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美學思想

戲劇美學思想,美學中關於戲劇審美特性的研究門類。戲劇是藝術的一大門類。世界各地戲劇的形式存在著種種差別,但裝扮角色當眾表演故事則是它們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基本特徵。狹義地說,戲劇一詞常用來專指話劇。人們早就注意到戲劇藝術中美的因素,並研究戲劇的審美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劇美學思想
  • 外文名:Aesthetics of drama  thought
  • 所屬分類:美學
  • 思想:模仿說與衝突說
  • 因素:審美差距
學說衝突,虛擬寫意,思想結構,

學說衝突

伴隨著古希臘戲劇的繁榮,在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三大悲劇家和喜劇家阿里斯托芬的劇作實踐基礎上,產生了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它是世界上具有戲劇美學性質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亞里士多德著眼於美的普遍規律在戲劇藝術中的具體體現,沿襲了當時流行的認為美的藝術來自對事物的模仿這一觀點,為悲劇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定義。他認為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它以語言為媒介,藉助於人物的動作來表達,借模仿引起憐憫與恐懼使情感得到淨化。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模仿並非是照搬生活中的原狀,而是按照事物的必然的或可能的樣子來模仿,他在這一前提下建立的模仿說,為後世戲劇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其後,賀拉斯、D.狄德羅、G.萊辛、H.易卜生、Α.Π.契可夫、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人雖然都對西方的戲劇作出了獨到的貢獻,但也都在大體上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模仿說。
西方戲劇中另一個影響很大的美學理論是衝突說。G.W.F.黑格爾把辯證法套用於美學研究,提出人的意志和環境之間的不平衡構成的衝突是戲劇性動作的推動力量。黑格爾在批評模仿說時指出:模仿疾病和災害並不足以構成戲劇,只有由疾病或災害導致的人的進一步衝突才能構成戲劇,所以衝突是動作(情節)的前提,充滿衝突的情境特別適宜於用作戲劇藝術的對象。其後,布倫退耳、瓊斯等人都接受並發展了衝突說。
模仿說與衝突說並非不能相容,在黑格爾之前,狄德羅已經指出情境和人物性格發生衝突,才能產生強有力的戲劇情境,但是狄德羅並不排斥模仿;其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人也同樣如此。衝突是生活中的客觀存在,戲劇中的衝突是生活中衝突的復現,這也是一種模仿。所以,衝突說和模仿說不過是從兩個不同層次上對戲劇本質的解釋,它們是西方古典戲劇美學理論的相輔相成的兩大支柱。

虛擬寫意

中國戲曲的形成比西方戲劇晚許多年。中國有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傳統,建立在這一傳統之上的戲曲審美觀與西方戲劇審美觀有顯著的不同。中國戲曲直接繼承了先秦詩論、樂論中的美學思想傳統,認為言志、抒情是構成戲曲藝術的根本動力。明代戲曲家湯顯祖(1550~1616)特彆強調言志,並指出志即是情,有了情才可以因情成夢,因夢成戲。戲是夢的顯現,它不同於對事物的模仿。所以湯顯祖說:“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中國戲曲的審美觀著重的是情的必然,而不是客觀事物的必然。明代戲曲家徐復祚(1560~?)也認為戲曲是寓言,是言志抒情之作,不必求其人與事以實之。但以情為戲的基礎,並不是主張脫離現實生活。它所強調的情是物使之然的、感於物而動的情。如湯顯祖所肯定的“嘆時道古”、“感物寫懷”都是繼承《樂記》中論述物、情、樂關係的傳統美學思想。在抒情、言志的大前提下,戲曲再去講求合理,甚至並不排斥採用實事編劇,這些都可以在“立象盡意”的傳統原則下統一起來。由於不受模仿客觀事物的約束,戲曲創造了裝飾性的程式化的精美形式,實現“良工不示人以璞”的傳統美學觀念。由於這個原因,戲曲演員不象持模仿說的某些話劇演員那樣追求當眾的孤獨,以造成生活真實的幻象,而是以坦白承認演戲的態度充分地和觀眾直接交流,取得現場適應的親切感。明代戲曲理論家王驥德(?~約1623)用“劇戲之道,出之貴實,而用之貴虛”這句話概括了中國戲曲審美思想的核心,與西方以模仿說為基礎的寫實戲劇不同,戲曲是以虛擬說為基礎的寫意戲劇。戲曲的美著重在意味之美,而不是模仿事物之美。

思想結構

20世紀初,西方古典戲劇美學思想隨著話劇藝術一起傳入中國,在中國話劇界占據著主導地位。一部分研究者有感於傳統戲曲理論思想的零散,也希望藉助西方的美學體系來加以整理。王國維等人在這方面做了不少開拓性的工作,但出現了生搬硬套、削足適履的偏向,如王國維根據A.叔本華的理論貶低《桃花扇》的美學價值,錢玄同等以西方寫實戲劇為標準徹底否定戲曲藝術。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實踐,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許多戲劇家對戲曲的審美特性逐漸有了深入的認識,歐陽予倩、張庚、黃佐臨等著文闡述戲曲的美學理論;在話劇方面也出現了中國化的趨勢,田漢、焦菊隱等在運用戲曲藝術原則指導話劇創作方面取得了成績。另一方面,一些西方戲劇家也開始重視東、西方戲劇美學思想的區別,並接受東方的影響。20世紀20~30年代以來,法國的A.阿爾托研究了印度尼西亞的巴厘戲劇,提出了不求助於語言而在舞台上取得象徵性效果的戲劇美學觀點; 德國的 B.布萊希特(1898~1956)受京劇啟發,形成了間離效果理論等等。
虛擬與模仿,寫意與寫實,在中、西戲劇藝術理論中都不是絕對的。中國清代的李漁(1611~1679)在《閒情偶寄》中多次談及戲曲與現實生活的關係,主張寫耳目之前的聞見,他認為寫孝親就該把所應有的事悉取而加之。這就包含著模仿的因素。18世紀德國文藝理論家萊辛在《漢堡劇評》中則強調注重模仿感情和精神力量的自然。這又包含著寫意的因素。李漁是在寫意的前提下模仿;萊辛是在模仿的前提下寫意。隨著文化交流的發展,中、西戲劇美學思想正進一步相互滲透,由此導致多種結果,但看不到由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可能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