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籃球隊

戰鬥籃球隊,是抗戰時期革命根據地水平最高、也是最著名的籃球運動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鬥籃球隊
1938年初,由八路軍一二0師的司、政機關和師直屬隊幹部戰士組成了一支業餘籃球隊,他們生活在戰士中間,與戰士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戰鬥,沒有絲毫特殊,在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曾久負盛名,這就是戰鬥籃球隊。籃球隊最初時有30多名隊員,其中不乏有當時的著名國手,如代表中國參加過第11屆奧運會的劉卓甫,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體育領導人,如張非垢。
處於戰爭年代戰鬥籃球隊,其籃球訓練很有特色。隊員們行軍打仗時,總是在背包上背著球和籃圈,一到宿營地,只要條件允許,就選一塊平地,借老鄉幾根木頭和兩塊門板,裝上籃框就打起球來。戰鬥籃球隊不僅是打籃球,他們還廣泛開展排球、游泳、田徑、刺殺、投彈等多種體育活動,成為全師部隊開展體育活動的表率和骨幹,所以在後來的一二0師,曾發展到每個營都有一支業餘籃球隊的狀況。
1938年至1939年間,戰鬥籃球隊在頻繁的戰鬥間隙里艱苦鍛鍊,迅速成長。1940年春,一二〇師加強體育組織建設,在進一步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的基礎上,戰鬥籃球隊也得到充實,增加了一批新隊員。他們刻苦鍛鍊,使球隊很快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革命集體,在運動競賽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戰鬥籃球隊是根據地一支作風硬、技術精的體育隊伍,不但打遍晉西北邊區沒有敵手,而且還兩次戰勝過抗日根據地的另一支籃球勁旅——東乾隊。1940年,戰鬥籃球隊在延安戰勝了所有強隊,最後,還以95比20的成績戰勝了延安各單位聯合組成的籃球代表隊。
1942年10月,戰鬥籃球隊應邀到延安進行表演,比賽中獲得全勝,曾被朱德總司令授予錦旗一面,上寫八個大字:球場健兒,沙場勇士。這是來自根據地最高首長的褒獎。毛澤東同志也接見了戰鬥籃球隊全體隊員,給予了極大的鼓勵。在戰鬥籃球隊的帶領下,一二〇師的體育運動也蓬勃地開展起來。
戰鬥籃球隊的隊員,不但在體育運動上是一把好手,在戰場上同樣勇猛頑強,衝鋒在前。許多隊員馳騁疆場,英勇殺敵,有的立功,有的光榮犧牲。戰鬥籃球隊因而獲得解放區軍民的一致讚揚。[1]
[1]崔樂泉總主編,中國體育通史,第四卷,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276-2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