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侵華日軍占領武漢後,逐步將主要軍事力量轉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同時,國民黨頑固派不斷掀起反共高潮,加緊封鎖與破壞抗日根據地。抗日根據地日漸縮小,物質供應極端困難。同時由於黨、政、軍機構龐大,脫產人員過多,難以適應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使根據地的供給能力不勝負擔。切實愛護和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是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政策。為減輕人民的負擔,黨外人士李鼎銘等於1941年11月首先提出精兵簡政的意見,中共中央立即接受。12月1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對敵後抗日根據地工作的指示》,提出必須普遍地實行精兵簡政。在精兵方面,要求縮編主力部隊及其指揮機關,充實連隊,加強地方武裝和發展民兵,加強整訓,提高戰鬥力。在簡政方面,要求切實整頓各級政權組織,緊縮機構和人員編制,加強基層,提高效能,節約人力、物力,反對官僚主義。在中央領導下,陝甘寧邊區首先實行精兵簡政,並先後進行三次精簡,取得很大成效。隨後,各根據地也普遍實行了精兵簡政,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密切了黨同人民民眾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