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喬根森

戴爾·喬根森

戴爾·喬根森(Dale W. Jorgenson 1933-),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出生於蒙大拿州的博斯曼。1971年因其論投資的經濟計量模型建立的著作而獲美國經濟協會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爾·喬根森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蒙大拿州博斯曼
  • 出生日期:1933年5月7日
  • 職業:經濟學家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 主要成就:榮獲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 愛好:讀書
人物簡介,個人履歷,成就榮譽,理論觀點,二元經濟理論,喬根森模型,著名論文,

人物簡介

戴爾·喬根森(照片1)戴爾·喬根森(照片1)
戴爾·喬根森,美國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發展經濟學派新古典學派代表人物之一。1971年克拉克經濟學獎獲得者。戴爾·喬根森為哈佛大學Samuel W. Morris講座教授。他曾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1982年)、美國統計協會(1965年)、計量經濟學會(1964年)的特別會員。他任美國經濟學會主席期間,榮獲了該協會2001年傑出研究員的稱號。1991年,他作為發起人之一成立了科學技術及經濟政策全國研究理事會,並在1998到2006年間任該理事會主席。他在1971年獲得著名的美國經濟學會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章,並曾被多家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他對經濟學的貢獻包括在信息技術與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稅收政策與投資行為及計量經濟學套用等方面具有影響力的研究。他長期倡導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來研究中國的經濟成長、能源利用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喬根森在1971年因其論投資的經濟計量模型建立的著作而獲美國經濟協會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個人履歷

1933年,戴爾·喬根森出生於蒙大拿州的博斯曼。
戴爾·喬根森(照片2)戴爾·喬根森(照片2)
1955年,戴爾·喬根森從里德學院獲文學科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1959年,他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任教。
1967年,戴爾·喬根森在伯克利升任經濟學教授。
1969年,他前往哈佛大學就任教授職位,並在那裡留任至今。

成就榮譽

戴爾·喬根森系統地闡述了以資本服務的租金價格為基礎的新古典投資理論,以及從增加投資中物化的新技術方面解釋了生產率的變動。在舊式的生 產理論中,新技術被構想為是"非物化的",即在某種意義上是獨立於資本和勞動的增長之外的。
戴爾·喬根森(照片3)戴爾·喬根森(照片3)
喬根森成功地證明了技術變動變動能夠有意思地作為改善資本量的投資過程來分析,因此,"資本"象葡萄酒一樣,要緊的不僅是量,而且是" 釀造期"。在另一篇被大量引用的論文《投資行為的經濟計量學研究:一種評論》(《經濟文獻雜誌》,1971年12月)中,他總結了至1971年已知的有關私人投資 的決定的知識。除了論發達經濟中投資行為的著作外,他也給不已開發國家中的"二元主義"的發展提出了一種新古典主義的解釋,摒棄了劉易斯的有影響的"具有無限勞動供給的經濟成長"理論(參閱Lewis, W. A.)。喬根森載於I.阿德爾曼和E.索貝克編輯的《經濟發展的理論與設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1966年)中的論文《另一種二元經濟發展理論的檢驗》,由於其本身的成功而很快成為論經濟發展的文獻中的一篇經典之作。

理論觀點

喬根森認為,開發中國家只有在工業化的同時注意降低資本-產出比率,才能提高工業吸收農村剩餘勞動的能力。他分析了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上人口增長率同部門勞動力增長率的變動規律:在第一階段上,人口增長率等於農業技術進步率,並且所有新增加的人口都將成為過剩勞動力;在第二階段上,人口增長率等於農業技術進步率對比土地供給的產出彈性——在經濟發展第一階段上工業的產出、就業和資本增長率不斷擴大,但資本增長率小於產出增長率,這時工業就業機會將不斷擴大,足以吸收農業過剩勞動力;在第二階段上,農業勞動力增長率下降——此時經濟發展進入第三階段,農業和工業的實際工資率相等。
喬根森認為只有農業發展了,農業部門才有可能向工業部門提供追加勞動力;工業發展不取決於資本規模大小,而取決於有沒有農業剩餘,影響經濟長期發展的因素可以歸納為人口規模和農業剩餘。當農業人均產出率達到人均農產品消費的臨界水平時,人均收入的增加額就會轉向對工業品的需求上,這時便出現了農業剩餘。在這個前提下,農業人口才有可能向工業部門轉移。
喬根森認為,工業部門的發展取決於兩個初始條件:人口規模和資本存量的規模。農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農業發展能推動“二元經濟”從一個發展階段到更高的發展階段,農業落後必然使“二元經濟”的發展出現倒退。農業是工業化的前提,當工業化的前提條件未能滿足時,工業化政策就必然伴隨有人口控制政策和引導非傳統部門進入農業部門的政策。

二元經濟理論

以阿瑟·劉易斯的《無限勞動供給下的經濟發展》為起點,由戴爾·喬根森和費景漢與古斯塔夫·拉尼斯發展而形成的二元經濟理論(又稱動態二元論),便成為試圖探索兩個部門在發展過程中日益增加的相互影響問題最著名的模型之一。根據動態二元經濟模型的觀點,有著大量農業人口的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經濟上的共同點是兩個部門共存:一個是相當大的,停滯的生存農業部門,在該部門中,制度確定工資率;一個是較小的但不斷增長的商業化工業部門,在這個部門中,市場是競爭性的。農業部門往往有以下特點:(1)大量的隱蔽性失業和就業不足;(2)制度確定的農業勞動工資率接近農業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3)勞動邊際生產率低於工資率;(4)土地投入是固定的。在上述基本前提條件下,如何實現動態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動態最佳化,擺脫所謂的馬爾薩斯陷阱,正是這一模型研究的要點。這一模型的基本構想是: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勞動力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的轉移不會減少農業產出,也不會提高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農業生產的剩餘隨著勞動力的轉移而同時被轉移到非農業部門作為發展的資金來源。在這一體系中,農業為工業部門的擴張,既貢獻勞動力,又貢獻剩餘產品。在動態的二元模型中,經濟發展會出現兩個臨界點。第一個臨界點發生於農產品的邊際價值開始上升到零以上的這一刻,該點被稱為“短缺點”。在這一點上,一個勞動者從生存部門向工業部門的轉移將不再能產生相應的農業剩餘以支持他在工業部門中的消費,結果是只有通過農業生產率的增長或降低工業部門的增長率實現平衡。另一個臨界點是當農產品邊際價值超過制度確定的農業部門的工資率時,該點被稱為“商業化點”,在這一點上,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工資率相等,工業部門要想在勞動力市場上與農業部門競爭,必然會導致工資率的上升。在這一階段,如果農業部門生產率獲得快速增長,則經濟的“二元性”特徵趨於消失,農業就會日益成為一元經濟體系中的一個分支。

喬根森模型

簡介
喬根森模型(喬根森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戴爾·喬根森(D.W.Jogenson)於1967年在《過剩農業勞動力和兩重經濟發展》一文中提出,依據新古典主義(NewClassicalism)的分析方法創立的一種理論。出於對古典主義的反思,在一個純粹的新古典主義框架內探討工業部門的增長是如何依賴農業部門的發展的。認為工業部門的工資等於邊際生產力,而農業部門的工資等於勞動的平均產品,勞動力可以在兩部門之間自由流動,工業的發展取決於“農業剩餘”和人口規模,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當農業剩餘規模越大,勞動了轉移規模也越大,兩者同比例增長,即不已開發國家一般存在著兩種性質不同的結構或部門,現代工業部門和落後農業部門。落後農業部門的產量由土地和勞動所決定,生產函式呈收益遞減。
該理論認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前提條件是農業剩餘。當農業剩餘等於零時,不存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只有當農業剩於大於零時,才有可能形成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在農業剩餘存在的前提條件下,喬根森又提出了一個重要假設,即農業總產出與人口增長相一致。在這種條件下,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剩餘的規模將不斷擴大,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將轉移到工業部門。因此,農業剩餘的規模決定著工業部門的發展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規模。
但是喬根森模型仍然忽視了對農業物質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失業等問題。
特點
威廉·阿瑟·劉易斯分析喬根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理論的內涵,與劉易斯理論和拉尼斯-費景漢理論相比,有以下4個特點:
①喬根森理論是用新古典主義分析方法和依據農業剩餘為基礎創立的理論。劉易斯和拉尼斯-費景漢理論是用古典主義分析方法和依據剩餘勞動力為基礎創立的理論。
②喬根森理論認為工資率是隨著資本積累上升和技術進步而不斷提高的。而劉易斯等人的理論認為,在全部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之前,工資率由農業人均收入水平決定,是固定不變的。
③喬根森理論認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是人們消費結構變化的必然結果。而劉易斯、拉尼斯和費景漢理論認為農村剩餘勞動力由農業部門轉移到工業部門,會提高整個經濟的生產率,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④喬根森理論從馬爾薩斯人口論的觀點出發,認為人口增長是由經濟成長決定。正因如此,喬根森理論否定了劉易斯、拉尼斯和費景漢理論的剩餘勞動假說和固定工資觀點。
喬根森理論的一大缺陷是關於糧食需求收入彈性的假定,即在存在農業剩餘時,糧食需求收入彈性為零,這個假定顯然與事實不符。此外,該理論套用了馬爾薩斯人口論的觀點,也不符合開發中國家的實際情況。

著名論文

《資本理論與投資行為》(《美國經濟 評論》,1963年5月)
《物化假說》(《政治經濟學雜誌》,1966年2月)
《生產率變動的解釋》(《經濟研究評論》1967年,34卷)(與Z. 格里利切斯合著)
《投資行為的經濟計量學研究:一種評論》(《經濟文獻雜誌》,1971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