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皇綱是北定村最盛大的節日,幾乎人人參與,就連在外打工或上學的年輕後生都要雷打不動地趕回來參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抬皇綱
- 地理標誌:北定村
抬皇綱
全民參與
正月十九的抬皇綱,是北定村最盛大的節日,幾乎人人參與,就連在外打工或上學的年輕後生都要雷打不動地趕回來參加。皇綱的構造是一個長1米、高0.5米的箱子。上面扎掛上五穀豐登、豬八戒背媳婦、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花樣。抬綱者均是精壯年輕後生,兩人一乘,共24乘皇綱,48人隨著指揮和鼓點變化出不同的陣形。除抬綱者外,還有一名身系串鈴、手揚馬鞭、身著古戲裝的官員,謂之“押綱官”。皇綱隊前後均有長長的儀仗隊護送。
表演是隨著儀仗隊伍的拉開而開始的。或在村外的空曠場地,或在狹窄的小巷,抬著一盤盤皇綱的演員顛動綱箱,使得箱環有節奏地拍擊綱箱,發出“啪啪”的聲響。押綱官則揚鞭舞蹈,穿梭在綱箱間,查驗貢品。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鑼鼓聲中,24乘綱箱形成兩條長龍,穿十字、走連環、掏剪子股,隊形千變萬化。表演進入高潮時,演員還會一改單調的抬綱,爭相施展換綱、戧綱、頂綱等高難度技巧,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美麗傳說
關於抬皇綱的由來,還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
公元1642年,清順治年間,年幼的玄燁身患頑疾,無人能醫。這時,一位老奶奶自稱能醫治。只見她從綿盒中取出一粒丹藥,讓玄燁服下,病果然好了。孝莊太后為了表示感謝,派官員於正月十九日押送裝滿錢財的皇綱到北定村,臨路州縣也紛紛籌集綱箱尾隨前來。一個皇綱和24個綱箱被放置在北定村玉皇廟,用作賑災救濟。之後,村民便製作綱箱,沿街遊行。
關於皇綱的傳說,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公元958年,時逢戰亂,趙匡胤曾病於玉皇廟,夜裡夢見聖母賜藥治病。醒來後,病果然好了。趙匡胤稱帝後,便派人抬著皇綱,送來金銀財寶,重修廟宇。
歷經千年,抬皇綱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藝術。無論哪種版本的傳說,都寄託了人民祈求平安、健康、和諧的美好願望。
鄉村盛宴
經數代人的演繹、傳承,現在的一乘皇綱由綱桿、綱箱、綱架、綱箱環等部分組成,綱桿橫跨綱箱,起抬運作用,是演員演出的接觸部分;箱和箱架為綱的主體;箱環一作提手,二則製造聲響以壯雄威。
正月十九抬皇綱已發展成為北定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臨近村莊共同的盛大節日。
北定村支書趙全河告訴記者,這裡的民眾對抬皇綱熱情極高。每年的大年初一,村民們便把上次用過的道具取出來,一件件擦拭乾淨,全村男女老少都到村裡的空曠場地練習。“村里上學的娃娃也願意練,但只能在別人休息的空間,才能上前摸兩把,過過癮。”
與此同時,鄰村的鄉親們也卯足勁兒練習。小莊村村民孫俊良告訴記者,每年正月十九,只要能讓他們去北定村抬一抬皇綱、露露臉,就是莫大的榮幸,預示今年會有好兆頭。(閆麗靜 陳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