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歐洲史04:新歐洲舊歐洲(1989-2005)

戰後歐洲史04:新歐洲舊歐洲(1989-2005)

《戰後歐洲史04:新歐洲舊歐洲(1989-2005)》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托尼·朱特

基本介紹

  • 作者:[美]托尼·朱特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頁數:384 頁
  • ISBN:9787508646084
  • 定價:48.00 元
  • 裝幀:精裝
  • 原作品:Postwar: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
  • 譯者:林驤華
  • 叢書:托尼·朱特作品
內容簡介
分卷內容簡介: 《戰後歐洲史》卷四《舊歐洲 新歐洲1989—2005》內容簡介: 1991年,蘇聯解體。後共產主義的東歐舉步維艱,面臨著艱難的經濟轉型和民主過渡。經濟上,這些自由市場的新信徒推行私有化政策,原本想要使公民人人成為資本家,將國家帶出經濟的泥潭。結果卻是,公共機構分崩離析,公有資產被權力者據為己有。政治上,循環再生的“共產黨員們”到處與真正的民族主義者結盟,痛苦的大眾被拋向社會邊緣。 東歐,在歐洲的大門外張望,極力想重返“歐洲”——為了獲得援助,實現經濟現代化,或者是為了防止退回“民族共產主義”,穩定國內政局,都必須同“歐洲”捆綁起來。繁榮的西歐又一次面對它的孿生兄弟東歐。“歐洲”不得不重新思考:誰是歐洲人?什麼是歐洲?歐洲人想讓歐洲成為什麼樣? 繁忙的公路網路、便捷的鐵路系統、流行的英語,促進了歐洲內部更密集的交流。1992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之後,歐元和歐盟正式將歐洲凝聚為一體,一個真正完整的歐洲正在形成。歐洲不再只是地理的概念,更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真正把歐洲人凝聚在一起的,正是這種與“美國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歐洲模式。 歐盟沒有取代傳統的邊界意義上的國家。隨著時日漸長,繁複的議程、民主的缺失、大國的操控,使這個超國家組織越來越難激起歐洲民眾的熱情。外來移民的增加,國家間經濟發展不平衡,使新右翼黨派如虎添翼,整個歐洲可能陷入越來越嚴重的緊張氣氛中。 如果歐洲的愛國之心能夠突破自我的局限,像海涅所說的理想的法國式愛國主義那樣,展開雙臂去擁抱整個文明世界,也許歐洲能成就另一番新局面,21世紀將可能是屬於歐洲的世紀。 這是歐洲的機會,也是歐洲的挑戰。 ======================================================== (套裝全四卷)內容簡介: 《戰後歐洲史》(套裝全四卷)是當今世界最受尊崇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歷經20年構思10年撰寫,廣泛運用6種語言文獻資料,涉及34個國家,兼顧西歐東歐,囊括整個歐洲,第一部全面展現現代歐洲60年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的大師級歷史傑作,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歐盟外長索拉納等歐美政治首腦人物隆重推薦。 從殘酷的種族滅絕到人權價值的倡議,從法西斯主義席捲全球到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集團解體,從自由資本市場到大政府福利主義國家,從軍備競賽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歐盟,從關稅壁壘到統一貨幣歐元……歐洲就是人類活動的實驗室,它經歷了各式各樣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經濟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禮和試驗。無怪乎,托尼·朱特說:“像狐狸一樣,歐洲懂得很多。”對於現代公眾而言,“不了解歐洲,無以了解世界”。 《戰後歐洲史》是當代最頂尖的歷史學家托尼·朱特歷時十餘載而成的心血巨著。從“二戰”結束直至21世紀初,這本書展現整個歐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歷史面貌,全面而簡練地再現了歐洲在戰爭廢墟上重建的現實與精神歷程,並揭示出歐洲走向聯合自強的未來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銳的觀察、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高超的敘述能力,將1945年至2005年的歐洲六十年歷史,淬鍊成了一部引人入勝、意義非凡且極具個人見解的偉大著作。 《戰後歐洲史》出版後讚譽如潮,獲獎無數,被譽為“關於戰後歐洲歷史的最佳著作”“短期內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並已成為社會大眾“理解現代世界不可不讀的經典巨著”。 ======================================================= 編輯推薦: 關於戰後歐洲歷史的最佳著作。——《出版商周刊》 精彩絕倫……有著驚悚小說的節奏和百科全書的廣度。——《紐約時報書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