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離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一交響曲相隔了十二年,是拉赫瑪尼諾夫恢復自信之後的作品,也是在他三部交響曲之中,最具拉赫瑪尼諾夫特色,而且最受世人歡迎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
- 作者: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
- 時間:1906--1907
創作過程,作品賞析,可選版本,
創作過程
1897年3月,拉赫瑪尼諾夫的《d小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13)由格拉祖諾夫指揮,在彼得堡初演的時候,人們對年輕的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十分苛刻,他的作品在彼得堡遭到非常嚴厲的批評。這時候所受到的打擊,對於向來一帆風順的拉赫瑪尼諾夫來說,自然成為一時難於抹滅的巨大創傷。這一精神上的打擊,不但成為他日後嚴重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使拉赫瑪尼諾夫形成了鬱鬱寡歡的孤僻性格。青年時期的拉赫瑪尼諾夫痛苦不堪的神經衰弱症,由於尼古拉·達爾博士所下的暗示治療法奏了效,才逐漸走向痊癒。
1901年,拉赫瑪尼諾夫完成了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並一舉贏得格林卡獎,於是他順利地恢復了作曲活動。
這部作品構思嚴謹完整、主題變化多端、戲劇衝突強烈、旋律異常優美、音色豐富多彩、情感自然真摯。作為很長一段時間他生活經歷和精神狀態的寫照,這部作品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個人內心精神世界的鬥爭和個人與外部因素的抗衡最後走出陰霾的過程。整個樂曲在結構上,顯示出綿延的起伏性,以情緒來推動整個樂曲的發展,顯然與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形態上有共通之處。可以說,本曲很明顯地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的俄國音樂特性,用具有拉赫瑪尼諾夫特色的表現形式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作品完成於1906年秋至1907年春。
作品賞析
全曲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緩板轉中庸的快板,e小調,奏鳴曲形式。這一樂章總體色彩暗淡、壓抑。引子由弦樂低音部奏出,和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響曲的引子有異曲同工之效。小提琴聲部的主題音調確定了整部作品的主題動機,這個主題受俄羅斯東正教聖歌影響。長大的引子如同俄羅斯冬日的氣候,陰冷悽厲。弦樂悠長的旋律是個人情感壓抑、傷感失意的表達。綿綿密密的發展就象濃霧一樣籠上心頭。引子在英國管孤獨又悵然若失的獨奏中結束。
樂章的第一主題在管樂的節奏音型背景上由弦樂組以歌唱的性質深情委婉的引出。這時就象太陽驅散濃霧一樣,心情開始明朗。
單簧管獨奏引出的樂章第二主題優雅平和,但優美熱情中也帶著絲絲淡淡的憂傷和悲哀。
在這個樂章中並沒有象貝多芬的奏鳴曲式里那種正邪鬥爭的衝突,不過音樂在進入發展部也有明顯的戲劇對比。小提琴獨奏唱出的期望很快被混亂緊張的躁動所蓋過。不安和緊張的加強讓悲劇性更明顯。音樂一度在大管不祥的低音部沉溺。但是銅管在弦樂群里還是掙扎著要走出陰影。在一段從弱到強的發展後,樂隊以全奏讓精神變得剛強自信。在第一個高潮之後抒情的第二主題以更寬廣的姿態表現出來,這時候比起前一次少了哀傷的情緒。在樂章結束之前陰沉的引子主題再次出現,讓人又想起開頭的壓抑,不過銅管遙遠的召喚讓人覺得這時候已經自信了許多。
第二樂章,極快的快板,a小調, 具有詼諧曲風格的樂章。在小提琴組的快速節奏音,中圓號雄壯的高歌。這個主題情緒高漲,節奏興奮,主題受拉赫瑪尼諾夫一向喜愛的宗教作品《怒神之日》的影響。
樂章的第二主題由單簧管簡單的提示開始,弦樂組厚實的奏出寬廣深情的旋律,這個旋律如同抽絲剝繭般被抽出。在一小段忐忑不安之後第一主題又歡快的進入。此時忐忑的不安少了許多,更多的是輕鬆的活潑。在一段沉靜之後突如其來的一聲巨響讓心情開始大變,一瀉千里的弦樂帶著撲朔迷離的變形來回驛動,這裡也說不上是沉重,更多的是不安,對沒有保障的未來有更多的恐懼,就像在暴風雪中不知會發生什麼災難。大段的躁動不安後慢慢安靜下來隨之樂章的第二主題又出現,但是這次沒有前面的平和,在美好幻想中夾雜著焦躁和不安。樂章結束前木管和銅管給了人一些莫名的憂慮。
第三樂章,慢板,A大調。這部作品的第三樂章可以說是音樂史上最優美感傷的篇章。電影《我的兄弟姐妹》中梁詠琪演的指揮家就是在指揮這個樂章時見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停下手中的指揮棒。
樂章有著溫暖如歌的抒情旋律和色彩斑斕的豐富和聲。主題發展寬廣綿長,如涓涓溪流般的思緒蔓延,可與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媲美。樂章在小提琴齊奏中開始,單簧管悽美的唱出主題,這個主題美得讓人心碎。浸入骨髓的哀傷和美好的惆悵以及豐富多彩的詩意情愁都交織在一起。這個發展基於精巧編制的和聲織體上以級進的方式進行著。隨後音樂交由弦樂組進行發展,這個發展把惆悵和焦灼刻畫得揪人心扉。
之後一大段雙簧管和英國管的對話仿佛是情人間的海誓山盟,反覆不斷的在詢問期望得到一個承諾。也仿佛是自己內心的鬥爭,在是與非、對與錯之間徘徊。在一個全奏的高潮中竟然有無法釋懷的刻意。短暫的休止之後,圓號帶出小提琴的獨奏,這個獨白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隨後是弦樂組和木管組濃密的交織與一起,期望在無盡的哀傷中尋覓美好的光明。音樂結束時淡淡的無奈取代了前面濃密的執著。
第四樂章,活潑的快板,E大調。 最後樂章就像貝多芬和勃拉姆斯大部分交響曲一樣,輝煌和光明戰勝壓抑和黑暗。終曲用大調譜成,速度極快,象狂歡節般的氣氛讓人心潮彭湃。
樂章第一主題如同進行曲,這個主題由第二樂章的主題衍生而出。在歡騰跳躍之後逐漸安定下來,木管吹奏的是肯定的語句。這個部分前面幾個樂章出現過的主題動機都被巧妙的編織在一起。
一個小高潮後樂章第二主題出現,這是抒情明朗的旋律,這個旋律和第三樂章也不無關聯。在這個樂章里,這個深情旋律已經非常的明朗,一掃前幾個樂章所具有的陰鬱和不安。在呈示部結尾隱約出現第一樂章的陰沉主題,但是這裡好像只是對過去壓抑的一點模糊回憶。
樂章的發展部在木管不斷的變化中進行。好像是對自己戰勝困難的一種欣慰。如同俄羅斯傳統的節日,到處都是鐘聲齊鳴的熱烈景象。銅管也高唱凱歌,為自己能從陰霾中走出來而放聲高歌。
再現部更是高潮迭起。最後音樂在慶祝戰勝黑暗的熱烈歡騰感人氣氛中結束。
可選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EMI錄音。普列文對拉赫馬尼諾夫的音樂一向情有獨鐘,無論是在交響樂還是鋼琴協奏曲他都多次錄製。這個版本對作品內在張力和外在表現都能達到平衡,音樂起伏對比強烈。普列文版最突出的特點是木管非常出色,指揮家強化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歌唱性。整體感覺率真樸實、直入人心。
第二個版本是俄裔鋼琴家、指揮家阿胥肯納齊的DECCA版。這個版本銅管特別凌厲,氣勢恢弘,色彩亮麗,對比強烈,熱情活潑,有很強的戲劇張力。但是相對來說對作品內涵深度的挖掘卻稍嫌不足。特別是第三樂章弦樂組的厚度和木管的獨奏、弦樂和木管的平衡不是很有說服力。不過他的第二樂章和第四樂章又極出色。總體上來說這個版本是最具俄羅斯特色的優異詮釋。
第三個版本是奧曼第版,其實這個錄音這部交響曲第一次沒有刪減的全本錄音。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交響曲在面世之初因為一些演出者嫌篇幅過長而被別人任意刪減。最離譜的刪節居然占作品本身的三分之一。到了70年代才由奧曼第完成完整版的第一次錄音。這個錄音裡弦樂織體非常出色,情緒把握上異常有感染力。相對於兩位後生的演繹來說奧曼第在作品內涵上的表現要深刻得多。俄羅斯的音樂特點冷峻陰沉也表現得特別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