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藝術學院(拉脫維亞語:Latvijas Mākslasak adēmija;英語:Art Academy of Latvia),又譯拉脫維亞美院、拉脫維亞美術學院,與拉脫維亞科學院(拉脫維亞語:Latvijas Zinātņu akadēmija;英語:Science Academy of Latvia)齊名,授予文學士、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拉脫維亞藝術學院主校區位於拉脫維亞共和國首都里加,並在拉特加爾和庫爾迪加設有分校區。拉脫維亞藝術學院新哥德式磚主建築位於Krišjānis Valdemārs街,毗鄰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
拉脫維亞藝術學院和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德國德勒斯登造型藝術學院及匈牙利美術大學並列為歐洲四大藝術學院,組成EU4ART(Alliance for common fine arts curriculum)歐洲大學聯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脫維亞藝術學院
- 外文名:Latvijas Mākslasak adēmija
- 簡稱:LMA
- 創辦時間:1921年
- 現任領導:Kristaps Zariņš
- 地址:O. Kalpaka bulvāris 13 LV - 1867, Riga, Latvia
基本簡介,歷史沿革,校區分布,拉特加爾分校區,庫爾迪加分校區,院系設定,視覺藝術學院(2D),視覺造型藝術學院(3D),設計學院,視聽媒體藝術學院,藝術史學院,拉特加爾分校區,學位設定,視覺藝術學院,視覺造型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聽媒體藝術學院,藝術科學學院,著名校友,
基本簡介
拉脫維亞藝術學院是位於里加的一所藝術、創意和文化領域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學院。成立於1919年,旨在貫徹Vilhelms Purvītis的意圖,在拉脫維亞建立高等藝術教育機構。該學院位於前Biržai商業學校(建築師Vilhelms Bokslafs)的新哥德式建築中。它是一所自治的高等教育機構,有權獨立制定自己的憲法,並確定研究的內容和形式,研究工作的方向及其內容。學習計畫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習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形式實施,並且僅在整個大學存在期間才在拉脫維亞實施。
自2017年以來的校長是克里斯塔普斯·扎里什(Kristaps Zariņš)。
歷史沿革
1919年5月4日,LSPR人民教育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在“Cīņa”報紙上發表,該報稱5月中旬,“大型無產階級藝術工作室”將在里加開始運作。 “學院”一詞不再使用,因為學院的概念與舊的,保守的設備的概念及其藝術理想有關。 由於里加於5月22日在尼德拉政府領導下被德國軍隊占領,“無產階級藝術工作室”未能開始運作,但在1919年8月20日,拉脫維亞臨時政府內閣決定設立該博物館。拉脫維亞藝術學院。
拉脫維亞藝術學院的正式開幕於1921年10月12日,當時在7個工作室開始了研究。拉脫維亞共和國國會(Saeima)於1924年2月7日通過了該高等教育機構的第一部憲法,並由賈尼斯·恰克斯特(Jānis Čakste)總統頒布。
自1940年至1942年占領拉脫維亞後,大學的名稱為國家藝術學院,但在1944年,它更名為拉脫維亞SSR的國家藝術學院。從1944年3月到1946年3月,學院隸屬於LSSR人民委員會理事會藝術事務部; 1946年3月至1952年-進入LSSR部長理事會藝術事務部;從1953年到1959年9月-進入LSSR文化部; 1959年9月,學院隸屬於LSSR部長理事會的國家高等和中等特殊教育委員會。這個從屬制度一直持續到1961年6月,之後又被移交給了LSSR文化部。
從1973年到1988年,大學的名稱是“Teodora Zaļkalns LSSR國家藝術學院”。LSSR部長理事會於1988年的決定,恢復其歷史名稱:拉脫維亞藝術學院。
校區分布
拉特加爾分校區
拉脫維亞科學院位於拉澤涅(Bēnkne)市Baznīcas街34A號的拉特加爾分校區對視覺藝術和視覺造型藝術領域的學士學位高等教育課程“藝術”進行研究,包括繪畫,圖形,紡織藝術和雕塑。
該分行於1990年代初開始工作,主要在拉特加爾(Latgale)地區培訓紡織藝術家和藝術老師,後來學生開始來自拉脫維亞各地。
庫爾迪加分校區
拉脫維亞科學院的庫爾迪加分校區計畫於2019/2020年開放。在Kalpaka街4號的前Kuldīga醫院大樓中為建築師Zaiga Gaile的辦公室提供建築翻新工程。
院系設定
拉脫維亞藝術學院有5個學院:
視覺藝術學院(2D)
- 繪畫系美術系
- 紡織藝術系
- 製圖系
視覺造型藝術學院(3D)
- 雕塑系陶瓷系
- 玻璃藝術系
設計學院
- 功能設計系
- 環境藝術系金屬設計系
- 服裝設計系
視聽媒體藝術學院
- 視覺傳達系
- 運動、圖像、聲音系
- 舞台設計系
藝術史學院
- 藝術史及理論系
- 藝術品修復系
- 人文系
拉特加爾分校區
拉脫維亞藝術學院在拉脫維亞東南部Rēzekne的拉特加爾(Latgale)設有分支機構。
學位設定
視覺藝術學院
- 繪畫(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繪圖(文學碩士)
- 印刷藝術(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紡織藝術(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視覺造型藝術學院
- 雕塑(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陶瓷(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玻璃藝術(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設計學院
- 功能設計:產品設計專業(文學士)、室內設計(文學士)、平面與包裝設計(文學士)、功能設計(文學碩士)
- 環境藝術(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金屬設計(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服裝設計(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視聽媒體藝術學院
- 舞台設計(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視覺傳達(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運動、圖像、聲音(文學士)
藝術科學學院
- 藝術品恢復(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 藝術史和理論(文學士和文學碩士)
著名校友
- 桑德拉·卡涅特(Sandra Kalniete):拉脫維亞共和國外交部長、歐洲專員兼歐洲議會議員
- 麗迪婭·奧扎(Lidija Auza):集合和抽象藝術家
- 比魯塔·鮑曼(Biruta Baumane):2002年波羅的海文學、藝術和科學大會獎得主
- 古納斯·盧西斯(Gunārs Lūsis):平面設計師,由Jānis Strupulis負責後蘇聯版拉特造幣的設計
- 安斯拉瓦斯·埃格蒂斯(Anšlavs Eglītis):小說家和短篇小說的作者
- 卡利斯·帕德格斯(Kārlis Padegs):表現主義畫家
- 伊納拉·泰特雷瓦(Ināra Tetereva):鮑里斯(Boris)和伊納拉·泰特雷瓦基金會(拉脫維亞藝術贊助人)的慈善家。
- 戴娜·史卡曼(Daina Skadmane):她年輕時留下了342幅藝術作品,她的名字與里加的藝術品“Vējaegle”(風神)有關,致力於拉脫維亞大屠殺事件的國際著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