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於1999年10月25日落成,當時強調歷史留言板、靜默沉思的概念,所以沒有碑文。馬英九上任後,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等歷史學家成立碑文撰寫小組,經深入研議後正式立下碑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
- 外文名:War Victory Monument cum recovery of Taiwan
- 類型:紀念碑
- 形式:抗日戰爭勝利
內容簡介,碑文,背景,
內容簡介
為規劃慶祝對日抗戰勝利50周年,郝柏村在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任內向李登輝提議。當時李登輝未置可否,郝柏村因李沒反對於是推動,計畫在中山堂前蓋一個紀念碑,把中山堂改為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規劃存放、展示所有的抗戰史跡及史料,台灣行政部門還編了新台幣3億5千萬元的預算。
這筆預算案後來在台灣立法部門因為藍綠對抗遭到反對,預算刪了3億元,興建紀念館的設計圖也遭到否決,最後只好草草了事,立了一個碑文。在審查預算的期間,又發生許多曲折複雜的事,台灣立法部門以歷史有爭議,要求不能立碑文,當時的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連戰為減少衝突,決定暫時不立碑文,所以1999年10月紀念碑落成時沒有碑文。
2011年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66周年紀念日,馬英九上午為豎立在台北市中山堂前的“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揭開碑文,碑文描述日本攫取台灣、中華民族堅苦卓絕,對日抗戰勝利的過程,完整扼要的描述這段抗日史。
碑文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企圖併吞中國,進而稱霸世界。自清末開始,日本不斷侵略中國,並在甲午戰爭打敗清廷,攫取台灣。民國二十年日本又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此後,在華北、華中等地發動事變,國民政府為避免衝突擴大,採取妥協政策。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北平附近宛平縣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台方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領導下發表宣言:“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絕不求戰。…..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此一宣言確定了對日抗戰之立場,並凝聚全民共識。
八年抗戰期間,台方堅決抵抗日軍侵略,在美、英、蘇等同盟國協同下,終於獲得勝利。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翌年八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十月二十五日為“台灣光復節”。
抗戰期間,中日雙方共有二十多次大型會戰、一千餘次重要戰役。台方犧牲的陸軍有三百二十多萬人;海軍艦艇損失殆盡;空軍損失飛機二千四百餘架,有數千位飛行員殉國。抗戰期間,台灣人民不但積極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亦曾赴大陸參與抗戰,組織台灣義勇隊,打出“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的口號,為抗戰勝利貢獻力量。整體估計,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到日本投降,中國有二千萬人以上死傷,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戰後,中華民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之一,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抗戰表現出中華民族堅苦卓絕、抵禦外侮的偉大精神。謹以此碑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同胞,永志懷念。
“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碑文委員會謹立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月二十五日
背景
“無字碑”建立後,“立委”員會研擬撰寫碑文,是郝龍斌任台北市長時決定的,因為馬英九台北市長時期,藍綠依舊在對抗,沒辦法做這件事。決定撰寫碑文的原因,一方面有許多退役老將看了紀念碑都感到奇怪,說為什麼抗戰的過程都沒有記載,只有一個石灰牆?認為這沒有意義。
台灣方面也有一些當年跑到大陸組織義勇隊抗日、參與抗日的人,及其家屬、後代,他們覺得中山堂是受降的地點,這個事情應該記載下來。再加上近年來兩岸開放,不少大陸旅客來參觀,也覺得奇怪,於是由台北市政府邀集組成委員會,負責撰寫碑文;由於字數有限,不能寫很多字,所以引據歷史要非常經典,面面俱到,所以撰寫碑文非常不容易。
綠營將抗戰勝利解讀為“終戰”,中日戰爭期間,台灣是在日本這一邊,如果從抗戰這個角度來看,台灣當時屬於日本就有原罪,所以老一輩的本省人是不願大張旗鼓講這件事,他們寧願站在日本這一方面來看,而不願站在中國這一方面來看。但不管如何,“中華民國”還是領導抗戰的,而且在台灣建立政權,當然要紀念這段歷史,所以兩方面的歷史記憶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