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企業文化資本研究

打造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企業文化資本研究

《打造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企業文化資本研究》是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鄔錦雯。

基本介紹

  • 書名:打造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企業文化資本研究
  • 作者:鄔錦雯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 頁數:283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01007915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通過對新的現實環境下企業競爭規律的深度提煉,並把提高效率的規律給出技術和人文方法的資源管理導向設計,這體現了經濟學與管理學互相結合滲透的研究方向。進一步研究可以包括結合更多學科的國家文化資本假說,和不同文化資本假設下的個體價值觀測量工具及其實證研究,並最終形成競爭力研究的巨觀、中觀和微觀體系。
《打造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企業文化資本研究》:中國中小企業三年的平均壽命能改變嗎?
這是一個解釋人們在不自覺地運用的文化規律,提出能動選擇配置人的意識資源實現可持續競爭力,從而把企業文化範疇的研究帶進經濟學的“鍊金術”時期,並向“化學式”的方向作努力的探索。一切的答案盡在《打造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企業文化資本研究》中。

圖書目錄

前言
1 導論:讓文化成為可操作的經濟要素
1.1 研究問題和意義
1.1.1 後現代市場中的競爭要求非理性的文化戰略理論支持
1.1.2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突需要組織的倫理規範研究
1.1.3 可持續的內涵增長文化經濟需要微觀企業層的文化論
1.2 研究目標與內容
1.2.1 解析企業文化資本的物質基礎:信息對稱的價值網路.
1.2.2 解析企業文化資本的精神本質:專有創新的知識共享
1.2.3 解析企業文化資本的制度形式:持續激勵的利益均衡
1.2.4 導出企業文化資本戰略:可持續創新的企業生產方式
1.3 研究架構和方法
1.3.1 分析框架和章節安排
1.3.2 研究方法:從抽象到具體
1.4 主要創新點
1.4.1 探索企業黑箱:經濟學視角的企業文化資本概念假說
1.4.2 對相關理論的貢獻:現實的和走入企業的經濟學範式
2 相關文獻綜述
2.1 啟發性的文化、文化資本、企業文化研究
2.1.1 文化概念的多元化
2.1.2 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研究
2.1.3 企業文化的研究:從有效到價值
2.2 前瞻性的異質性經濟學基礎
2.2.1 “現實的”異質性從哲學到經濟學的發展
2.2.2 個體異質性的研究
2.2.3 企業異質性的研究
2.3 支撐性的企業本質觀點進展
2.3.1 生產性觀點:企業理論的基礎
2.3.2 契約性觀點:企業理論的飛躍
2.3.3 異質性觀點:企業理論的前沿
3 從異質個體到企業文化資本——網路價值
3.1 人的性質:擺脫觀念統治的異質性
3.1.1 馬克思關於個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
3.1.2 企業文化資本是以人為本思想的經濟分析
3.2 組織的特性:互利和道德的社會網路
3.2.1 心理學中人的特性
3.2.2 社會學中組織的特性
3.3 網路價值:勢(差別/距離、差別×聯繫)與文化力(場、群)
3.3.1 差別的聯繫:“勢”的普遍性
3.3.2 造勢與管理(激勵)
3.3.3 創新和同構的“意識造勢,文化成群”
3.4 “資本”意義上的企業文化:信息對稱的價值網路
3.4.1 資本的各種定義
3.4.2 信息不完全、風險與收益:企業文化資本的網路價值
3.4.3 信息不對稱對資本成本影響的模型分析
4 從個體知識到企業文化資本——專有創新
4.1 個體的知識創新與能力
4.1.1 認知過程與知識創新
4.1.2 個體能力:知識的綜合套用
4.1.3 個體決策的異質:西蒙的有限理性
4.2 文化“場”:從個體差異到組織核心知識的專有異質性
4.2.1 知識轉化的四種模式和兩大類型
4.2.2 SECI模型中的知識創新:源於個體存於組織
4.3 異質的企業文化的要素分析與測度
4.3.1 企業文化之七概念和五要素
4.3.2 工業時代的企業文化特徵
4.3.3 企業文化與創新文化要素測度
4.4 企業文化資本的專用性準租與投資不足問題
4.4.1 企業產生和成長中的企業文化資本
4.4.2 租金、準租金和可占用性準租
4.4.3 可占用性準租、投資專用性與投資激勵
5 從企業制度到企業文化資本——長期激勵
5.1 作為基礎的激勵理論和組織管理制度
5.1.1 作為基礎的激勵理論:個體需要的“異質”
5.1.2 組織管理制度的激勵實現
5.2 制度變革與勞動關係演化的動態和靜態分析
5.2.工勞動關係形成的動態歷史分析:制度變革
5.2.2 不同資源配置方式下的勞動關係比較
5.2.3 市場方式下以法制為基礎的勞動關係系統
5.3 多元化利益支付促進合作博弈:從衝突到合作的勞動關係
5.3.1 合作博弈的團體理性、規則公平、組織效率
5.3.2 面子博弈對組織合作的促進分析
5.3.3 (利益)衝突診斷博弈模型
6 重構企業生產方式的企業文化資本戰略
6.1 戰略目標體系和總體思路
6.1.1 以運行能力和制度能力為戰略目標
6.1.2 企業文化的結構和內容:三元合一
6.1.3 企業文化資本的案例規範和測量思路
6.2 構建網路時代的專有能力平台:知識管理
6.2.1 知識管理(KM)
6.2.2 推動知識共享的技術平台
6.2.3 發現知識:數據挖掘(DataMining)
6.2.4 CRM:以客戶為本的企業文化
6.3 強化異質優勢的組織學習、服從、信任、溝通
6.3.1 組織學習
6.3.2 學習型組織的服從、信任、溝通理念
6.4 建立持續激勵的企業制度:動態(文化資本)產權配置
6.4.1 企業制度文化
6.4.2 以員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變革
6.4.3 組織權力與CCO
6.5 分析和適應文化生態環境:比較文化論
6.5.1 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主脈
6.5.2 美日韓文化以及企業文化比較
6.5.3 企業文化生態環境論
6.6 結論和思考
6.6.1 本書主要結論
6.6.2 巨觀政策建議
6.6.3 存在的不足
6.6.4 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ABSTRACT
後記
表5.7 兩個博弈不連線的博弈矩陣
表6.1 企業文化資本的案例規範和測量思路
表6.2 知識管理和信息管理的三個層次
表6.3 主要的知識管理過程模型
表6.4 知識管理的思路和水平
圖索引
圖1.1 企業文化核心概念的關係
圖2.1 文化資本的四個維度
圖3.1 異質的共享網路帶來組織的價值增長
圖3.2 勢=梯度=差別除以距離(席酉民,2007)
圖4.1 知識共享構造核心能力
圖4.2 信息加工系統的一般結構
圖4.3 SECI模型中四個知識轉化階段
圖4.4 時點與決策
圖4.5 投資激勵的邏輯
圖5.1 勞動關係的相關因素
圖5.2 衝突診斷過程
圖5.3 多個參與者衝突中對q來說結局的穩定性分析
圖6.1 企業文化資本戰略目標框架
圖6.2 知識鏈
圖6.3 實施階段組織個人行為圖和改善階段組織個人行為圖
圖6.4 知識管理的評價調查結果

作者簡介

鄔錦雯,女,1969年6月生於雲南省昆明市,經濟學博士,199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現為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發表《論信息的開發利用》等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主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等2部專業教材,參加或主持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5項。在教學科研的同時開展創業實踐,1999年始建立中國最早的言情小說出版中心——廣州花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業界俗稱“花雨”),自主開發數幹部原創小說,堅持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後記

本書由我的博士學位論文修改而成。論文的撰寫與當初報考的初衷是一致的,那就是對自己的困惑進行學習和思考,自己忙碌而有限的生命里,究竟該做些什麼?什麼才是有價值的事?經過了18年青澀奮鬥的學生年代、近14年在大學跨專業的教師生涯、同時也是最近10年殘酷的商業競爭生涯,我忽然感覺面對太多的不同價值觀、面對學生疑問的臉龐,面對自己以後的目標追求時,思想充滿了那么多的不確定和矛盾衝突,於是我不得不在繁忙中選擇了對自己進行知識的整理和目標的探索。
本書也包含了對自己知識的整理,從而使自己看問題更為開闊和平靜,也逐漸建立了不再隨波逐流的寬容和自信。在這4年來的大量閱讀思考中,我把很多觀點運用在所管理的公司中,對團隊的整合最佳化和效率起到了顯著的作用,也使得公司在競爭環境發生變化後快速地重建渠道,成為細分行業中唯一生存和快速發展的企業,我希望把這些心得與所有關注企業競爭力問題的人土一起分享學習。我希望未來走的路是有智慧的,能通過給他人謀福利以及為學生授業解惑而快樂,也期望能有點滴思想融人浩瀚如海的人類知識寶庫中去,寄託一份對永恒生命的崇敬。我很欣慰於這幾年的努力,心中充滿了各種深深的感謝和快樂。
2004年由於課程需要,我開始涉及經濟學,當時我的知識背景是新興的信息管理專業,剛開始打開經濟學的著作,我有了一種興奮和強烈的興趣,我知道這能為我日常面對的許多問題和矛盾提供重要的解決工具。

序言

在網路經濟時代反思理性和理性經濟人的後現代競爭背景下, 由於後現代市場中的競爭缺乏可操作的文化戰略理論支持,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衝突導致組織的倫理規範缺失,可持續的內涵增長文化經濟缺少微觀企業層的文化論支撐,而產生的問題是: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3年、創新力不足、人力資本水平低。這種現象從一個國家的勞動力收入水平、社會關係、就業和發展以及競爭力來說都是潛在的危機。
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沿著科斯的法學企業本質向人性和意識文化方向深入,定義並證明企業文化降低成本產生收益成為未來競爭中的重要資本,從而導出一個可持續創新發展的企業生產方式一一企業文化資本戰略,現實地倡導中國市場化的企業、特別是超過企業總數一半的約200萬家民營企業,邁向“有文化”的企業,突破理性經濟人假設下的長期利潤為零的企業模型,建立科學的社會責任型企業模式,讓中國的GDP不斷創造奇蹟。三個命題的提出是關鍵:1.企業文化資本是一種連線異質個體的價值網路,2.企業文化資本是專有創新的知識共享,3。企業文化資本是持續激勵的利益均衡。這個定義以組織的協同知識為核心本質,包含物質基礎、精神本質、制度形式三個層次,導出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的知識管理和制度變革戰略途徑。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規範理論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