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拈花寺
- 外文名:Nianhua Temple
-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區大石橋胡同61號
- 占地面積:約 6000 m
- 保護級別:北京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暫不對外開放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建築
西路建築
中路建築
東路建築
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路線
- 公交
- 駕車
拈花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板廠南里,清康熙六年(1667年)萬柳堂始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石文桂改萬柳堂為拈花寺,1978年原殿宇、廂房全部被拆除,現已無存。歷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7年),萬柳堂始建,又名亦園。清康熙中期,萬柳堂歸於倉場侍郎石文桂。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石文桂改萬柳堂...
拈花寺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的古拈花寺,始建於清朝初期,原名拈花社,後改名古拈花社,一九八九年易名古拈花寺。鼎盛時期有大雄寶殿、山門殿、禪房、僧房等建築數十間,國共內戰期間,殿宇建築毀損嚴重,文化大革命時期,古拈花寺再遭劫難,兩百餘年歷史的寺宇建築、佛像、法器、經書盡毀,令人惋惜。基本概述 古拈花寺...
《拈花寺》是清代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暫乘紫機暇,言訪青蓮宇。穹窿真穹窿,陽山卑爾許。雲棧歷覺路,山泉汲法雨。春景青帝繪,石脂赤松取。遂造古道場,信是出塵所。太湖當我胸,雲煙與吞吐。如如者西竺,皇皇者東魯。此既未能逮,彼又何曾補。徘徊兩增慚,把筆欲忘語。買臣乃俗吏,往事奚...
古拈花寺原名拈花社,後改名古拈花社,1989年易名“古拈花寺”。該寺始建於清朝初期(具體年代不詳),位於淮安市淮城蓮花巷11號。 古拈花寺的開山祖師佳慧聰穎過人,又有一手好書法。佳慧原為女兒身,以女扮男裝出家為僧,在鎮江金山寺做“維那”窪,關於她還有一段“尼扮僧裝金山寺,書法露綻建拈花”的傳奇...
《拈花寺碑》是北京市崇文區廣渠門內出土的清雍正6年(1728)9月1日的碑。責任者 (清)年代 清雍正6年(1728)9月1日 地點 北京市崇文區廣渠門內 拓片原物狀況 碑下截斷殘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156X77+22X23(額)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
靈開寺,原名拈花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淮口鎮覆蓮山(炮台山)之巔。海拔863米,四周綠樹成蔭。靈開寺初建於南宋末年,有史記載已有上千年歷史。雖不幸屢次毀於戰火,但它仍然生生不息,值此太平盛世,更煥發出不凡的魅力與生機。靈開寺占地面積120餘畝,現寺院建築保留清代風格,有僧人30餘人,是川西著名...
元代右丞廉希憲在右安門外草橋建了一處別墅叫萬柳堂,清初大學士馮溥慕其名,在廣渠門內建別墅,取名萬柳堂。萬柳堂占地百餘畝。園內堆土山,種植了楊柳和各種花卉。並修建御書樓,樓內懸掛康熙御筆匾額"間廉堂"。萬柳堂後歸屬石文桂,又修建了大悲閣、大殿、關帝殿、彌勒殿,名曰"拈花寺"。
大石橋胡同61號院原為拈花寺,明萬曆九年(1581)建立。原名護國報恩千佛禪寺,清雍正十二年(1743)四月奉敕重修,賜名拈花寺。殿外額曰覺岸慈航,殿內額曰普明寶鏡。大雄寶殿月台前立有雍正御書拈花寺碑。拈花寺坐北朝南,現有面積約六千餘平方米,分中、東、西三路。中路依次為影壁、山門、鐘鼓樓、天王殿、...
際然法師是滿族正白旗人,俗姓愛新覺羅。出生在光緒三十四年( 1908 年)。簡介 際然法師是滿族正白旗人,俗姓愛新覺羅。在英美菸草公司當童工,因在18歲時叄加“五卅”罷工運動,而被廠方開除後,過著貧困的生活。1935年,際然披剃於北京拈花寺的量源法師,次年回到天津開始募化淨資買地備料。1938年,法師在...
湖心寺、河下鎮古天興觀、二帝祠、紫霄宮、龍興寺與文通塔、東嶽廟、古拈花寺、古清真寺、淮安基督教福音堂、鎮淮樓、龍光閣、狀元樓與埋倭墩、金天德大銅鐘、淮安城今昔、淮安水利樞紐工程、勺湖、萬柳池、蕭湖、沈氏遂園、河下曲江園、文渠、青蓮崗文化遺址、漕運總督署、淮安府衙、淮安府學、淮安關與板閘...
大理宮玩耍助四公,天龍寺受託尋秘笈。拈花寺幫僧查鹽稅,迎賓樓助飛監外遇。退仇敵雙清贈冰殤,敗官兵維義送萬勝。殺綁匪史風贈金魈,訪歐陽開封獲藍圖。開封棧一贏公冶乾,北定橋兩敗風波惡。五台山神山求般若,賀蘭徑鶴雲贈金翅。一品堂退匪獲焚陽,玄冥島違俠取邪浪。蘇州市報仇習鞭法,客棧外救人得蜮弩...
1939年,到遼寧省鳳城縣通遠堡雙泉寺,依進修剃度後,旋赴北京拈花寺,在全朗座下受具足戒歷。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常務理事,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會長,廈門市佛教協會會長,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省佛學院院長、廈門市政協常務委員、廈門市萬蓮寺和虎溪禪寺住持。1995年12月19日12時,由於長時期以來的勞累,...
妙湛法師,出生於1910年11月,俗名褚永康,遼寧丹東人。1939年於鳳城雙泉寺依進修老和尚出家,同年10月於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1940年到青島湛山寺佛學院深造,1942年到揚州高旻寺親近來果禪師,1957年飛錫廈門南普陀寺,直至1995年示寂,時年86歲,僧臘56夏。生平 妙湛法師,法名續林,俗姓褚,名永康。遼寧省東港...
1939年11月10日,(一說12月10日),孫武病逝於北平拈花寺,終年60歲。軼事典故 孫武是清朝末年革命黨在華中一個重要的革命團體共進會的負責人之一。1911年10月9日,武漢的天氣已經很涼了。俄租界寶善里14號 ,一群年輕人正在忙碌著:孫武靠著窗戶,仔細地用洗臉盆檢驗著炸藥;丁立中、李作棟在一個圓桌上加蓋...
1931年,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作夢的因緣出家,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同年在北京拈花寺受比丘戒,戒期圓滿,南下九華山,朝禮地藏菩薩道場,正遇上六十年舉行一次的開啟地藏菩薩肉身寶塔法會。由於因緣殊勝,為老和尚爾後弘揚地藏法門埋下深遠...
更有律宗大德慈舟法師親為科判,並在濟開講,盛況空前;拈花寺亦曾開講全部。至於領眾課誦此經,則有極樂庵方丈妙禪老和尚;並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薌社長,在寺開講兩月。而長期以此自課者,則有悟妙法師、本覺法師,與比丘尼心常師。發願註解此經者,則有曾著蒙藏佛教史之妙舟法師。期以十年精力為此經疏鈔者...
該刊卷首有廣濟寺退居現明、拈花寺退居全朗、法源寺退居梵月、湯住行、夏蓮居、等題詞,封面為胡妙觀所署,皆為當時北京佛教界之名流。年刊只出版一期,共12萬餘字,刊登了佛學論文三篇,佛教資料三篇,各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特色。第一篇為周叔迦先生所撰的論文《三論宗之源流與立教》,文章共分為兩...
升座後歷時十月餘,以附近居民砍伐樹木,前任住持及監院主張興訟,寶一和尚主張忍讓,因意見不洽,乃聲明退位,隱居於北京拈花寺東關房。時京中信眾仰其高風,前往請教,及求受皈依者日眾\\。曾任國務總理的段祺瑞,就是此時皈依於他的座下。民國十年 民國十年(1921年),時在陸軍部任職的護法居士王虛亭,見...
並鼓勵他持下去。詩寫得有理有據,雄辯有力,格調亦粗豪雄放,頗有氣魄。作者簡介 慈海,清代京師拈花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貫及生平履歷均已失考。大約公元1750年前後在世。工詩能文,五言七言,皆有所長。詩風委婉深沉,格調高古,意境清新,時有雄勁奇氣。作品結為《隨緣集》。
夜宿拈花寺 米南宮漢玉筆山歌 和諸竹莊世器表兄村居詩 歲暮山齋題壁 雜詩 紅梅 綠萼梅 自題慈闈授詩圖四首有序 卷二 硯山怡雲集 強圉單閒(丁卯)昭君曲 萬峰寺看梅花作 春陰行 春野行 晚春陪毛紫滄商岩先生游弁園 田家雜興詩十首 讀韓冬郎無題詩因追和其韻有寄 再和倒押前韻一首 春遊人西崦山村即景...
鄒先生是與作者很要好的詩酒良友。時當秋夜,有朋友來訪,促膝交談,不亦樂乎。作者簡介 慈海,清代京師拈花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貫及生平履歷均已失考。大約公元1750年前後在世。工詩能文,五言七言,皆有所長。詩風委婉深沉,格調高古,意境清新,時有雄勁奇氣。作品結為《隨緣集》。
鼓樓西劇場是由一座排練場改造而成的話劇劇場。這座深藏在胡同里的劇場洋溢著濃濃的“小資”情調,離它不遠的地方是始建於明朝的拈花寺,鼓樓西劇場就坐落在靜謐的全總文工團院內。鼓樓西劇場堅持‘場制合一’的經營模式,選劇以中西方經典作品為主,重新解讀、重塑經典,重視藝術性和市場性,劇場上演劇目大多出自...
尋蹤拈花寺/133 國事醞釀蘆林湖.../134 飛雲湖闊水浩森.../134 【踏莎行】情傾西湖./135 嶧山天下第一奇山.../135 鼓浪嶼.../136 登黃山.../136 碧曙天游北海.../137 布達拉宮../137 盛世遨遊八達嶺.../137 名岳峨眉山.../138 中國黃河.../138 感慨神農架../139 孔子府廟天下共仰./139 金陵...
海公於此享受著禪隱之樂,靜修之趣,所以他有資格稱道“絕妙是山居”。 作者簡介 慈海 清代京師拈花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貫及生平履歷均已失考。大約公元1750年前後在世。工詩能文,五言七言,皆有所長。詩風委婉深沉,格調高古,意境清新,時有雄勁奇氣。作品結為《隨緣集》。
1949年9月校址遷到拈花寺內。學校用廟房改建成6間教室。1950年初,學校改名為新建國小,校長是李英春。教師有4位,4個班,近200名學生。1950年11月,新建國小與夕照寺國小合併逐更名為夕照寺國小。校長是徐斌,教職工5名,5個教學班,學生250名。1953年下半年至1965年底是劉競貞任校長。其間,學校規模逐漸擴大...
第五百五十六章 拈花寺的下落 第五百五十七章 來晚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 想法很美 第五百五十九章 魑魅現身 第五百六十章 白蓮宗的下落 第五百六十一章 白蓮宗現身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賦如此,空前絕後 第五百六十三章 紅蓮殺手 第五百六十四章 笛魯的軀體 第五百六十五章 功虧一簣 第五百六十六章 真正的拈花寺 ...
韻珂大弟近不言詩 《韻珂大弟近不言詩》是清代詩人慈海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曾從禪內悟清吟,此道難言古至今。季札已懸枯樹劍,昭文不蓄有弦琴。皎然未必非前習,白也原來證後心。極地彌天方寸里,云何門外覓知音。作者簡介 慈海,京師拈花寺僧。有《隨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