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炮(1364年德國人發明的火槍武器)

手炮(1364年德國人發明的火槍武器)

1364年德國人發明,屬於火門槍系列,重約10磅,由火柴點火發射鐵彈或鉛彈,威力很大,是當時許多國家火槍手的標準裝備。歐洲軍隊中還裝備有馬背手炮,1449年的文獻記載說它是放在馬鞍的前穹叉座上發射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炮
  • 外文名:Hand gun
  • 起始時間:十四世紀
  • 結構:一根炮筒附帶一些握柄
起源,特點,套用,管狀火器,影響,

起源

學界比較統一的觀點是手炮起源於德國,但和中國火銃沒任何傳承關係,手炮出現在十四世紀,當時的歐洲人和阿拉伯人都會使用手炮。同時代的日本也已掌握火藥武器的使用技術,但沒有大量生產,直到1543年從葡萄牙傳入火繩槍,日本人才開始普遍使用火器。
十四世紀時的歐洲手炮十四世紀時的歐洲手炮

特點

手炮是一種構造簡單的火器,主要結構就是一根炮筒附帶一些握柄,後來在此基礎上演變出了很多不同的類型和樣式。儘管現存的手炮實物都由金屬製成,但有證據顯示很多手炮都是別的材料製成的,尤其常用木材。而中國的一些圖片表明他們甚至用掏空的竹子當炮筒。手炮發射時,使用者用兩隻手把住炮筒,讓一名助手幫忙點燃引線。使用者也可以把手炮放在支架上用一隻手扶住,另一隻手裝填,這樣一個人就足以操作手炮。手炮的炮彈多種多樣:可以發射地上的石頭,也發射更為複雜的一些武器,比如鐵或石頭做成的球狀或箭狀物。
後來手炮的構造發生了改變:炮筒加上了火藥池(儲放火藥的裝置),引線從管壁伸入管內,取代了此前從炮口點燃的方法。火藥池的口用皮革蓋著,後來又改成金屬蓋子,以使火藥在點燃前保持乾燥,防止提前燃著。此後的火器也都延續了這一特點。
由於當時火藥的威力有限,加上手炮本身構造比較簡陋,因此並不是一種殺傷力很大的遠程武器。早期手炮的威力甚至不足以擊穿輕型裝甲。此外,手炮的把手不容易抓牢,而且炮管存在設計問題,所以手炮的精準度也不高。因為上述缺陷,手炮在戰場上不常出現,但是它發射時的巨響和硝煙對於敵軍是極大的震撼,可以降低士氣,因此可以起到某種程度上的輔助作用。
十五世紀中期,粒狀火藥和火繩線的發明促進了火器的發展,火器開始成為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這些發明的推動下,第一款火繩武器發展形成,其準確性和威力都比手炮好得多。手炮從此逐漸被淘汰,不過二十世紀時仍有個別地區在使用。

套用

蒙古人
把恐怖和殘殺從東亞一直帶到西亞,直至地中海岸;但征伐所帶來的不僅是鮮血,與此同時,中國的先進技術也被帶到了西方。必定在歐洲人開始使用火器之前,阿拉伯人就發明了馬達法(Mardafa)。馬達法這個詞是阿拉伯語中對一種步兵使用的手炮的稱謂。和騎兵用的手炮不同,馬達法是為步兵設計的,所以炮身被固定在一根粗長的木棍上,使用的時候左手扶住炮身將木棍夾在腋下,然後用一塊煤炭、一截火繩或者一條燒紅的金屬伸進火門。
元朝製造的手炮元朝製造的手炮
阿拉伯人
和手炮一樣,馬達法只能做概略的瞄準;有些阿拉伯的馬達法上還掛有斧頭,以供射手必須近戰時用。不過和騎兵用原始的火繩點燃不同,步兵往往用一根燒紅的金屬去點燃火藥,所以當時火槍陣地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幾個大火盆。阿拉伯人從蒙古人那裡學到了火藥和火器的製造及使用方法,很快,這些技術就通過十字軍的“交流”、同時也通過北非的阿拉伯人帶到了西班牙(那時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摩爾人的王朝和基督徒正處於長期戰爭之中)。當歐洲的基督徒通過這些“交流”也掌握了火器之後,歐洲戰爭的局面就開始緩慢、但確實地開始改觀。
歐洲人
德國人在1364年發明了手炮,手炮重約10磅,由火柴點火發射鐵彈或鉛彈,威力很大,成為了許多國家火槍手的標準裝備。手炮發射時,要用一隻手握住後端,一隻手用火柴點燃發射藥,操作極為麻煩,火槍手在發射時常常是搞的手忙腳亂。而且手炮根本沒有辦法瞄準!劃火柴,點火,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當時確實是很長的一個過程,何況期間還要用一隻手握緊10磅重的手炮呢?所以火槍手們最多就是儘量將槍口對準敵人的方向而已,點火後馬上就會射出彈丸的手炮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瞄準。
很明顯,這種射擊基本不可能考慮什麼精度,而且因為槍身長度不足,射程也很短;但是巨大的聲音、瀰漫的煙霧和偶爾命中時巨大的威力,對於當時的士兵來說就是如惡魔一般可怖的存在。到14世紀末,火炮和火槍已經出現在歐洲所有國家的作戰序列中了,也正是從手炮的實用化開始,才促使歐洲鎧甲向整體化發展。

管狀火器

最遲不晚於1330年。在正式文獻中最早的記載是在1364年,義大利佩魯賈城兵器庫的清單:“500門炮,約8英寸長,可以持在手中,非常漂亮,能夠射穿任何鎧甲”。而最早的實物,是1849年在德國坦能堡發掘出來的、毀於1399年的的銅製手炮(Hand gun),由星函,前膛,藥室組成,實際上相當於將當時的大炮縮小到手持的尺寸;這種手炮沒有準星、照門,也沒有扳機和握把、槍托,只是有一個炮架插在馬鞍上,將炮身固定在炮架上,炮身後有一根尾桿,連著一個胸托,由騎兵用胸口頂住,左手扶炮身,大略地瞄準,然後右手拿一根點燃的火繩或者一塊炭去點火門,來發射裝填的石丸或鉛丸。
10發的手炮,具體年代不可考10發的手炮,具體年代不可考

影響

手炮作為一種早期火器,中世紀時逐漸占據了歐洲戰場。原因顯而易見:手炮價格低廉,容易批量生產。當時歐洲的遠程武器各有特點:長弓適於對付鏈甲和板甲;十字弩則適於對付重型裝甲;而當時的手炮既能擊穿重甲,又能使敵方士兵和戰馬驚駭不已,並且手炮也像弩一樣可以由新兵熟練掌握。
手炮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他遠程武器也不例外:十字弩雖然精準奇佳,威力也與手炮不相上下,但是造價昂貴、裝填緩慢,並且也享手炮一樣極易受潮濕天氣影響;長弓雖然精準和射速都比手炮好很多,但炮手不需要像弓箭手那樣從小時候就進行特殊訓練。並且隨著中世紀的演進,製造長弓的紫杉木原料越來越稀缺。在英國,直到幾乎全歐洲的紫杉木都消耗殆盡時,手炮才取代了長弓。
儘管手炮存在嚴重的技術缺陷,尤其是在發展早期問題更多,但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後,手炮成為中世紀晚期歐洲戰場上常見的遠程武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