘭歸還但澤市,提供享有治外法權的通往東普魯士的陸地走廊。波蘭堅決拒絕了希特勒的無理要求。
到了這時,深深感受到希特勒欺騙和愚弄的英國首相張伯倫才放棄綏靖政策,轉而強烈譴責希特勒的侵略行徑並宣布全力支持並保證波蘭的獨立。法國在此情況下也作了相應的表態和加強戰備的措施。
希特勒面對波蘭的不屈服態度和英法保證波蘭獨立的聲明,以及他們正在同蘇聯談判並有可能結成同盟的情況,不免有些害怕,因此,他也秘密派代表同蘇聯進行談判。
蘇聯鑒於英法同自己的談判缺乏誠意,背地裡還向德國大獻殷勤,繼續推行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同時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利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終於在1939年8月23日同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則由此去掉了擔心出現一場兩線作戰的心病並還能經常不斷地從蘇聯那裡得到糧食和原料的供應。
希特勒自覺已無後顧之憂,於是在1939年9月1日,終以“閃電戰”實施了他幾個月前就打算實施的進攻波蘭的計畫。1939年,8月31日夜晚,德軍身穿波軍制服,靠近了波蘭邊境的格萊維茨的一個小鎮。成功占領了該小鎮後,德軍故意搗毀了這個小鎮的電台,並向空中鳴槍。隨後,正在接聽該電台節目的德國民眾聽到一個操著波蘭口音的嗓音宣布:“波蘭人民!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戰爭就要打響了,團結起來,打倒德國鬼子,打到所有反對我們進行戰爭的德國人!”講話之人是被納粹強迫穿上波蘭軍服的囚犯。隨後他被納粹黨衛軍殺害。這是由蓋世太保頭目海德里親自導演的“波蘭入侵”德國的陰謀。
第二天上午10點,希特勒向德國宣布德國遭到了波蘭的入侵,德國被迫予以還擊。而事實上在希特勒宣布前,德國已經對波蘭發動了閃電戰。隨後,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國宣戰,二戰爆發。
英法兩國雖於9月3日對德宣戰,但在希特勒征服波蘭的四個星期中一直按兵不動。法國軍隊只是在馬其諾防線後面構築工事據守。士兵們將德國西線的戰爭稱之為“靜坐戰”或“滑稽的戰爭”。波蘭在德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終於在9月28日淪陷。占領波蘭之後、希特勒又向英法大力施放和平煙幕,可暗中他卻悄悄地加緊把它的部隊從東線調集至西線,把主要的目標對準了法國。1940年4月,希特勒開始把他在前一年10月10日發布的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密令付諸實施。但他首先卻去攻占了丹麥、挪威以保證德國有海上的戰略基地和瑞典鐵礦沙的供應。接著,於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國軍隊攻占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法國被占領後,希特勒的對手就只剩下在敦刻爾克大潰退中遭到嚴重削弱的英國了。希特勒首先對英國實行誘和,條件是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但因為遭到以邱吉爾為首的強硬派的抵制,所以沒有成功,於是他立即下令實施在英國登入的“海獅作戰計畫”,這是無奈的選擇。
本來在希特勒的原計畫里,並沒有打算與英國進行較量,本來希特勒以為法國投降之後,英國也會很快屈服。但希特勒想依靠空中優勢制勝英國的計畫,由於帝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忽視英國實力,造成戰略決策失誤,失去最佳時機,因而一再推遲“海獅作戰計畫”。戈林自以為是,擅自改變作戰計畫,將空中打擊重點由軍事目標轉移至重要城市,給英國以喘息之機,加上英國從1935年開始在全國布置雷達網,並配備靈活性優越的“颶風式”和“噴火式”戰鬥機,使德國空中優勢不復存在,“海獅作戰計畫”在英國的頑強抗擊下徹底破產了。之後,希特勒不得不在9月27日無限期推遲“海獅作戰計畫”。這是希特勒在歐洲大戰以來首次沒有能達到入侵目的的一次大戰役。
希特勒早在西線作戰、進攻英國時,即1940年夏就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畫”。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指令德軍“必須準備在對英戰爭結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擊潰蘇俄”。這時,希特勒看到蘇聯也在加緊備戰工作,為避免陷入兩線作戰,他決定先解決蘇俄這個他稱霸歐洲的最大障礙。希特勒認為,英國已被逐出歐洲大陸,短期內不可能成為德國東進的後顧之憂,而且“俄國一旦被打敗,英國的最後希望就破滅了”。
在進攻蘇聯之前,希特勒己占領了歐洲的14個國家,並且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變為自己的附屬國。
希特勒認為他通過無限度地搜刮歐洲廣大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力量己足夠強大,而且1940年,德國的軍事生產比上年度增長了1/3,他自以為一切己準備就緒,於是撕毀兩國互不侵犯條約,下令於1941年6月22日在1000多公里長的蘇聯邊境上發動大規模的突然襲擊。
對希特勒來說,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另一場戰爭,是一場思想領域中反對布爾什維主義的十字軍似的進軍,是一場反對“斯拉夫劣等人”的種族戰爭,是一場贏得“生存空間”的占領戰爭。但是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軍事實力,也低估了西方民主國家反法西斯鬥爭的堅定性,終於使自己陷入兩線作戰的絕境。
在戰爭初期的短暫得勢之後,希特勒開始走下坡路了。首先慘敗在莫斯科城下和史達林格勒城下,其閃電戰的計畫遂宣告破產。事實證明,他不可能在遼闊無垠的蘇聯領土上打贏一場消耗戰。隨著12月7日德國盟國日本偷襲珍珠港,12月11日,希特勒也向美國宣戰。就這樣,一場歐洲大戰遂變成了世界大戰。
隨著1942年11月—1943年2月德軍在史達林格勒遭到慘敗而開始節節敗退,蘇聯則開始轉入戰略大反擊。在西線,希特勒同英國媾和的希望己不存在,其軍隊在北非戰場屢遭打擊,傷亡慘重,最後不得不投降。1943年7月,盟軍在義大利南端的西西里島登入,促使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垮台,建立的新政府則向德軍宣戰,希特勒只能孤軍作戰。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加拿大三國遠征軍在法國諾曼第登入,而蘇軍到1944年7月己把德軍趕出蘇聯國境,並攻入波蘭境內,至此希特勒軍隊完全陷入東線和西線的夾擊之中。儘管如此,希特勒還是宣布“將不惜任何代價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1944年底,盟軍己攻入德國境內。希特勒的敗局已定,這時他已從公共場合消失,人們再也見不到他的演講。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逃過“狼穴”炸彈暗殺後,又回到柏林,住進總理府下面的地下避彈室中,並在戈培爾等幾個親信和情婦埃娃·布勞恩的陪伴下,在充斥著絕望和幻想的陰森可怖的氣氛中指揮戰爭,躲在地下室中的他經常四肢顫抖、目光呆滯、面色慘白,說起話來有氣無力。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希特勒還抱著戰爭很快即將發生一個轉折的希望。然而現實是無情的,盟軍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希特勒擺脫困境的幻想完全破滅,於是在1945年3月19日下令毀滅一切“德國國內軍事、交通、通訊、工業和供應設施以及敵人為繼續作戰以某種方式立即或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利用的東西”。當被要求執行命令的施佩爾提出異議時,希特勒仍高喊:“如果戰爭打輸了,人民也就完了。……因為人民已被證明是軟弱的,而未來只會屬於更加強大的東方人。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剩下來的反正只是劣等人,因為優秀分子已經陣亡了。”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希特勒得知此訊息後,聯想到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戰爭中的絕處逢生,頓然又生出戰爭會出現轉折的希望,而且這種充滿希望的氣氛一直持續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那天。4月22日,柏林已被蘇聯紅軍包圍了3/4,這時希特勒才大夢初醒。他悲鳴道:“戰爭打敗了……我將留在柏林,只要時刻一到,我就用手槍結束我的生命。”但同時他也痛罵國人:“武裝部隊拋棄了我,我的將軍們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沒有得到執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國沒能完成我給整個民族提出的任務。”4月27日,整個柏林完全被蘇軍包圍起來。4月28日,希特勒的戰時盟友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擊隊抓獲槍決。同一天,希特勒又獲悉,他的副手希姆萊企圖同西方列強進行談判;至此,希特勒完全泄了氣,感到自己的末日已經來臨。他開始口授他的政治遺囑,但他仍然要痛罵猶太人,要求後繼者“必須竭盡全力恪守種族法律,無情地抵抗世界各民族的毒害者國際猶太集團。”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婦埃娃·布勞恩正式結為夫婦,接受洗禮。4月29日,蘇聯坦克向火車站附近的動物園推進。4月30日,蘇軍經過激戰,終於攻占了國會大廈。此時希特勒的總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內。下午3點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彈房間,開槍自殺。埃娃·布勞恩則與此同時吞下了毒藥。兩人的屍體被侍從用軍毯包上,抬至總理府的花園裡,澆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骨灰被埋進一個炮彈坑。
以下是希特勒女秘書回憶錄中關於這段的描述:
“我(特勞德爾女秘書)想知道元首到底是怎么死的,京斯策也願意談這個話題。我們再度向元首敬禮,然後,他就帶著埃娃走入房間,關上門。戈培爾、博爾曼、阿克斯曼、赫韋爾、肯普卡和我站在走廊上等待。大概十分鐘吧,對我們而言,簡直漫長的不可忍耐,直到槍聲劃破死寂。幾秒種後,戈培爾推開門,我們走進去。元首是向自己的嘴開槍的,同時咬碎了那個毒藥玻璃囊。他的頭骨都粉碎了,死狀極其可怕。埃娃沒有用到她的小手槍,她只是服了毒。我們用一張毯子裹住元首的頭部,戈培爾、阿克曼和肯普卡把屍體經樓梯抬到花園裡。他那么瘦,屍體卻重的出乎我的意料。在花園裡,我們並排擺下兩具屍體,離掩體入口就幾步之遙。我們不能再走遠一點了,應因為槍火仍然很密集,所以我們就近挖了一個彈坑。然後,肯普卡和我往屍體上澆汽油,我點燃一塊碎布扔過去。兩具屍體當即被火焰吞沒了…’”
元首往事
在以往的歷史新聞影片中,德國納粹頭子阿道夫-希特勒都是以一個狂暴、表面上有強大號召力的形象以及經常對著自己的官兵怒目而視的、大聲吼叫著下達命令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但是法國一家檔案館公布的希特勒幾張彩色照片則向人們揭示了希特勒鮮為人知的一面。
據英國媒體12月31日報導,這些照片中有幾張是在德國巴伐利亞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被希特勒譽為“鷹巢”的山頂牧人小屋中拍攝的。在希特勒1945年於德國柏林地下掩體內自殺後62年,這些鮮活的歷史照片向人們展示了希特勒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其中公布的一張彩色片上顯示,一群身穿化裝舞會時所穿服裝的孩子們包圍著希特勒。儘管當時希特勒才50歲,但是從照片上可以看出,他那時身軀顯得很瘦小、並且腰有些彎;還有他那撮標誌性的小鬍子已經變得有些灰白。
據了解,這張照片是1939年4月20日,希特勒為了慶祝自己50歲生日,邀請納粹高官的孩子們來到他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希特勒的隨身攝影師拍攝的。
據報導,這位納粹頭子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因此他非常喜歡花時間和其他納粹高官的孩子們在一起,希特勒還經常給對些孩子們講,他們在有著1000年文明史的德意志帝國上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六個孩子以及他的建築師阿爾伯特-斯珀爾(AlbertSpeer)的孩子都是希特勒所代理的家庭。據了解,這些照片是由Ruedes檔案館圖片機構公布的,該機構1936年創立於法國首都巴黎,4年之後的1940年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同年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
對於占領法國首都巴黎,希特勒一直感到困惑不解。當1940年希特勒在巴黎艾菲爾鐵塔下擺姿勢照相時,他曾對部隊宣布“被允許來到巴黎一直是他人生中的夢想”。隨後跟隨希特勒的攝影師將拍攝的照片保存在Ruedes檔案館。
儘管最初希特勒不喜被拍照,但是後來這位德國納粹頭子逐漸意識到形象所起的巨大力量。隨後他任命納粹黨成員、專用攝影師海因里希·霍夫曼為自己照了無數的偉大肖像分發到德國以及其它被德國占領的各個角落。
希特勒生前患有多種疾病,在他對自己的病情重視之前,他已經開始關注自己國民的健康。例如:他對於自己的士兵抽菸極為反感,他下令全國禁菸,甚至還派科學家研究尼古丁的害處。他還建立了癌症的報告制度。要知道在當時,癌症尚未被其他國家所重視,這一制度在當時來講是十分先進的。他還讓人民吃小麥等健康食物。對於含砷的農藥是禁止使用的。但希特勒死後,這些研究當做異端思想所被禁止研究,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重新被重視起來。希特勒的革新觀念還體現在飲食科學上,他主張食品要少糖、低脂,少吃肉類和罐頭。他又通過立法規定,大德意志帝國的主食也即麵包,在製作時必須加大全麥麵粉的比例,增加人們對纖維素的攝取量,總之就是反對吃得過精過細。另外這位思想超前的人物還倡導了一場防範核輻射污染的運動。
地球生存關心
在1942年,他還在關心鯨類動物的生存問題,想採取適當措施挽救。他的所做所為也同樣救了世界,如果我們不知道戰爭是一種必須消除的思想覺醒意識,腐敗思想的自私行為、野蠻的行為遲早會征服文明,惰落與奢侈會讓每個聰明人迷失自我。
據英國媒體12月31日報導,這些照片中有幾張是在德國巴伐利亞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被希特勒譽為“鷹巢”的山頂牧人小屋中拍攝的。在希特勒1945年於德國柏林地下掩體內自殺後62年,這些鮮活的歷史照片向人們展示了希特勒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其中公布的一張彩色片上顯示,一群身穿化裝舞會時所穿服裝的孩子們包圍著希特勒。儘管當時希特勒才50歲,但是從照片上可以看出,他那時身軀顯得很瘦小、並且腰有些彎;還有他那撮標誌性的小鬍子已經變得有些灰白。
據了解,這張照片是1939年4月20日,希特勒為了慶祝自己50歲生日,邀請納粹高官的孩子們來到他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希特勒的隨身攝影師拍攝的。
據報導,這位納粹頭子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因此他非常喜歡花時間和其他納粹高官的孩子們在一起,希特勒還經常給對些孩子們講,他們在有著1000年文明史的德意志帝國上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六個孩子以及他的建築師阿爾伯特-斯珀爾(AlbertSpeer)的孩子都是希特勒所代理的家庭。據了解,這些照片是由Ruedes檔案館圖片機構公布的,該機構1936年創立於法國首都巴黎,4年之後的1940年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同年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
對於占領法國首都巴黎,希特勒一直感到困惑不解。當1940年希特勒在巴黎艾菲爾鐵塔下擺姿勢照相時,他曾對部隊宣布“被允許來到巴黎一直是他人生中的夢想”。隨後跟隨希特勒的攝影師將拍攝的照片保存在Ruedes檔案館。
儘管最初希特勒不喜被拍照,但是後來這位德國納粹頭子逐漸意識到形象所起的巨大力量。隨後他任命納粹黨成員、專用攝影師海因里希·霍夫曼為自己照了無數的偉大肖像分發到德國以及其它被德國占領的各個角落。
希特勒生前患有多種疾病,在他對自己的病情重視之前,他已經開始關注自己國民的健康。例如:他對於自己的士兵抽菸極為反感,他下令全國禁菸,甚至還派科學家研究尼古丁的害處。他還建立了癌症的報告制度。要知道在當時,癌症尚未被其他國家所重視,這一制度在當時來講是十分先進的。他還讓人民吃小麥等健康食物。對於含砷的農藥是禁止使用的。但希特勒死後,這些研究當做異端思想所被禁止研究,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重新被重視起來。希特勒的革新觀念還體現在飲食科學上,他主張食品要少糖、低脂,少吃肉類和罐頭。他又通過立法規定,大德意志帝國的主食也即麵包,在製作時必須加大全麥麵粉的比例,增加人們對纖維素的攝取量,總之就是反對吃得過精過細。另外這位思想超前的人物還倡導了一場防範核輻射污染的運動。
地球生存關心
在1942年,他還在關心鯨類動物的生存問題,想採取適當措施挽救。他的所做所為也同樣救了世界,如果我們不知道戰爭是一種必須消除的思想覺醒意識,腐敗思想的自私行為、野蠻的行為遲早會征服文明,惰落與奢侈會讓每個聰明人迷失自我。
相關名言
1如果一種文明沒有一種強大的力量來發揚和保護,那么這種文明是脆弱的,遲早會被野蠻所征服。
2如果文明沒有對野蠻進行排斥、打壓,那么這種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3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里下手。
4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知道明天全世界的人都會因為我戰敗而責備我,但那又有什麼呢?
5如果某個民族不在強大到保衛它自己的生存領土及自然環境,它就應當不算做人的群體!
6信仰比知識更難動搖;熱愛比尊重更難變易;仇恨比厭惡更加持久。
7我們已經設定了一個目標,並將為之努力奮鬥,直到死亡!
8你們必須跟著我莊嚴的宣誓:我們需要的是和平,我們需要的是獻身於我們的事業。
9我來到世界不是為了使人們更強,而是去利用他們的短處。
10我們的鬥爭只可能有兩種結果:要么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么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
11我們必須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則,我們將一事無成。
12世界上變革的最強推動力不是統治民眾的科學認識,而是賦予民眾以力量的狂熱,有時甚至是驅趕民眾向前的歇斯底里。
13國家的安全不能寄託於別人的恩賜上,歷史總是在軍刀上前進,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嚴,就需要有強大的軍備。
14人類的整個生命離不開三個論點:鬥爭產生一切,美德寓於流血之中,領袖是首要的、決定性的。
15社會事業的不易完成,它的癥結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復民眾的權利。一個人的責任並不在於默然的去工作,而是在公然的剷除罪惡,力謀補救。
16我們也許會毀滅,但當我們毀滅時將會把整個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早年來自中國家庭的幫助
----希特勒在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CHEUNG”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繫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併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
2如果文明沒有對野蠻進行排斥、打壓,那么這種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3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里下手。
4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知道明天全世界的人都會因為我戰敗而責備我,但那又有什麼呢?
5如果某個民族不在強大到保衛它自己的生存領土及自然環境,它就應當不算做人的群體!
6信仰比知識更難動搖;熱愛比尊重更難變易;仇恨比厭惡更加持久。
7我們已經設定了一個目標,並將為之努力奮鬥,直到死亡!
8你們必須跟著我莊嚴的宣誓:我們需要的是和平,我們需要的是獻身於我們的事業。
9我來到世界不是為了使人們更強,而是去利用他們的短處。
10我們的鬥爭只可能有兩種結果:要么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么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
11我們必須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則,我們將一事無成。
12世界上變革的最強推動力不是統治民眾的科學認識,而是賦予民眾以力量的狂熱,有時甚至是驅趕民眾向前的歇斯底里。
13國家的安全不能寄託於別人的恩賜上,歷史總是在軍刀上前進,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嚴,就需要有強大的軍備。
14人類的整個生命離不開三個論點:鬥爭產生一切,美德寓於流血之中,領袖是首要的、決定性的。
15社會事業的不易完成,它的癥結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復民眾的權利。一個人的責任並不在於默然的去工作,而是在公然的剷除罪惡,力謀補救。
16我們也許會毀滅,但當我們毀滅時將會把整個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早年來自中國家庭的幫助
----希特勒在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CHEUNG”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繫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併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