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椹
- 分布範圍:黑龍江、吉林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主根深長,棒狀,稍帶木質。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或多少被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6~13對,小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或長卵圓形,長5~23毫米,寬3~10毫米,先端鈍尖,截形或具短尖頭,全緣,上面光滑或疏被毛,下面多少被白色長柔毛;托葉披針形或三角形。總狀花序腋生,具花5~22朵,排列疏鬆;苞片線狀披針形;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鐘形,萼齒5,甚短,被黑色短毛或僅在萼齒邊緣被有黑色柔毛;花冠淡黃色,蝶形,長約16毫米,旗瓣長圓狀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和龍骨瓣均有長爪,基部長柄狀;雄蕊10,2體;子房被疏柔毛,子房柄長,花柱無毛。莢果膜質,膨脹,半卵圓形,長2~2.5厘米,直徑0.9~1.2厘米,先端尖刺狀,被黑色短毛。種子5~6粒,黑色、腎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向陽山坡或灌叢邊緣,也見於河邊砂質地或平地草原。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主要價值
2、酒疸黃疾(醉後感寒,身上發赤、黑、黃斑)。用黃芪二兩、木蘭一
兩,共研細。每服少許。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萎黃焦渴(每與癰疽發作,先後伴隨)。用黃芪六兩,一半生焙,一
半加鹽水在飯上蒸熟;另用甘草一兩,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黃。二藥
共研細。每服二錢,一天兩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黃芪六一湯”。【出處】《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