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稈薹草 (學名:Carex planiculmis):是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苔草屬的植物。分布在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河北、遼寧、黑龍江、吉林、陝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1,85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溪邊、溝邊及林下潮濕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扁稈薹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目:莎草目 Cyperales
- 科:莎草科 Cyperaceae
- 亞科:薹草亞科 Caricoideae
- 族:薹草族 Cariceale
- 屬:薹草屬 Carex
- 亞屬:薹草亞屬 Subgen. Carex
- 組:柔果薹草組 Sect. Molliculae
- 種:扁稈薹草
- 分布區域: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陝及俄羅斯,朝鮮,日本
- 中文學名:Carex planiculmis Ko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而稍延長,具細長的地下匍匐莖。稈叢生,高30-45厘米,較粗壯,扁三棱形,一棱不很明顯,其它兩棱具狹翅,棱上粗糙,基部具少數無葉片的鞘。葉稍短於稈,寬5-10毫米,平張,較柔軟,具兩條明顯的側脈,中脈、側脈和邊緣均粗糙,無毛,具中等長的鞘,鞘淡褐黃色,膜質部分後期常開裂。
苞片下面的2-3個葉狀,長於小穗,上面的呈芒狀,常短於小穗,脈上和邊緣均粗糙,無鞘。小穗4-6個,最下面的1個小穗稍遠離,其餘的均聚集生於稈上端,頂生小穗為雄小穗,有時頂端具10餘朵雌花,雄小穗狹圓柱形,長2.5-3.5厘米,具短的小穗柄;側生小穗為雌小穗,圓柱形,長1.5-4.5厘米,密生多數花,基部稍稀疏,最下面的一個小穗具稍長的柄,其餘小穗具短柄。
雄花鱗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4-5毫米,頂端急尖呈鈍形,無短尖或具很短的短尖,膜質,淡褐黃色,或淡黃色,具1條中脈;雌花鱗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2.5毫米,頂端漸尖成短尖,膜質,淡褐黃色或淡黃色,具1條脈。果囊斜展,成熟時更向外張開,長於鱗片,卵形或狹卵形,不明顯的三棱形,長3.5-4毫米,膜質,黃綠色,具光澤,無毛,背面具5條脈,基部急縮成鈍圓形,頂端漸狹成中等長並向外彎的喙,喙口微缺。
小堅果稍松地包於果囊內,倒卵形或近橢圓形,三棱形,長約2毫米,棕色;花柱基部稍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4-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0-1850米溪邊、溝邊或林下潮濕處。
分布範圍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陝西;也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模式標本采自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