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之劍

批評之劍

《批評之劍》是石華鵬創作的文學評論集,首次出版於2017年11月。

《批評之劍》對當代文壇的不良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深刻的批評,體現出石華鵬野性、銳氣與自由的文學批評精神。石華鵬的評論具有故事性,比如讀《帶燈》讓他想起了村子裡曾經出現過的一個怪小孩,全身沒有長骨頭,坐不起來,整天裝在一隻很大的洗腳木桶里,肉乎乎的。石華鵬用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來形容《帶燈》是一部沒有骨頭的小說,這樣的比喻手法,使評論文章更為通俗化,趣味無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批評之劍
  • 作者:石華鵬
  • 文學體裁:文學評論集
  • 字數:254千字
  • 首版時間 :2017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成書過程,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批評之劍》系“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之一,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部分“文學思潮現象批評”中,石華鵬指出了當代文壇現存的不良現象,針對性地分析了作家、作品及市場需求三者之間的關係,對當代文學“病痛”進行了大膽的批評。第二部分為“作家作品批評”,文章犀利深刻。

作品目錄

文學思潮現象批評
作家作品批評
長篇小說的歧路
暢銷的差異
中國文學的十大“偽話題”
質疑“×零後作家”的提法
當前小說呼喚“文藝腔”
官場小說:風行與危機
論處女作
小說比生活精彩
散文的末路與未來
虛構“文學王國”的寫作方式的終結
文學雜誌,如何“有尊嚴”地生存
“非虛構寫作”並不能醫治我們文學的病痛
詩評家們,請對號入座
文壇奇聞怪事錄
文學作品排行榜可以休矣
中國作家的寫作野心與寫作膽量
散文寫作應警惕“散文腔”
別把小說寫得太像小說
話說中國文壇的“新名人”焦慮
遊記的沒落
詩歌的“糾結”:懂或者不懂,真或者偽
編輯與作家:愉悅或尷尬的合作
聽網路作家聊天時我五味雜陳
缺乏難度的寫作時代
現實的殘渣或偽現實
一個成熟小說家的寫作品質
遲子建《別雅山谷的父子》——小說之樹是如何枯萎的
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一部想當然的單薄之作
張翎《金山》——無資格角逐“茅獎”
賈平凹《帶燈》——一部沒有骨頭的小說
賈平凹《極花》——被淚水打濕的“現實”的翅膀
賈平凹《老生》——離卓越有多遠?
張煒《小愛物》——當一個小說家在小說中老去
張煒《獨藥師》——真正的中國故事,是中國人的精神故事
替余華《第七天》“辯護”
畢飛宇《蘇北少年“堂吉訶德”》——“堂吉訶德”在哪裡?
余秋雨《文化苦旅》——文化散文的命運
葛浩文《中國文學如何走出去》——刺耳的批評
沈浩波《冷看大眾狂歡下的“詩人”》——評論者的“酸味兒”
韓江《素食主義者》——一部難度並不大的小說
塞林格《九故事》——謎語的製造者
麥克尤恩《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突破表達邊界的寫作
卡佛《我打電話的地方》——是流水賬還是洞悉人性

成書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同時,也不能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鏡子。當文藝出現一定範圍內的亂象叢生、迷失方向而不自覺不自知時,就需要嚴肅的文藝批評及時站出來,發揮其引路導向、“剜爛蘋果”的重要功能。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當代文學批評的針對性、戰鬥性和原則性,營造講真話、講道理的文學批評氛圍,作家出版社於2017年11月推出“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以對中國當代文學不良現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為研究內容,集中展示有力量、有風骨、敢說真話、敢於亮劍的文學批評著作。《批評之劍》即該文叢中的一本。

作品鑑賞

首先,石華鵬敏銳的藝術直覺與判斷力貫穿在他的文章中,尤其表現在對作家作品的分析中,再與其紮實的理論相融合,使他對作家們小說中故事、人物、細節的判斷也更為深入。尤其體現在《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一部想當然的單薄之作》《韓江〈素食主義者〉——一部難度並不大的小說》《替余華〈第七天〉“辯護”》等文章。例如《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一文,他深入分析了《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小說的細節、故事、人物。他認為故事大於人物是使小說單薄的主要原因。他說:“當前有許多小說之所以不夠出色,是與信息量有關,不是信息空轉,便是信息匱乏。”小說中的李雪蓮這個人物形象是圍繞情節展開的,看不到人物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石華鵬認為人物在小說中應該是立體的,形象的。小說的信息量決定小說的質量。石華鵬在此篇評論的題外話中提到自己在讀完《我不是潘金蓮》之後,又讀了《霍亂時期的愛情》,同樣是離奇的故事,讀完前者只覺得書很單薄,後者卻使他感概馬爾克斯將生活的信息、人的信息寫得如此豐滿、動人。這就是作品信息量的差異帶給人直觀的感受。在《韓江〈素食主義者〉——一部難度並不大的小說》一文中他說:“小說寫作生命和俗世個體生命是‘糾結’的,難以彼此交融,是小說寫作的最大難度。”他通過分析韓江的作品,思考難度不太大的小說與經典小說之間的距離,他將創作的高度與天賦相連結,認為小說作為作家生命體的一種延伸,這種生命力就是與生俱來的。所謂的後天努力,石華鵬將其看作是作家的掙扎。
其次,石華鵬的藝術直覺和判斷力還體現在突破小說邊界寫作的探尋上,在對待小說中敘事、細節、人物所出現的問題時,他能給予嚴厲的批評,行文直截了當。但是對於有創新、新穎的作品時,他也能中肯地認同。《替余華〈第七天〉“辯護”》乍一看標題便覺得很新穎,石華鵬就寫作的野心和膽量進行說明,欣賞余華小說《第七天》的敘事上的創新與表達的突破。石華鵬說:“從一些大作家的寫作中發現了他們前輩的影子,比如卡夫卡之於薩特、之於博爾赫斯、胡安·魯爾福之於馬爾克斯、博爾赫斯之於卡爾維諾、海明威之於卡佛等等,大作家的來路是與未來大作家的前路相連的,如果您認識到了這一點,那么您就認識到了大作家之所以成為大作家的緣由。”石華鵬認識到造成這種差異性的原因是:“寫作膽量的喪失。”他認為很多小說格局不夠,不能自由地遨遊在藝術的天空中。而余華的這部小說正是為數不多的有創新、夠大膽的小說。《第七天》不僅在敘事上創新,更是能在小說中用虛構的亡靈世界來作為現實世界結束的開始。這是石華鵬認可的,余華用亡靈寫現實,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這種形式使小說顯得與眾不同。先秦時期,孔子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藝術作品中形式往往大於內容。“這樣的寫法甚為少見,他虛構的亡靈世界所抵達的現實深度——即包含了一個作家與現實世界極端的緊張和對現實世界極端的失望之後,形成的一種新的‘烏托邦夢想’——讓每一個認真體會的讀者印象深刻。”石華鵬在余華的小說里感受到了一種情懷,體驗到了精神的自由飛翔。他對於作品的評判不是刻板的理論知識,會用心去體味語言所傳達的氛圍和意境。余華筆下的亡靈世界征服了石華鵬。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批評之劍》
2017年11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9570-0

作者簡介

石華鵬,1975年5月出生,湖北天門人,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在《文藝報》《文學報》《文學自由談》《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評論、小說、隨筆300餘萬字。出版隨筆集《鼓山尋秋》《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時代》《大師的心靈》《遇見》,評論集《新世紀中國散文佳作選評》《故事背後的秘密》《文學的魅力》《批評之劍》。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首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新人獎等。現任《福建文學》常務副主編、《海峽文藝評論》主編、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