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建築師或德國建築的技術人員,魏爾納"拉查洛維茨和青島的聯繫不僅僅限於他參與完成的建築,而同時體現在對城市開發歷史的見證上。拉查洛維茨在青島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幾乎貫穿了德國殖民時期的全過程。他1898年夏天來到青島,1914年8月戰爭爆發時,才和另外一個建築師保爾"哈克梅斯特去了北京。他的青島經歷,可以完整地顯現整個城市建築事業逐漸進步的過程,也可以顯現城市化變化發展的基本脈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查洛維茨
- 國籍:德國
- 出生日期:1873年
- 逝世日期:1926年
- 職業:建築師
- 代表作品:膠州發展備忘錄
工作經歷,媒體報導,
工作經歷
拉查洛維茨出生在1873年,他到達青島之前的經歷,不為人所知。從他後來很快就成為受政府雇用的建築技術人員這一事實看,他應該受過相關的專業教育。1898年夏天,25歲的拉查洛維茨來到青島時,這個新的殖民地城市的所有建設,尚沒有展開。海軍方面匆忙組織起來的管理機構,對專業人員的招募,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拉查洛維茨被政府建設部門雇用的細節,沒有更多的文獻支持,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為開發的需要,他和許多政府建築師很快就投入到城市的建設當中去了。
毫無疑問,從1898年的秋天開始,包括拉查洛維茨在內政府建築師們所面對工作,異常繁重。1898年10月至1899年10月的《膠州發展備忘錄》記錄說,在保護區內,尤其是在德人聚居的青島市區及其附近,正在進行著大規模的地面和地下建築活動,一方面在修建規模宏大的海港工程及通往海港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在為城市設施、公共及私人所急需的大量房舍的建築大興土木。與此同時,和營建活動有關的許多其他行業也相當活躍,磚瓦窯、採石場、石灰窯等企業的發展,受到了政府的鼓勵。
在長達16年的青島工作歷程中間,拉查洛維茨有記錄可查的設計活動,涉及了兩個著名的建築,這就是總督官邸和青島俱樂部。儘管在氣勢宏偉的總督官邸的設計人員的鑑定上,一直存在著爭議,但是至今並沒有讓人可以完全信服的文獻證明,拉查洛維茨沒有參與這個經典建築的設計。
總督官邸的建造期是1905年10月至1907年10月,在托爾斯頓"華納所著的《德國建築藝術在中國》中,考證其草圖設計是政府建築師馬爾克,建築師為政府房建總監施特拉塞爾。但是,在克里斯托弗"林德博士關於這座建築的研究論文中,卻認為設計者是魏爾納"拉查洛維茨。同時,馬維立博士則考證,參與工作的應該還有建築師弗里德里希"比博爾。就一個龐大的建築物來說,有多達4個建築師參與其中,也並不奇怪。從設計和工程的複雜程度上看,總督官邸在當時的青島是絕無僅有的。
在總督官邸建成6年後的1913年,德國工廠聯合會董事會的一位成員阿爾豐斯·派克韋特,在當年於法蘭克福出版的一本書中描述說,這個花崗岩建築“以威懾四方的氣勢座落在坡頂,不禁使人聯想到波茲南皇宮那宏偉之狀”。
據一本德國出版物記載,曾有言傳說青島的官邸建築耗資達百萬金馬克。該出版物相信,雖然百萬政府投資沒有被證實,但營建費超出可供使用的45萬金馬克是確有實據的。為此,房建總監施特拉塞爾當年不得不回到柏林,在總會計署申辯原由。他認為,由於時間緊迫而無法預算建造費用,最後勢必提高造價。施特拉塞爾解釋,大量使用花崗石砌立面,並非產生額外費用的原因。
中山路和太平路口的青島俱樂部,在1910年5月至1911年10月完成建造,建築師是庫爾特·羅克格,施工管理是保爾·弗里德里希·里希特,拉查洛維茨的職責是工程指導和內部設計。而後者的工作,有許多為人稱道之處。拉查洛維茨在大型樓梯間的前廳留出的存衣處和廳內藍色牆壁上鑲有金鉑的鷹徽,都給光顧過那裡的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俱樂部底層,拉查洛維茨安排了遊戲室、檯球廳和閱覽室等公共活動空間,二層設計了一個很大的餐廳。而在地下室,拉查洛維茨則設計了造型粗朴的酒窖、廚房、洗衣間、工具間和儲藏室。
1914年8月,“魏爾納”拉查洛維茨去了北京。他住在那裡並擔任了私人的建築師,直至1926年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