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 yì)漢義為壓,壓制。抑制、壓抑、抑止。抑強扶弱。抑揚(音調的高低起伏;沉浮;褒貶)。文言發語詞:“抑齊人不盟,若之何”。
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國語·楚語上》
《抑》,《詩經·大雅·盪之什》的一篇。為先秦時代的詩歌。全詩十二章,前三章,每章八句,後九章,每章十句。是一首衛武公自警自戒的詩。《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抑
- 拼音:yì
- 部首:扌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辨析
副詞
連
動
釋義
成語與詞語
抑揚頓挫
抑制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又愼密也。《詩·小雅》威儀抑抑。
又治也,塞也。
又屈也,逼也。《禮·學記》君子之教喩也,強而弗抑。《疏》但勸強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也。《楚辭·懷沙》俛屈以自抑。
又遏也,止也。《史記·平準書》抑天下物,名曰平準。《後漢·明帝紀》章奏若有過稱虛譽,尚書宜抑而不省。
又美也。《詩·齊風》抑若揚兮。《疏》揚是顙之別名。抑為揚之貌。
又損也,退也。《後漢·蔡邕傳》人自抑損,以塞咎戒。
又《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注》抑,退也。抗,進也。通作挹。
又轉語,亦然之辭。《詩·鄭風》抑磬控忌。
又發語辭。《詩·小雅》抑此皇父。《王應麟·詩考》韓詩,抑,意也。
又詩篇名。《楚語》衞武公作懿,戒以自儆。《注》大雅抑之篇,懿讀曰抑。 《說文》從反印,或從手作𢮮。隷作𢬃。今文省作抑。𢮮字從扌從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