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長樂抬閣故事會的核心傳承區為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長樂鎮。相傳古時戰亂頻繁,有江西人遷至此地,在此安居樂業,取其“長久安樂”之意,古名此地為“長樂”。據《汨羅市志》載,早在南朝梁大通年間,岳陽郡的郡治就設在長樂,即今長樂鎮長南村。而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湘陰縣縣衙也設在長樂。這意味著,1400多年前,長樂便成為湘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就為長樂抬閣故事會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礎。不過,由於缺乏文字資料實證,關於長樂抬閣故事會的起源,現有的各種說法差別很大。
第一種說法是“花燈演變說”。長樂拾閣故事會是每年正月間舉行的祭奠活動與上元鬧花燈相結合而演變成型。長樂地區戰國時屬於楚國,受楚文化影響大。楚人信鬼神,每逢災荒,就祈求鬼神消災解厄,賜福降祥。每年正月,按天之五方、地之五行、陰陽演化的說法,定農曆初五、初十、十五(元宵)為祭日,由巫師和童男童女裝扮成天神、地神和掌管五穀六畜的諸神,抬著草扎的圖騰,至汨羅江邊祭祀天地鬼神,而後排陣游鄉。這種祭祀儀式逐漸演變為長樂抬閣故事會。
第二種說法是“紀念屈原說”。傳說屈原晚年被長期流放江南,眼看祖國日益衰弱,即將被秦滅亡,自己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最後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在這裡打撈到屈原的遺體,專門修建回龍門作紀念。長樂百姓在元宵節和端午節扎高台比故事、舞火龍、踩高蹺,用道具、服裝、造型演繹歷代佳話,以此祭奠屈原,從而形成長樂故事會。
第三種說法是“地花鼓演變說”。長樂抬閣故事會主要藝人多半認為,長樂故事會是由當地民俗表演藝術地花鼓演變而來的,認為故事會是前人在對地花鼓的愛好上,根據印象對劇情進行回顧、構思與再塑造,隨後交付鐵匠們實驗與打造,最後用於春節期間商業表演的活動。從以上的三種說法中我們基本可以推斷出,長樂故事會的表演雛形來自當地民眾每年正月舉行的祭祀活動。從縱向上看,抬閣故事會是祭祀娛神色彩逐漸淡化並與元宵節的慶典活動相結合的產物。從橫向上看,是抬閣故事會吸收當地花鼓的諸多表演元素,逐漸形成現在的形態。具體形成時間已不可考,但可以明確的是,至明清時代,長樂抬閣故事會已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每逢豐收年景,從正月初一至元宵,長樂人自發舉行故事競賽盛會。除了故事表演之外,還配以玩龍舞獅、採蓮游湖、高蹺竹馬、威風鑼鼓等。
較為普遍的說法是,長樂抬閣故事會起於隋唐,興於明清,盛於當今。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為示太平盛世天子與萬民同樂,昭示天下,每年上元節(元宵節)放煙花燈,這樣便使得正月舉行的祭祀活動與元宵鬧花燈相結合,慢慢演變成“故事”。
民俗內容
類別
長樂抬閣故事會是一種驚險而又粗獷的大型民間藝術,按照表演形式可以分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以及高蹺故事四大類。
(一)地故事
地故事即不依附載體,直接在地上行走,由一個或多人組合表演,造型靈活、滑稽,行走於“故事”的前面。傳統形象有大腦殼、蚌殼精、採蓮船、地花鼓、穿胸官、老漢馱妻等。“大腦殼”由幾個矮小纖瘦的人戴著大如巴斗(一種用柳條編織的圓斗)的面具手舞足蹈,面具如大頭盔,只前面留兩個小洞便於舞者向外觀看,演員間或與觀眾相望,或拉手,其狀若年畫中的胖娃娃,眉開眼笑,面若桃花,憨純可愛。其中,《老漢馱妻》由人表演,表演者上半身裝扮成女性,塗脂抹粉,巧目盼兮,下半身作老漢裝扮,足穿草鞋,高挽褲腳,同時將一個化裝好、彎腰駝背、頭戴草帽的傀儡老頭上半身捆於胸前再裝上一雙假手抱女人臀部,又將裝扮好的穿繡花鞋的女人假肢和下半身捆於表演者腰部,做成一個老頭背著年輕妻子的樣子,左顧右盼,搖搖晃晃,做出各種滑稽戲動作,活生生一個“老漢嬌妻”。此類故事比較像啞劇,奇巧滑稽。
(二)地台故事
又稱“矮故事”,用木料做成高1米左右的平台,置於車上推著行走,或由4人肩抬。一個平台就是一台“故事”,如《鳳儀亭》《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平台上布景有山石、樹木、亭台、橋樑、船舶等,周圍飾以彩綢布。也有用其他物件裝飾的,藥材等,別出心裁無奇不有。如《許仙有游湖》即布成西湖景象,平台上設一小桌,上陳香爐、果品、酒壺等。人物身著戲裝,勾畫臉譜,裝成白蛇娘娘和許仙,悠閒而坐,輕談細語。
(三)高彩故事
高彩高度較地台更高,層次也更多。用木料製成長、寬、高均為1米的基台,置車上推著行走(或由4人肩抬)。用長約2米的圓鋼或銅材彎曲成形,下端固定在基台中央,利用特殊技巧將1人物懸於高空,另外1人或多人置於基台。如《三打白骨精》即由白骨精居下,雙手持雙股劍向上交叉,而孫悟空手掣金箍棒,整個身體則頭下腳上,居於空中,金箍棒另一頭打在白骨精雙劍的交叉點上,奇妙動人。
(四)高蹺故事
又叫“踩高腳”。高蹺用兩根長杉木製成,高為1—4米。用布條將小腿固定到高蹺上,腳踏於踏板上,徒手直立行走,技藝高超者可以做出扭、跳、彎腰、後仰等各種驚險動作。根據所表現的內容,有一人至多人不等的組合。表演者勾臉譜,著戲裝,手持刀、槍、劍、戟等各種道具。最典型的是《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造型各具形態,呈雙列隊前進,衣甲鮮明,浩浩蕩蕩,非常壯觀。
表演特色
長樂抬閣故事會不同於湖南其他地區的“故事”,它有一個專門的組織――故事會。故事會負責組織、安排長樂故事的表演,下設人事、藝術、籌資和安全4個組。總故事會內部根據地域分化成上市街故事會和下市街故事會兩個分會。兩個故事分會處於相互競爭的狀態,即“比”故事,形成一種獨特的“比”文化。
汨羅市長樂鎮的民眾平時是一個團結的整體,但是一到故事會“出會”時間,便自然分化成南、北兩大陣營。長樂鎮原主街為南北走向,靠北一頭稱為上市街,靠南一條街稱為下市街。上市街和下市街街道長短、居民戶數、人口數量基本相同。故事會對臨近村落也有劃分,如靠北的周、楊、陳、魯(即大屋周、官門楊、陳家門、魯家椴)諸姓氏協助上市街;靠南頭的余、王、杜、李、丁、傅、榮(隔江緊鄰的平江王家巷、李家河和丁家河、傅家河、茶家椴)協助下市街。每年在出故事前有專門的“探子”摸底,一見對方有出故事之意,立即“飛馬傳書”,探尋對方出故事的時間、故事內容等,然後加緊己方下次表演的準備工作,力圖在下次出故事時能在氣勢、新穎的圖度上壓倒對方。
長樂抬閣故事會特點是以歷史故事、典型事件的突出人物、畫面為鏡頭,通過人與道具的結合,配以會旗、彩旗、橫豎牌匾、彩燈、油筒、威風鑼鼓、樂隊等,再配以玩龍(彩龍、火龍)、舞獅、彩蓮船、腰鼓等,通過上、下街的一來一往對壘,以形式來吸引觀眾。其表演的核心在一個“比”字上。他們比內容、比形式、比構思、比排場、比力量、比訊息靈通程度、比反應速度………幾乎把能比的一切都拿來比。
第一,比故事,看誰的故事更吸引人。一個故事代表一種心聲,一個故事表達一種意境,每個故事都引人入勝並且經得起揣摩與回味,這是長樂人長期以來鬥智斗謀的結果。有老街坊人說,有一年鬧元宵,上市街人出了一個歷史故事《十二寡婦征西》。沒料到上市街人十二寡婦一露面,下市街人立馬推出十三副高蹺,一副高蹺一個光頭漢子,演的是《十三和尚救唐》。構思巧妙,針鋒相對,其懸念盡在故事之背後。
第二,比技藝,看誰製作更奇巧,看誰表演技術更高超。例如,《桃園結義》這個故事,布成桃花園的景象,在一棵桃樹下擺設一張長桌,桌上陳設香、燭、果、酒等,人物即著戲裝,勾臉譜,扮成劉備、關羽、張飛立於案前作盟誓狀。製作惟妙惟肖,讓人看了又想看。假定上市街扎了這台故事,下市街則拚命要扎一台《花果山》之類的故事,其精巧細緻入微,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或者比表演技巧,比如踩蹺就比高度,你5尺、我6尺地往上攀。最高的高蹺達一丈二,大約4米高,高得嚇人,觀眾不敢靠近,只能驚呼大叫。
第三,比排場,看誰更壯觀。長樂抬閣故事會對長樂人來說,是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過年是勞動人民休耕休作的時候,人們從大年初一到十五,利用故事會的形式消解疲勞,放鬆心情,表達情意。為達到這一目的,長樂人幾乎家家參與,人人上陣,於是它的排場也就越來越大了。故事會活動一開始,旗鼓方陣、地故事方陣、火龍方陣、高彩故事方陣、古裝戲方陣等隊伍由數百人組成,依次而上,有序而行。表演出色,精彩紛呈。他們都想在陣勢上壓過別人。
此外,長樂人還在其他方面比。比如有一年故事會換屆,選新會長。上市街選了個“只子”(一隻眼睛瞎了),下市街立刻在自己陣營中尋找“只子”,由於實在找不到,就選了一個“跛子”(一條腿瘸了)。兩個分會之間在各個方面相互較勁。“比”文化已經滲人長樂抬閣故事會肌理,讓長樂人不斷在故事內容上推陳出新,在製作上改良技藝,使故事會的發展處於一種良性循環,既能保持其文化傳統的精髓,又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在時代的變化中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千百年來,每逢太平年景,從正月初一至元宵節,長樂人自發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兩個團體,舉行故事會競賽。他們演繹著善惡分明、忠孝節義等民間故事,每個故事裡,或表現出愛憎與忠奸,或滲透著幽默與諷刺,或祈求吉祥與和平,向人們展示著長樂的獨特魅力。
傳承人物
陳范興,男,漢族,1952年8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抬閣(長樂抬閣故事會),湖南省汨羅市申報。
李陽波,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抬閣(長樂抬閣故事會),湖南省汨羅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1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汨羅市文化館獲得抬閣(長樂抬閣故事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汨羅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06月09日,長樂故事會參加第五屆北京端午文化節(北京市延慶縣舉辦)。
榮譽表彰
2008年,參加中國第七屆山花民間藝術節暨飄色(抬閣)獲銀質獎、國家文化部授予長樂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