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大舉入侵。10月5日,日軍飛機開始轟炸泰安鐵路沿線各站點,或三五日一次,或一日二三次,或投彈,或盤旋,或俯衝掃射。
泰城、大汶口、北集坡被炸最重。駐軍炮兵部隊於10月9日在大汶口、18日在蒿里山各擊傷日機1架。24日日機集中轟炸泰城和大汶口。27日又集中轟炸泰安城的火車站、上河橋至南關、東關一帶,死傷30餘人,毀房數百間;大汶口死傷134人,糧食市等街有兩家被炸絕,天增醫院被炸毀。至是年底,日機入境40多架次,投彈40餘枚。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大舉入侵。10月5日,日軍飛機開始轟炸泰安鐵路沿線各站點,或三五日一次,或一日二三次,或投彈,或盤旋,或俯衝掃射。
參考資料 1. 抗日防空戰鬥 .山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13-06-19] 詞條標籤: 歷史事件 , 歷史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次歷史版本 最近...
抗日戰爭爆發後,發布了防空法,在南京及許多戰區成立防空司令部,在南京、上海、武漢、重慶等要地部署高射炮、戰鬥機,抗擊日機空襲,取得一些戰果。
其實,自1937年8月淞滬戰爭開始後,南京就成為日軍空襲的重要目標,國民政府開展防空和抗戰的宣傳教育,各社會團體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抗日宣傳和捐款活動。到12月13日...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第二次淞滬抗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箇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
表示“始終保持我軍之戰鬥力,而儘量消耗敵人的力量,使我軍達到持久抗戰之目的”...為使全市人民以史為鑑,不忘國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鳴放防空襲...
地道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 地道戰戰法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莊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
《定陶戰役大楊湖戰鬥中,我軍防空哨兵》是高帆於1946年9月創作的一幅攝影作品。... 《定陶戰役大楊湖戰鬥中,我軍防空哨兵》是高帆於1946年9月創作的一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