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姓

“抑”姓,原是三國時代的司馬懿的後裔,“抑”是懿的異體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抑姓
  • 外文名:YI
  • 始祖:司馬懿
  • 起源:司馬氏
  • 堂號:齊郡堂、江州堂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抑[抑、懿,讀音作yì(ㄧˋ)]
抑姓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司馬氏,出自司馬懿的後裔,屬於避難原氏取異為氏。今重慶市涪陵區有一批抑氏族人,是三國時期曹魏國重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之後裔。司馬懿,公元179~251年,字仲達,河內溫地人(今河南溫縣),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曹魏大都督,曹魏國丞相。他曾多次率軍對抗蜀漢國的丞相諸葛亮,以其功著,授封宣王。司馬懿家族之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周王朝時期開始,以夏官為司馬。其後裔中就有歷史上著名的程柏休父,在周宣王姬靜(姬靖)執政時期(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率諸侯軍隊南下剿滅徐方(淮徐),錫以官族,因而為氏,稱司馬氏。
在古代,“抑”字曾是“懿”字的異體字,在西晉王朝統治集團內部爆發歷時十六年之久(晉惠帝司馬衷元康元年~光熙元年,公元291~306年)的“八王之亂”期間,該支司馬氏族人中有明智者攜族人避禍亂隱居於巴山地區,改以先祖司馬懿的名字之同音異體字為姓氏,稱抑氏,世代相傳至今,即為江州抑氏(今重慶涪陵)。抑氏族人與司馬氏實為同宗同源,尊奉司馬懿為得姓始祖。

郡望堂號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營丘,今山東淄博臨淄),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的濰坊市一帶地區。
江 州:亦稱巴郡、楚州、恭州、渝州、重慶府,即今重慶市。距今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十一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極盛時期巴國疆域以江州為行政中心,管轄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自秦、漢以來的歷朝歷代,這一區域多數時期為一個統一的行政轄區,其行政中心設在江州。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期,巴郡改為楚州。到了隋朝開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因重慶地區有著名的渝江(長江支流從江津到巫山的五百七十二公里重慶段,包括嘉陵江、烏江、綦江、大寧河、涪江等各支流沿線),遂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宋朝淳熙十六年(己酉,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清朝光緒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民國二十六~三十五年(公元1937~1946年),日寇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國民政府移駐重慶,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陪都,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仍為直轄市。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畫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闢為沿江開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1997年3月14日,經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准,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的第四個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

堂號

齊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益都堂。
江州堂:以望立堂,亦稱渝州堂、恭州堂、巴郡堂、楚州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